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主神王爺》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事並不複雜!
關勝是愛馬之人,不過,帶軍作戰也有經驗老生常談。

若以功夫論,林衝馬下勝之,而在馬上,二人持平。便若以帶隊經驗論之,則關勝必定勝出。

若以原來沒有修改過的歷史算,江湖上的武聖崇拜已有答案提及就不說了。關勝壓倒林衝並非因為武藝。但關勝與單廷珪戰了許多合才用拖刀計,並不是武藝上的汙點,而是給舊相識留個面子而已,先是演戲讓單廷珪在部下面前不丟臉,然後跑到沒人看到的地方把他打下馬收服,是關勝為人厚道。

水滸五虎將是仿造三國五虎上將,關勝就是關羽的形象,林衝就是張飛的形象,那當然關勝要排在林衝前面。況且,關勝所用兵器是青龍偃月刀,林衝是丈八蛇矛,更是鐵證。

宋代,關羽已經是忠義的化身,“忠義千秋”已經成為他的專利。一旦提起他來,沒有人再敢說他是關羽或者關雲長,最低的標準也是關公。

世人皆要給幾分面子,林衝也是如此。盡管心中急切,但也是一聽關勝所勸,立刻冷靜下來。

-

說起來,按道理來講,關勝比林衝更合適當這次帶隊的一把手。

不過,朱子龍的分身和本體,特意給了林衝這麽一次機會。不僅僅只是因為林衝跟隨他最早,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沒有修改過的歷史上,朱子龍一直為林衝的遭遇有些憤憤不平。

在原來,林衝是梁山泊的元老,起碼對晁蓋、宋江來說是這樣,到關勝上山時,人家林衝已經是經過了“五七十個陣仗”,憑什麽你關勝就要排在林衝之前?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宋江要借重關勝祖上的那個“忠義”,其二是為了招安大計,宋江要排擠林衝。

關勝是關公之後,宋江要借重關公之名成就自己的事業!

戴宗向宋江報告關勝攻打梁山情況,說的是“東京蔡太師,拜請關菩薩玄孫……”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晁蓋剛死,後事還沒有處理完畢,弟兄們把宋江扶上山寨之主的位子上,宋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晁蓋的梁山大廳“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絕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伴隨著這個名稱的改變是他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聚義”是兄弟們為了一個“義”字聚集在一起,反對貪官汙吏,在自己的梁山泊這片天地裡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忠義”則不同,梁山已經不再是獨立的一塊田土,它只不過是一塊“暫棲身”的落腳點,是旅途中馬上就要離開的旅店,他們要去的地方是朝廷,要扔掉“草寇”這頂帽子去“歸順朝廷”!

但是,這個“忠”字不是每一個兄弟都能夠理解!

用關羽的例子最能說服人。關羽當年不是也在大漢朝的奸賊曹操手下呆過一段時間嗎?他最終還是回到了劉皇叔那裡。用關勝,就是要兄弟們明白,我們要像關天王一樣,回到朝廷的懷抱才是正路。

宋江為什麽要排擠林衝?

因為,林衝有“弑君”的嫌疑。

林衝一怒之下殺了王倫。作為局外人,我們看林衝殺王倫,那叫一個痛快,這樣的人不殺,晁蓋等七位英雄就可能腦袋搬家。尤其是,林衝殺了王倫,並不是自己要做梁山寨主,人家把寨主之位讓了出來,仍然還是坐他的第四把交椅,充分說明他是為義不為私利。

但是用封建社會的道德觀念來衡量,這個林衝殺王倫卻有個講究。不管怎麽說,王倫是主子,林衝是從屬,這就構成了一種君臣關系,林衝殺了王倫,就是一種“弑君”行為。

看看李逵因為反對招安差點兒掉了腦袋,宋江排擠一個招安的反對派林衝一點兒都不奇怪。

不過,現在大哥是自己。朱子龍就算有些意氣用事,也不會過份玩笑。所以,這才有了叫關勝給林衝打副手,並且還有其它人左右幫忙的用意。

-

就在他等星夜而行的時候,女真人在長城下,因為一時情報失察,也是速速後退。

長城口,嶽飛等人回轉休息,加倍警惕。

女真這邊,銀術可也知道這時候自己的人馬早就暴露了,下令在開寬之地露營,但自己等人還是不為先鋒,讓吳用當為首。

火把在營地四下呼啦啦的燃動著,火苗一會兒長一會兒短,只是在風中搖曳不休。經戰事而後,吳用又重歸了冷靜。

一場遭遇戰吃了這麽大一個虧,說不鬱悶,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敵情不明,而且好不容易才收攏四散的隊伍。吳用也知道要休養一晚上,明天好生整頓一下,才能出發。 然後在下午時,一場慘烈的廝殺,就要圍繞著這長城蜿蜒盤旋經過的山地,而凶猛的展開!

長城關卡的山巔之上,嶽飛在夜色下,仍然一邊食物,一邊關注著山下的情況。

白天一戰,他們還捉拿了一些俘虜,有幸其中還有女真人。盡管自己這邊不懂女真話,但俘虜當中有人懂,而且願意為了保命當中間人,加上那些俘虜自己也知道一些戰情。

所以,這一晚上的時候,可是他們沒少從這方面入口,得到女真的一些情報。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吳用沒有他這個地頭蛇,女真韃子未必有南下來佔便宜的打算。但,事以至此,只能想法對待。

大宋百余年對於遼國都是處在下風。阿骨打那邊基本上估計要完了,以後女真守不守約,瞎子也知道是怎麽回事。

一但有女真大隊人馬出現在幽燕大地上,再有遼人余孽投奔,造成聲勢,大局不堪設想。

還好,來襲之人,吳用帶隊其中女真人馬只有數百,其它皆以俘遼士兵為主。或以宋人反叛者為先,以吳用為首。真正的女真精稅來的很少,銀術可等人更是還在後面若隱若現的觀察,不見的隊伍立刻就會過來。

這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這支隊伍必須全力攔下,要是能打個痛快。後面的女真大軍,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走。如果突破得輕松,再給他們撈到了足夠便宜。那麽本來就很脆弱的所謂大宋和女真的盟約,更比一張廢紙強不了多少。

戰事的情況,來來去去如何進行,如此想來,其實也不複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