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東北的莫得林要塞,是護衛波蘭首都的兩扇大門其中之一,地處當布格河與維斯瓦河匯流處,歷來都是波軍防禦的戰略要地,易守難攻。
德國三番五次抗議波蘭政府不歸還但澤後,波蘭人也不是沒想過跟德國發生戰爭,也想過加大面向德國方向的防禦力度,但是這很大程度上隻存在於將軍們的口頭上。
畢竟德國人僅僅是口頭抗議而已嘛,怕什麽?
今天,波蘭終於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那個狗日的德國元首不僅嘴巴上喊得厲害,動起手來居然也一點不含糊。
先是稀裡糊塗的波蘭就被萊因哈特描述成了侵略者,然後再是德軍像閃電般迅速反攻至波蘭境內。
現在,德國的先頭部隊已經兵臨城下,切斷了莫得林要塞於華沙的聯系。
不過好在莫得林要塞地位很重要,裡邊的武器彈藥,食品藥品以及飲水都跟充裕,士兵們的士氣保持的也不錯。
在成功擊退德軍一次試探進攻後,甚至有人還樂觀的認為可以憑借莫得林要塞牽製德軍,消耗他們的力量。
然後要是法國英國在德國背後再狠狠的來一刀,波蘭就可以組織反攻收復失地,之後再打進德國本土,走上歷史巔峰。
這次要是贏了,可就不是讓德國割讓但澤這麽簡單了。
但是美好的想象並沒過多久就被打斷了,不是因為英法遲遲不肯動手的拖延,而是德國開始了對莫得林要塞的認真進攻。
在先頭部隊一次魯莽的試探進攻失利後,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博克上將就一直對莫得林要塞圍而不攻。
雖然波蘭人也想組織一下反攻,但是因為德軍已經在莫得林要塞周邊俢築了各種工事,再加上要塞的人本來在裡邊防禦還完全足夠,要是出去進攻又差的有點多。
於是,進攻計劃就是這樣不了了之。
在中途得知德軍圍攻波蘭首都華沙的消息後,要塞守軍也很著急,但是並沒有什麽辦法。
只要有部隊一走出要塞區,那些部署在要塞內火炮的射擊死角處的德國火炮,立馬就會好好照顧他們。另外,德軍的狙擊手也一直沒閑著。
幾次嘗試支援華沙無果後,莫得林要塞的最高指揮官也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行動。畢竟他們態度上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能力。
但是今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要塞內的守軍們可以從望遠鏡中隱約看到,德軍那邊明顯來了一支增援部隊,疑似有很多大型設備。
但是由於距離太遠,要塞內的波軍們也無法分辨出那是些什麽東西。
波軍要塞最高指揮官很擔心,萬一那是是德國的攻城重炮,自己這幾幅顏色可還不夠別人塞牙縫的。
一戰中德國克虜伯420毫米大貝爾莎凶名遠揚,整個歐陸誰不清楚。
還有斯柯達的15寸攻城炮也一樣,堪稱要塞克星!
現在斯柯達工廠在德國手裡,克虜伯更是德國首席火炮供應商,誰知道這些廠子又搞出了什麽喪心病狂的東西?!
不過,波蘭人可以說猜對了,也可以說沒猜對。德國確實搞出一個實驗型攻城武器,但是並不是喪心病狂的那種大口徑臼炮,而是一種突擊炮!
德國的工程師們將三號突擊炮底盤加長,延長到一側9個負重輪,再往上扣了一個正面裝甲100毫米並且傾斜45度的戰鬥室,又在中間裝了一門150毫米加農炮。
於是,比歷史上更加強悍的灰熊突擊炮就此誕生。
現在,這些家夥就停在德國陣地上,而四輛灰熊突擊炮旁邊,還有一個更加龐大的家夥顯得鶴立雞群。
這個大家夥在一個實驗性質的重型底盤上扣上一個厚重的後置戰鬥室,然後架上一門截短炮管的170mm加農炮。
整個布局很粗暴,完全就是簡單的堆砌,特別是那170mm的炮管,盡管因為要減重而被截短,卻依然顯得猙獰。
而這門現在只有32倍的170毫米炮,曾經在靶場實驗時卻依然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毀滅力。
它在發射混凝土破壞彈攻擊常見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時,往往隻用一炮就能摧毀可以免疫普通150毫米榴彈炮的掩體。
具那些德國工程師們所說,當這門炮發射榴彈時,一炮甚至能夠廢掉一座大樓!
這一切,波蘭人是不知道的。當然,就算知道,他們也沒有什麽辦法。
不過在這五輛隸屬於裝備實驗部隊的戰車發動進攻時,波蘭人馬上就明白了一點。自己手裡頭的任何武器,都對皮厚的它們無可奈何。
當發現波軍75速射炮的炮彈對自己根本沒用時,德國突擊炮們立馬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而且它們選擇進攻的地區,正好是因為要塞地形限制,留出來的波軍大口徑火炮的火力死角區域。
原本這地方波蘭人是想用75速射炮跟英製5磅榴彈炮來封鎖的,但是當他們看見灰熊憑借100毫米裝甲硬生生吃了一發25磅榴彈後,卻只是停頓一下,接著繼續前進時,波蘭人絕望了!
5輛德國戰車開到抵近要塞的地方停車了,然後調整車體,瞄準了各自分配好的目標,開始向這座波軍堡壘傾瀉炮彈。
混凝土破壞彈炸得堡壘的碎塊亂飛,夾雜著彈片和要塞中士兵的肢體在空中飛舞,這些鋼鐵巨獸正在一炮一炮的拆除波蘭用盡心思俢築的築壘區!
“上帝,誰來救救我們!”一名年輕的波蘭士兵哀嚎道。
“華沙都被圍了,誰還能救得了我們?等死吧.......”年輕士兵身旁,悲觀的老兵正在散布他的絕望言論。
十米開外,他們的波蘭排長也聽到了老兵的抱怨。不過排長並沒有上前製止老兵影響軍心的行為,因為他自己,早就被影響到了........
灰熊們每次開炮聲都像重錘,錘在所有波蘭人的心上。而突然間出現的170毫米重炮的沉悶炮聲,則是預示著又有一座堡壘被德國“強拆隊”摧毀。
炮聲斷斷續續了一個半小時,畢竟突擊炮們擁有了厚重裝甲和巨炮的同時,不免也要付出代價。
這代價,就是緩慢的速度和載彈量。
灰熊載彈量只有30發,安裝的火炮身管卻比歷史上更長。另外,盡管底盤加長了,但是灰熊突擊炮的載彈量也相應減少了8發。
170毫米重突擊炮載彈量更少,只有區區18發!
但是這次抵近炮擊之所以停止,並不是因為打光了炮彈,而是因為突擊炮的車組人員已經累的精疲力竭,不得不選擇撤退。
灰熊突擊炮的成員還好點,可這170毫米重突擊炮,光分裝彈丸就有70公斤重!哪怕在寬大的後置戰鬥室配了兩個裝填手,一輪炮擊過後也累的不輕。所以,他們的駕駛員見狀也只能掛上倒檔,先撤回去。
但是德軍可不光就這些攻擊手段!
當突擊炮剛退回德國陣地,天邊則馬上有出現了一群小黑點。隨著小黑點逐漸變大,他們身份也逐漸暴露在波蘭要塞守軍面前——那是一群斯圖卡!
伴隨著俯衝時,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刺耳“奸笑”聲,以近乎垂直俯衝而下的斯圖卡轟炸機們,十分精確的將特製穿甲彈扔在波軍堡壘頂上。
借助俯衝時的速度,500公斤穿甲彈輕松的擊穿鋼筋混凝土頂蓋,然後在堡壘內引爆。
這隊斯圖卡轟炸機編隊投完彈後, 有恃無恐的在堡壘上空飛過,仿佛在無聲的嘲笑要塞內的“縮頭烏龜”們。
而它們留下的,是已經變成一大片廢墟的波軍堡壘。
遠處,倍率望遠鏡看著這一切的德國實驗部隊最高指揮官艾哈德上校輕蔑一笑,對著副官淡淡的道:
“記錄,兩種實驗型突擊炮對築壘區攻擊十分理想,尤其是170毫米混凝土破壞彈,其實戰毀傷能力已經超過國內靶場實驗,初步估計是波蘭掩體水泥標號較低的緣故。”
“記錄,突擊炮機動能力較弱,不適應大規模機動。相應的,其防禦能力則非常突出,基本免疫波蘭軍隊的攻擊。”
“還有,斯圖卡俯衝投擲的500毫米穿甲彈攻擊堡壘頂部效果尤其突出。但是此次戰果是在波蘭喪失製空權,且目標缺少防空炮保護情況下取得,在其他因素干擾情況下的作戰效能還有待確定。”
“——以上,武裝黨衛軍直屬武器實驗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