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主神王爺》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前的跪拜潮!
任何國家的朝堂之人都會有黨爭,因為一黨獨大極易產生貪腐和架空一把手的情況。

緊急時刻,宋徽宗在童貫的提議下,重新起用蔡京為趙挺之的副相。趙挺之盡管心中不快,但在災情面前,總算是恢復了些理智,沒有再去想黨爭之事。

人呀一但冷靜下來,他才一個激林的發現,其實自己比不上蔡京。

這些百官朝臣們,包括朱子龍全都看在眼中。不過就連張叔夜這會兒,也沒提什麽反對意見。因為蔡京若是不論品行,隻談治國能力,確實是一把好手。

特殊時期,特殊啟用似乎也說的過去。畢竟只是副相嘛!

很快,重新受到重用的蔡京,就讓人們見識了他的能力,猶其是在緊要關頭,若是心術放正之後,所產生的能量和人脈網有多麽的強大。

短短幾天功夫,開封的災情就讓他硬是在大亂之中,老練的找到突破口,很快的化整為0。說不上災行於消,卻也是有很明顯的立杆見影的效果出來。

就連朱子龍這個穿越者,也不得不在心裡感歎一句,到底薑還是老的辣!

想想後世現代人對他的評價,朱子龍不由的感歎萬分。

提起蔡京,世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這一點自北宋末年太學生陳東上書將蔡京列為“六賊”之首就已經形成了基調。

《宋史》將蔡京列入《奸臣傳》後,對蔡京的評價一直是徽宗朝六賊之首,世人不齒的機會主義分子。

其品行陰險狡詐;惑亂人主,結黨營私;倡導“豐亨豫大”,致使民不聊生。是北宋滅亡的千古罪人,一代巨奸。

然而,流言和傳說,有時候都是有水份的。

以前朱子龍也認為他一無事處,可是現在自己親臨穿越,見識過他的真才實學後。朱子龍不得不客觀的說一句,如果將品行先放在一邊。(任何貪官汙吏剛開始,也都是好官的,只是後來才會越變越壞的。)

你會發現,他超越時人的政治經濟見識和制度設計。不得不承認蔡京卻是一個治國之才!

在一個道德意義上的“壞蛋”背後,他精明強乾的行政能力和目光超前的經濟制度設計,都放射出掩藏不住的光彩。治世之才**佞權臣兩重形象,在他身上怪異的重合起來。是那麽的詭異!

朱子龍不得不深思,中國歷史上這樣“有才能的壞蛋”層出不窮,是什麽導致的?僅僅用道德能夠解釋麽?答案自然是,不能!

“這一定是體制出了問題!”站在城牆上,看著忙碌中的蔡京,朱子龍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之中。

若是有一天,假設我當上大宋皇帝,也要用這種人嗎?

若是我為太子,上位後要不要立刻除掉這種人呢?

若是有一天,國家全是清官,真的好嗎?

貪官汙吏為什麽不能消滅?總是殺了又有,殺了又有?

朱子龍的頭腦之中,閃過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以前剛穿越來之時,他沒想這麽多,隻想多賺點錢和主神系統積分,好早點回現代21世紀新中國。

然而,隨著在大宋生活時間的增長,漸漸的他的心不再像以前那般了。多了許多新的煩惱,而且這種胡思亂想的念頭,怎麽控制都會自己跳出來。

“或許,皇權**的獨裁統治結構,才是製造出一個又一個蔡京這樣的,以後把才能用在為害上的“奸臣”的罪魁禍首。”良久之後,朱子龍才脫口而出,輕輕自語。

-

隨著流民的大量湧入開封城中,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不日,

蔡京入宮請旨。希望京中所有官員和權貴,敢為天下表率,從他開始帶頭開放自家住宅的空置房屋,以供災民安住。宋徽宗自然恩準,於是沒過多久。

開封城中百官,富戶貴胄,公租房東,寺廟道觀等等等等各處,不管是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全都大開府門接納百姓,以防患於未然。

站在道德至高點之下的大宋皇帝聖旨,總算是有生之年,沒有任何一個人膽敢抗旨不尊了,想起來也是一把心酸淚,唉。

就這樣,在各色人等糾結和複雜,以及幸慶和無奈的心情中。各界人等皆是亂中有續的與天災抗爭著!

相比起其它人收留難民,極少是出於自願。只是因為聖旨這一次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不得不聽。朱子龍收留難民則是出於自動性,積極性很高。

不過,考慮到王府裡的工作室,自己秘密眾多, 他實在是不好開放了王府。

於是,跑到了張叔夜那裡,表示已經問朱四海,願意將回山的宅子和土地,放開了收留難民。

不但如此,朱子龍還免了自己名下的那些租種工農戶們的田租子。

得到消息的租農們,全都跑到王府跟前來,看到朱子龍出來,皆是跪拜下來高呼:“多謝郡王千歲開恩!多謝郡王千歲開恩!”

李四在邊上護著,一邊抬頭挺胸的邊叫喊道:“多謝郡王?我家王爺,現在是親王了。你們叫錯了!”

立時引起百姓連忙改口:“多謝王爺千歲開恩!多謝親王千歲開恩!”

而得到消息的災民,得知了朱子龍的決定後。也是跟隨大部隊過來,等待中也是加入了跪拜的行列,一時間王府外面跪滿了數之不清的百姓和災民!

其規模,直接從王府一條街,沿伸到了十條街外去了,引的無數路人圍觀。估計就連大宋皇帝出行,也不見的會有如此隆重的場面出現。

受了災民們的這一拜,朱子龍也決定好人做到底,於是,親自出馬帶隊,帶他們向回山出發。

-

沿路細長的隊伍,災民數量達到了數萬人。

正好回山這邊算是地勢很高的地方了,而且空置久日沒有住人。以前還是幾個作坊的舊地,與開封其它地方比起來,更乾燥一些。

在王府衛士和朱子龍的口號中,災民們或拉起樹枝搭簡單房屋,或尋找舊作坊磚窯,或住進地洞中,紛紛忙碌了起來。

而那些婦孺們,則在朱子龍的人,搬來庫存的米糧後。立刻開始做起飯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