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主神王爺》第三百零五章 “還請少爺解惑指教!”
太子東宮內!

 “太子殿下,老臣還年富力強,還未想過致仕呀,可否幫老臣向陛下透露一下,美言幾句。”一名明顯近80歲的東宮老臣,一臉婆莎之態,向太子哭訴道。

 坐在那裡的太子,一臉的無奈,站起來好生開始了勸慰。不過,卻也沒有明確的回復起,可以免除致仕的請求。

 一進動側隱之心很容易,但是做為一名太子,是不可能只看表面,而不觀大局的。像這種東宮老人要是不致仕,東宮官位又有限,太子想招賢納士的新人就根本進不來。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大賢的,而且太子太傅都致仕了,前人有了表率,太子也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

 而在另一邊!

 不管是蔡京的派系那邊,還是史部清查,以及朱子龍這邊的派系,還有清流們和中立的官員當中。都借著趙挺之最終這幾天,終於想通了,主動上請致仕這股風氣。朝中讓一批老邁官員致仕了!

 一時間,朝中許多老邁官員哭哭啼啼的,三五成群的時常會去皇帝那裡,要求接見。其目的不言而明,必然是試圖想哭訴保留官位,不回鄉養老!

 搞的皇帝趙佶一下子,別說早朝了。連后宮的門這些天都不敢出了!

 -

 “致仕”一詞出現很早,《禮記曲禮》篇有“大夫七十而致仕”。鄭玄注道:“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春秋公羊傳》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還祿位於君。

 就是退休的意思!

 致仕的年齡,歷朝不一,即使一朝之內似乎也沒作統一的規定。歷朝致仕年齡並沒有很刻板的規定,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視具體情況而定。

 但《禮記》講的“大夫七十而致仕”,70歲確實是以後歷朝制定致仕年齡的重要參考,也成為官員請求致仕的當然理由。

 官員致仕,都要上疏,請求皇帝批準,這與儒家主張的“恭讓”觀念有關。

 然而,人性都是自私的。

 當官的誰不想一直當到死呢?皇帝不也是當到死才退位的嗎?

 另一個,最現實的問題。關於致仕後的待遇,各朝差別也很大。兩漢時,官員致仕後,朝廷隻給其原官職俸祿的1/3,而且只有二千石以上品級的官員才能得到!

 唐初國力強盛,官員退休後待遇比較好。五品以上官員可得半祿,有功之臣,蒙皇帝恩典,也可得到全祿。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告老退休的,各有數量不等的永業田以養老,而且永業田是可以傳給子孫的。

 直到唐朝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國力衰退,社會矛盾尖銳,朝廷內部宦官專權,朋黨鬥爭嚴重,政治日漸腐敗,官吏們開始貪戀官位,退休制度遭到破壞,造成政府官吏老化,暮氣漸重。

 宋朝一開始也想總結優化,但沒法子,趙大得國本來就不正。為了拉攏人,對退休官員的待遇比唐以前諸朝都要優厚,主要表現為:一是按原任官職退休;二是不論文武朝官或后宮內職,凡按製退休者,多增秩,或加恩子孫。

 宋真宗鹹平以後,文武官員告老後,甚至還都升一級,授朝官,給半俸,幾成定製。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就算給出如此優厚的退休福利,自開宋到如今,願意主動到了年紀而退休的宋朝官員還是了了無幾。

 因為官員在任時所能得到的好處,是退休後無法比擬的。所以大宋如今的三大問題之一,就是一直有冗官的問題。

 行政支出每年居高不下,造成國家財政困難。

 如今好不容易,借了一波東風。皇帝可以好好的讓一小批官員,按時退休了。還要鬧?

 朕惹不起,避而不見又如何?

 歷年來,更有甚者,某些退休官員已經死了很多年,其家屬卻秘不報喪,假裝該官員仍然在世,以便多領幾年退休金。朕也不是沒有清查,夠給面子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皇帝趙佶幾乎再也沒有出過后宮。連續三次早朝都沒來參加!

 -

 當然,這些老大難的頭痛問題,和朱子龍關系不大。

 趙挺之這邊,他的兒子趙明誠請了殺手想害自己,這份仇朱子龍是不可能不報的。不過,明目張膽的報,朱子龍沒這麽傻。等他們回到家鄉平靜個幾年再找機會下手也不晚,現在就下手,容易讓人猜測到,會不會和朱子龍有關,畢竟在朝堂上,二人剛剛爆發過政見不同的衝突。

 “嘀!恭喜9527試煉者修改趙挺之和趙明誠的高級人生歷史軌跡,影響輕微宋朝歷史進程,得到主神系統獎勵的1000點點數獎勵!”

 坐在自己的房間裡,朱子龍聽著主神系統的提示,開始思考人生。

 “很顯然,單純的讓趙挺之提前幾年下台,不會獎勵這麽多點數。應該是摻和了太子和蔡京二人的原因,便宜皇帝老爸的智商和帝王之術,盡管不算太優秀,也勉強合格。看來歷史多有記載失真,只是他有時候過於玩物失志罷了!”朱子龍暗思著。

 走出書房時,迎面就看見金正跑過來。

 “王爺,馬正禮等一眾數十近百名官員,在將軍樓定下酒宴,說是想慶祝一番,特來宴請王爺!”金正手上拿著請貼,笑的向朱子龍匯報道。

 “他們太高調了,你去回了他們,就說他日改為家宴,或商宴,三五成群不定時的相聚一次僅可,如此大宴之事不可為!”朱子龍的眉頭一鎖,回答道。

 聽得朱子龍的命令,金正一邊點頭一邊有些不解的問道:“少爺這般擔心自然是應該的,但是他們用的是恭送各自部門內,致仕同鄉的名號請宴的,而且在外人眼中,也不是大同一宴。這請貼也是各自己為陣,有好幾十份。而且將軍樓多為官員長用之地,也不怕流言。如此回復,會不會打擊了那些官員的格極性呢?”

 “阿正呀,你以為,幾天前的朝堂之上,為何突然會有這麽多人攻擊趙挺之?其中不少官員,有的還是中立派,而且也和我們不太認識,也不搭乾?”朱子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還請少爺解惑指教!”金正彎腰拱手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