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主神王爺》第一十三章 足以讓人瘋狂的利潤!
    曹玉婷拿起桌面上的幾塊油黃色的東西,向朱子龍問道:“這是塊蠟燭,還是?”

  朱子龍的臉色一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因為動作快,又怕別人看到細節太清楚,外加配方出了點小意外。盡管大問題沒有,但除香皂外的其它產品,全都算不上多美觀。

  就比如說蠟燭做的,就有點抽象畫式的,也難為曹玉婷還能看出來這是蠟燭。

  “時間匆忙,呵呵,就是做出個樣子。要美觀也是可以用上模子可以搞定的!”朱子龍解釋道。

  曹玉婷點點頭,然後看著朱子龍將那一坨,沒錯,就是一坨蠟燭點燃。很快,眾人就看出來了這玩意與平常所用蠟燭的與眾不同之處。

  不但蠟煙極少,而且火花明亮,穩定無怪味。

  曹玉婷逐漸地收起了輕視蠟燭之心。良久後試探地問道:“這是油蠟?而且,真是剛才那豬油做的?”

  朱子龍重重的點頭!

  宋代夜禁制度松弛,城市中出現了繁華的夜市,市民的夜生活很是豐富,酒樓茶坊夜夜笙歌、觥籌交錯。瓦舍勾欄每晚都上演精彩節目,令人流連忘返;店鋪與街邊攤營業至深夜,乃至通宵達旦;街市上熱鬧不減白晝!

  僅然這夜生活如此豐富多彩,自然這照明之物,絕不可少。

  《東京夢華錄》寫道,“凡京師酒店,……向燈燭熒煌,上下相照”!

  宋朝時,盡管普通百姓家大多用的都是油燈,但是但凡家裡有點錢的人,都會使用蠟燭。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從蜂巢中提取蜂蠟的方法:“蠟,乃蜜脾底也。取蜜後煉過,濾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黃者俗名‘黃蠟’。”

  隻是因為蜂蠟熔點低,易軟化變形,難以製成細長的管狀燭。加上成本太高,所以沒有人人普及!

  宋神宗年間,朝廷給予官員的奠儀包括,“秉燭每條四百文,常料燭每條一百五十文”。

  所以,宋代每根土著蠟燭的價格為150至400文不等(約合人民幣一百多元到幾百元,確實是坑爹了),相當於一名,宋朝城市下層平民兩三天的收入。

  和現代蠟燭一元錢一根相比,這真是天壤之別。

  -

  此時此刻,廚房裡的蠟燭之火,穩定而明亮。

  眾人越看越是欣喜,而曹玉婷瞧了瞧朱子龍剛才造貨的那口油鍋,再看看蠟燭,又看看邊上的香皂。突然間想到了什麽,呼吸一陣加粗,加緊。

  聲音有些輕輕發抖的問道:“王爺,這肥皂和油蠟當真都是同一鍋豬肉油製成的?並不用其它成本?”

  盡管剛才眾人都在現場觀看,但真到了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曹玉婷還是有些激動的難以置信,這就跟現代人去超市裡,看到牛肉從五十元一斤,變成五元錢一斤。

  明明是明碼標價,但是還是感覺無法相信,所以一定要找營業員再確認一次一樣。

  現在不止曹玉婷,其它人心中也是如此想法,如此心態。

  “當真,你們不是都看見了嗎?”朱子龍雙手一攤開,回答道。

  “也就是說,二十多斤豬肉油,可以出二十多塊香皂,外加十幾根無煙豬油蠟燭?”

  “沒錯!”

  刺!!!

  當聽到朱子龍肯定,以及確定的再三答覆。現場包括曹玉婷在內,環兒和管家金山胖等人,全都是在心裡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尼麻,是要發大財的節奏啊!

  要知道,

這香皂取代澡豆絕對不成問題,每塊售價幾百文那在大宋都不是個事兒。要是再額外添加一點香料,包裝一下,分個檔次,估計其中部分賣相極佳的,售價千文,甚至於千文以上給那些有錢大戶人家,絕不是個問題。  而那豬油蠟燭,同樣也是最少可以定價200文輕松的物品。如果想打開市場,定個100文也是可以的。反正也是附贈同一鍋豬油產出的,基本上等同於無本生意。

  二十幾斤豬肉油才多少錢?

  一斤豬肉不過幾十文錢,(過去16兩1斤)就算因為要榨油,所以要用到不少豬肉。算成每斤豬油近百文,也就頂了天了!

  二十幾斤豬肉的成本是2000文左右,加上其它的雜七雜八,成本也就2000多文。

  可現在能出二十多塊香皂,外加十幾根無煙豬油蠟燭,售出的總價。按照市價算,約為一萬多文,接近20000文左右。

  這可是實打實的近十倍左右的利潤啊!

  尋常商家做生意,有一倍的利潤,他都不敢想,半夜裡都能笑醒。這十倍左右的利潤,足以讓人瘋狂好不好?

  想到這,曹玉婷激動的站起來對環兒吩咐道:“快去把曹家的老管家老福找來,就說咱們郡王府要辦一個香皂作坊,哦不,再加多一座蠟燭作坊。和曹家的店鋪合作!”

  誰知,就在這時。

  朱子龍一擺手, 拉住曹玉婷的纖纖玉手,輕聲說道:“婷兒別急,您再看看,這兩壇酒如何?”

  說完這句話,朱子龍就當著大家的面,把那邊的一瓶子初級甘油,倒進了桌上的兩壇果酒之中。攪拌了幾下後,倒進幾個碗中,擺在了幾人面前。

  曹玉婷等幾人狐疑的看了看,拿起碗看了一眼。立時眼睛就亮了!

  原本應該是渾濁不清的果酒,此時清撤鮮亮。在碗中就好似一塊蕩著波紋的琥珀!

  “這果酒居然不渾?”幾人對視了一眼,想法皆是一致。

  宋朝果酒歷史悠久,就跟後時的水酒和米酒差不多的意思。做法簡單,當地產什麽水果時鮮,就用什麽做酒。

  比如說,兩湖盛產柑橘,就釀桔子酒為多數。江南之地產荔枝,就做荔枝酒為多,其它次之。

  果酒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管如何過濾,都是雜質眾多。因而,多有一絲苦澀之味,長伴其中!

  王府管家金山胖是一個老酒客,當下第一個將手中清澈的果酒一飲而盡。隨即,下一秒,雙目猛然又是一亮。

  剛放下空碗,就迫不爭待的衝朱子龍問道:“王爺,這酒怎的一絲苦味也沒有?”

  朱子龍卻是笑而不立答,反道是問道:“這酒和市面上的一比,又之如何?”

  管家金山胖鎖眉想了想,評價道:“不苦不澀,酸甜可口。當為果酒中的極品!”

  邊上的曹玉婷和環兒,聞之評價也是立刻端起碗來小嘗了一口。當場表情也是一副極為驚訝的模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