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主神王爺》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還了得?
“沒想到軟飯王的兒子,長的還蠻帥氣的,看來父輩的基因還是不錯的。說起來,還真是讓人妒忌呢,我也好想有個這樣的名氣,唉!”\r

 眾圍觀人之中,朱子龍心裡一時糾結,一時妒忌,一時不知何態的暗想著。\r

 有句話說的好,官場失意,情場得意,這句話放在柳三變身上,簡直就是最為貼切的形容。\r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r

 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可惜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r

 第二次落榜時被皇上詔書批評“屬辭浮糜”,寫下了一首鶴衝天,在這首詞裡,柳永不僅自封白衣卿相,而且把功名說成“浮名”。皇帝當然勃然大怒,這首詞也給他的仕途宣布了死刑。\r

 於是,傳下旨意,大概意思是,你TM的還想當官。老子這個皇帝的名字倒過來跟你姓,回家吃老米,哦不,填詞去吧。\r

 “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就在他的身上打下了永恆的烙印。\r

 不過,據朱子龍所知。柳三變最終還是當了官的,只是到死也只是一個小的可憐的官。猶勝於無,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r

 他的兒子,哦對了,也就是這個現在在朱子龍面前,逼格很高亮相的柳三變的兒子柳涚就不同了。朱子龍回憶了一下系統給的信息,清楚的記得,如果歷史沒有變化的話。\r

 他是慶歷六年賈黯榜進士,最終官至大理寺丞。不高也不低,隻少比他老子的官當的要高那麽一點。而究其原因嘛,無它,就是這貨有些本事的同時,還善於炒作和抱團!\r

 -\r

 柳涚同樣也是東道主的主持人物之一,始一進來畫舫中等候已久的眾人趕緊站起來,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就先行表態示禮了。\r

 “有勞了……有勞諸位久候,小生失禮了。只是今日前來赴文會的人甚多,遠遠超出了此次舉行的預料,各方主持不得不去各處招呼一二。一圈一處走下來,便耽擱了許多的時辰,如此怠慢了諸位,小生在此先行賠個不是!”\r

 所謂花花轎子,你抬我也抬,面子是相互給的。眾人連忙稱沒關系,沒關系。\r

 說什麽的都有,不過也可以理解。幾萬人的大會,場地根本不夠用。就算是不少人坐在船上都不夠,只能是圍繞而坐。\r

 再加上慕名而來的其他讀書人、官宦勳貴,小廝和丫鬟,還有轎夫、車夫……以及各種名妓若隱若現。不能得罪的人又這般諸多,換誰都頭大。\r

 按照這個方式,可能應該是每幾個主持人負責其中一個區域,走全場這是亞根不可能的。\r

 自古就有文人聚會的傳統,但是限於古代的建築條件和經營規模,根本沒有那麽大的禮堂。就像明朝時期的複社和東林黨人集會之時,那也是滿山的人頭,比菜市場還菜市場。\r

 “柳兄……何必如此客氣?我等此次前來,又豈會計較這等小節之人?唉,看看,如此盛況,真是讓人感觸頗多……那怕是盛唐之時也不曾有過吧?我大宋中興在望也……”\r

 迎著一些人的吹棒,柳涚微笑著點頭傾聽,同時打手勢示意隨同過來的下人開始上菜。\r

 一時間,侍女小廝托著酒菜飯食,排隊進來,給各桌添滿美食和美酒。畫舫的歌妓也開始出現,清倌人輕吐朱唇,樂妓伴舞,好不逍遙自在的畫面。\r

 不過,因為還沒有什麽名妓到來,故而眾人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交談和吃食之上。\r

 朱子龍冷眼觀察,現場氣氛火熱,但是你要說來的全是真才實學之人,和理想抱負之人也不全然。仔細看看,他們的理想,偉大得好似一張畫得逼真的大餅,大餅上面擺滿的美味佳肴。但那些實打實的真利益,才是注入狂熱的興奮劑。\r

 利益,沒錯,朱子龍深信,這裡面要是沒有什麽實打實的利益影響,鬼TM的才來參加這種文會。\r

 “左邊那桌那個主位上的人,好像是提學官之一的劉大人。右邊那桌上好像有個學校官王大人!”朱子龍一眼觀四方,很快就發現了不少熟悉的朝中官員臉孔。\r

 -\r

 “來,來,來……,我等好像還沒有來得及恭賀溫之公子,獲職國子監祭酒呢!”突然有人像柳三變的兒子敬酒,引的一陣人捧場。\r

 那柳涚連連客氣,說什麽皆是同道中人提拔,謀謀謀哪個哪個大人,這這這又哪個大人。\r

 一說就是許多,聽在朱子龍這個後世人的耳中,就仿佛在聽背後的潛台詞:來吧,加入我們的組織,保你金榜題名,管你官運亨通。\r

 柳家小子雖沒明說,卻極講實際效果,隨後更有同行之人紛紛上前說教,皆是新任的哪個哪個學子官員。\r

 朱子龍借著敬酒,也上前客套幾句,打聽出了不少的內部消息。\r

 這團體裡豐富多彩的生活:說是研究學問,組織學習,其實卻每天吃喝玩樂,雅集詩會不斷,且全有豪氣金主大把買單。有時候還跨省出遊,一路風光招搖,走一路白吃白喝一路。\r

 也不知道是什麽人,在讚助他們!\r

 而且就這麽輕輕松松耍樂,到點即能輕松登榜。比起好些人寒窗多年一場空,真個叫隨隨便便成功。\r

 朱子龍是越知道的多,心裡越暗自心驚!\r

 他知道在大宋,要做官不是只有一條參加科舉的路子。第一,蔭補:宋代以恩澤而得官的不止於直系子孫,而且可以推到旁支、異姓,甚至於門客。\r

 就像高衙內一樣,不是官員卻能讓別人當官。朱子龍自己是王爺,但也不是官,卻也能影響到武松等人當官,就是這麽個道理。\r

 第二, 磨勘:所有在官場任職的人,經過一定時期,都可以申請敘遷。提升級別,你上去了,自然還能提名其它人,去你原來的官位上。\r

 第三,祠祿:以道教宮觀為名安置官員,給予一定待遇,以示優禮。最高級的稱為某某宮使,專以安置罷退之大臣,次級為提舉某處某宮某觀,最低一級為監獄廟。\r

 不過,這些官員都無實際職事。\r

 -\r

 朱子龍的眼睛漸漸變的冰冷,我宋一朝提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確實剛開始可以讓士人有一種為已報國的態度出現。\r

 但是,現在一百多年後全變味了。\r

 皇帝的權力給架空的太大了,基本上皇帝能做的事,全讓下面的人做了。有時候聖旨都沒他們的話管用!\r

 這還了得?\r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