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第220章 努裡
五個多小時後,三架飛機在24架德國最新的TA152戰機的掩護下,緩緩降落在了巴格達首都機場。

 而伊拉克方面則因為年僅27歲的上一任國王加齊·伊本·費薩爾在4月4日駕駛別克跑車時出了車禍身亡,所以王位由其兒子費爾薩二世接任,但費爾薩二世出生於1935年,年紀只有四歲。

 所以伊拉克政府負責接機的不是國王,而是攝政王阿卜杜勒·伊拉。

 而阿卜杜勒·伊拉這個人本身沒什麽能力,之所以能成為攝政王,全是因為他背後有努裡·義賽得的支持。

 努裡·義賽得1888年出生於巴格達,1916年在漢志參加了侯賽因·伊本·阿裡領導的阿拉伯大起義,任參謀軍官,轉戰沙特、約旦和敘利亞,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1920年法國將費薩爾逐下敘利亞王位後,努裡隨費薩爾至伊拉克,1921年任伊拉克王國陸軍參謀長,輔佐費薩爾一世。

 1922年他成為伊拉克國家警察的第一位最高指揮官,他利用這個地位將自己的親信放在警察系統裡重要的位置上,以控制整個警察系統。在他後來的職務中他重複使用這個策略,成為他後來獲得巨大政治權利的基礎。

 1929年費薩爾建議任命努裡為伊拉克首相,但是英國人反對(伊拉克在1920年就淪為了英國的“委任統治領”),直到1930年,費薩爾才終於說服了英國人,努裡首次出任伊拉克首相一職。

 如同其它任職,他很快就指任他的支持者為政府官員,但是這削弱了國王本人在政府裡的基礎,使得兩人過去非常緊密的關系開始破裂。

 1930年,努裡簽署了《英伊條約》,這個為期25年的同盟條約受到許多人包括國王費薩爾的反對,因為它實際上鞏固了英國的權利。

 1932年10月,忍無可忍的費薩爾解除了努裡的首相職務,讓他轉任駐國際聯盟代表,任命納吉·舍卡特來接任首相位子,這使得努裡的影響有所降低。但雖然如此,努裡在軍隊中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他受到英國人的信任。

 1936年希科梅特革命爆發,時仍外交大臣的努裡逃到了英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英國方面也很給努裡面子,立即將他轉移到了埃及,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

 1937年8月他回到巴格達並開始策劃重新回到權力中心,但他與軍隊中的關系使得當時的首相賈米勒·米德費非常不安,米德費接觸了英國人,告訴英國人最好將努裡弄到國外去,而英國方面出於一些原因的考慮,就說服了努裡,讓他出任伊拉克駐英國的大使。

 但努裡這個人是個梟雄,他不甘心偏安一偶,所以在1938年10月,努裡重新回到了巴格達,並任內政部長。

 為了重新回到權力中心,努裡說服了他軍隊裡的朋友,讓軍隊支持他推翻米德費的政府。

 1938年12月24日伊拉克軍隊發動軍變,努裡又成為了首相。

 努裡這絲毫不把國王放在眼裡的做法自然使得剛剛成長起來、年輕氣盛的加齊·伊本·費薩爾(上一任國王老費爾薩在1933年9月去世)頗為不爽,所以他在各個方面對抗努裡,同時不斷加強自己在軍隊中的影響力。

 加齊拉攏軍隊的做法嚴重的威脅到了努裡,讓他開始警惕並試圖孤立國王,提高加齊的兄弟扎伊德親王的地位,來讓他進入王位繼承人的候選位置。

 與此同時加齊在他的私人電台裡發表越來越民族主義的演說也使得英國人非常不滿,所以英國方面也在暗中支持努裡的做法。

 1939年1月加齊任命軍隊中支持自己的高級軍官拉希德·阿裡·蓋拉尼為禦前會議的首領,這更加激怒了努裡。同年三月,努裡對他的對手采取了行動——他聲稱揭露了一個要謀殺加齊的陰謀,並以此為借口來對軍隊軍官進行清洗。

 同年4月,國王加齊一世便突然死於車禍,這讓許多人懷疑努裡在其中做了手段,甚至在加齊的葬禮上,許多人直接高呼:“努裡,你會為加齊的血負責的。”

 不論加齊是否真的死於努裡之手,對努裡來說,總歸是少了一個最大的麻煩。

 在四歲的費爾薩二世登基之後,努裡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就推選了沒什麽本事但比較聽自己話的阿卜杜勒·伊拉為攝政王,以此達到掌控整個伊拉克的目的。

 但他萬萬沒想到,隨著歐洲那邊越打越凶,英國漸漸開始無瑕顧及伊拉克,這使得加齊生前埋下的一顆棋子——禦前會議首領拉希德·阿裡·蓋拉尼——開始有了動作。

 拉希德和加齊一樣,都信奉民族主義,想把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從英國手中拯救出來,脫離他國的掌控。不過因為英國先前一直緊盯著伊拉克的石油資源不放,所以他沒機會實施自己的理想,隻得選擇隱忍等待機會。

 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英國的注意力被德國數百萬的軍隊牢牢的吸引在了西歐, 再加上本土艦隊在先前的新日德蘭海戰中遭到了德國海軍航空兵的重創,讓他們不得不將強大的地中海艦隊集結至北海以對抗德國公海艦隊,這使得伊拉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環境!

 於是,拉希德一改先前隱忍的態度,立即打出了“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伊拉克,伊拉克石油是伊拉克人的伊拉克石油”這樣的口號,並動用自己在軍中的關系建立了一支反英的,名叫“金方陣”的軍官隊伍。

 德國蓋世太保伊拉克分部很快就嗅到了這個機會,他們立即派人聯系了拉希德,說明了德國對伊拉克獨立運動的支持,並且願意提供有限的軍火援助。

 拉希德聞言大喜過望,當即表示只要伊拉克成功擺脫了英國人的控制,就願意幫助德國朋友一起對抗“邪惡的歐洲勢力”。

 達成共識的雙方很快就敲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德國方面的第一批軍火援助——15000支G41自動步槍和600余挺MG42通用機槍及其彈藥——很快就通過意大利的運輸船運抵了中立國土耳其,再經由土耳其境內繞開了處於法國統治中的敘利亞,成功的將它們送到了伊拉克拉希德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