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在三國殺怪升級當戰神》第七十九章 逼周尚攤牌
周尚也沒想到李明會那麽說,也不好拒絕,隻得硬著頭皮,拱手回道:“只要大人不嫌棄府衙粗陋,下官歡迎至極!只是,大人身後的軍隊……”

李明聞言大笑,示意大軍先一步返回山陰,隻留下許褚和一百近衛軍士卒。余暨縣距離山陰,也不過一天多的路程,倒不急著回去。

周尚見狀也送了口氣,上萬大軍進入城中,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尤其諸侯討董大獲成功,李明挾戰勝姿態,強勢罷免他這個縣令,甚至拿下他也有可能。

不過如今看來,對方並不打算這樣,這讓周尚松了口氣。

周尚帶著李明進入縣城,和幾年前相比,如今的余暨縣顯然已經恢復了活力。不僅如此,還變得更加繁華了起來。

府衙還是老樣子,周尚沒有大修,只是把戰火的痕跡淡化,同時有種了些紫竹,讓府衙顯得恬靜儒雅,文氣比之前更盛。難得沒有破壞府衙的威嚴,府衙門前的狻猊石雕,完全烘托出了府衙的威勢。

“沒想到周縣令居然如此節儉?”進入府衙裡面,擺設大多是舊貨,李明不由調侃道。

“周某為一方父母,只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個人享受,倒不甚在意。說來無奈,我那三弟前年過來,看到府衙破敗,說下官身為縣令,居住如此府衙有損官府威嚴,擅自把府衙改成這樣。”周尚苦笑。

“怕不是有損周家的名聲吧?”李明打趣道。

世家子弟,直系都有家族提供補貼,避免嫡系子弟缺錢花墮落。旁系就顧不得那麽多,比如郭嘉的分子錢在年前就斷了。

“三弟就這毛病,除此之外才華能力都很不錯。”周尚搖了搖頭。

“既然周縣令都那麽推崇,那才華必然不錯,不若介紹介紹?”李明笑道。

“怕是遲了,家弟前年已投入袁術麾下。”周尚無奈,當時他來余暨縣,便是邀請自己也過去。只是周尚覺得袁術並非明主,這才拒絕了。

“這倒可惜了!”李明有點遺憾的說道,其實對此卻有點不以為然。

頓了頓,索性換了個話題:“余暨縣幾年不見,沒想到已經如此繁華,周縣令之功!”

“哪裡哪裡……”周尚被說得有點不好意思,“余暨縣貫通會稽郡和吳郡,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少,也喜歡把貨物放在這裡就近銷售,下官也只是因勢利導而已。”

“一個因勢利導,便能道盡周縣令的才華。”李明感歎,“余暨縣沒有什麽特產,卻佔據了位置這個重要條件,所謂的樞紐城市,便是指余暨縣這樣的地方。龐大的物流量,會帶動這裡的發展,奈何很多人都看不到這點,中原許多樞紐城市的潛力完全沒開發出來。”

“樞紐城市,這個詞用得恰當,大人才是真正是大才!”周尚眼前一亮,這個概念他的確隱隱約約產生,只是沒有實際的理論。

“樞紐城市的形成,需要龐大的物流,也就是需要大量南來北往的客商,還有他們的貨物,這裡是商品的集散和銷售中心,城市也會因此受益。只是大漢經濟一直不發達,大部分世家門閥隻關注學問武藝,政治和禦民之道,對商業愛理不理,不去發現和推廣本地特產,也不懂得通過商業賺錢,隻懂守著一畝三分地,在糧食上下功夫……當然,明面上是這樣……”李明饒有興致的看向周尚,而周尚則報以苦笑。

商業不活躍,糧食又被壟斷,長平倉廢了,結果朝廷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世家脅迫朝廷妥協的手段,不外乎便是錢糧二字,歷朝歷代,世家對付皇權的手段,

也都是錢糧。以前李明是漢臣,這道窗戶紙不能捅破。如今他當諸侯,誰也別想通過錢糧來威脅他。

看了看周尚,也懶得客套,直接說道:“令侄在會稽書院頗得好評,乃文武雙全之奇才,李某和吳郡太守,眼下都缺人,打算征辟令侄,不知周縣令以為如何?”

“公瑾從小就獨立自主,若他不願,下官也幫不了什麽。”周尚似乎明白了,李明是在打他侄兒的主意。周瑜可是周家的麒麟兒,他可不希望因為下注錯誤,毀了他這輩子。

“我可聽說了,公瑾如今正在府上。”李明笑吟吟的說道。

“那下官這便叫他出來……”周尚無語,李明果然是為周瑜而來。

“這倒不急,說說周縣令這邊的事情先。”李明笑了笑,“先前王太守和我說過,吳郡缺乏一個合適的功曹從事,郡丞也快要退下去了,也要物色一個人選。問我有沒有人舉薦,我先前沒人選,不過如今看余暨縣的情況,以為周縣令當為最佳人選。”

周尚何等人也,李明暗示得那麽明顯,自然聽出來了。

李明的意思有三個:首先王禦和他親如一家,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從語氣來看怕王禦已經投入李明麾下。其次就是王禦和李明已經能越過朝廷封官,換言之李明已經不打算當漢臣,而是一方諸侯。最後則是招攬,橄欖枝已經拋了過來,問他接不接。

更深一層的意思,卻是若不接,怕李明會用點手段了。

“大人麾下人才濟濟,為何是下官?朝廷那邊,怎麽辦?余暨縣,又由誰來繼任?”周尚嘗試著問問,未必沒有考校的意思。

“首先,你有才華,有才華的人不該被埋沒。李明以前聽人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卒不是好士卒’,我深以為然。余暨縣對閣下而言,格局太低。”李明比了第一個手指。

不得不說,聽了李明的話,周尚的確意動。人都有野心,誰不想更進一步?

“至於你說朝廷,如今陛下在董卓手中,根本不能做主,也管不到關東這塊。真等朝廷發下詔書,那就太晚,直接向州牧去一份報告便是。至於要不要上報,由他做主。但如今吳郡缺人,事急應從全,尚兄可以先去赴任。”李明比了第二個手指。

“第三,繼任者方面。令侄跟著尚兄那麽多年,對尚兄的治政方針和理念應該非常熟悉。再則剛征辟也不好給他直接上高位,不若由他繼任余暨縣令職位,歷練幾年,尚兄以為然否?”李明笑道。

“這……”周尚的確是心動,難得李明沒有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倒也不是個愚蠢之輩。只是關系到周瑜的未來,且李明又出身寒門……

“叔父,答應下來吧!”周瑜在後廳走了出來,“見過院長!”

周瑜入讀會稽書院,李明是名譽院長,周瑜當然也能這樣稱呼,而且這樣也顯得親近。

“你怎麽……偷聽可是很不禮貌,而且不道義的!”周尚當然明白,侄兒在後面偷聽了,只是外人還在,總要做做樣子。

“話可不是那麽說。”周瑜搖了搖頭,“院長欲征辟公瑾,這事當然與我有關。公瑾可以立刻答覆,願為大人效力。”

“為何如此快下決定?不考慮考慮?”李明看向周瑜,事情反常必有妖。

“公瑾認為,當今天下,唯有院長能安心用我,如此我也才能完全發揮才能,而不需有所顧慮。”周瑜拱手。

本來兒時好夥伴孫策估計也沒問題,只是孫策一家在劉廷麾下,未能完全做主,劉廷和申夜也不是善與之輩,在他們麾下聽用簡直不敢想象。至於其他,沒有對他胃口的。

“若公瑾繼續學習,繼續成長,以後說不得能夠主持一方軍務或者政務!”李明笑道。軍政分離是必然的結果,就算周瑜真的坐鎮一方,也只能負責軍務或者政務。

“必然不負主公厚望!”周瑜應承了下來。

“尚兄,你看看,你侄兒都比過你……”李明看向周尚。

“……屬下領命!”周尚沉默片刻,這才拱手行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