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主神王爺》第三百五十二章 樂和!
人財兩得的朱子龍,還不僅如此。

 皇帝趙佶知道他新婚,降詔再次賞賜,又知其甚喜土地,又賞海邊封地一大塊。朱子龍不由連連叩首高呼萬歲不已!

 等到宣旨的公公一走,蔡府僅來人,道:“姑爺,相公有請。”

 於是,朱子龍帶上行走稍微有些不便的蔡依林,好生的打扮了一下。車水馬龍的就帶上一些禮物,帶人來到了蔡府。

 始到門口就早早的有人在這裡迎了,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蔡母道是丈母娘記掛新嫁女兒,剛一見面就好生落眼淚。

 而其它蔡家幾個小姐妹,更是上前就把蔡依林給托走了,看來少不得又是三個女人幾台戲的那種。朱子龍隻得一臉尷尬一個人去見蔡京和蔡依林的父親!

 又是一輪番的客套過後,蔡府當僅決定晚上好生的開宴,並請來最好的戲班子熱鬧熱鬧一下。

 朱子龍其實並不怎麽喜歡看戲,但卻也只能是好生陪同。

 不過,蔡府其它子弟,卻是格外喜歡。對此朱子龍好見不怪,不可能每個富二代,官二代都敏而好學,是個有志青年。蔡府子弟也是如此,不少人沒有事做,便人人把捧角當生活。

 朱子龍遠想後世,滿清末年.亦有此景象,畢竟是亡國之征耳!

 入夜時分,好戲上台。突然台上一人朱子龍有些臉熟,但是也沒有太多想。畢竟人言吵雜,不多時,台上戲班演的甚好,蔡府上下看得出神,十分賞識,便叫到跟前,說明要保舉他們有機會的話,進宮唱給皇帝聽。

 卻見剛剛拿了賞錢的其中一個戲子,突然上前跪拜在地。

 隔了蔡京隻少十幾米遠,就道:“蒙蔡相恩典,無奈小人是國法不赦的罪人,不敢累太師欺君,要求詳察!”

 蔡府護衛連忙靠近,而蔡京一邊問道:“汝何這般而說,報上名來,所為何由?”

 戲子自報家門,百合花,真名樂和。

 聽到樂和二字一出,朱子龍這才反映過來,難怪感覺有些面熟,原來這是宋江的人?

 樂和原是登州城裡看守監獄的小牢子,祖籍茅州人氏。聰明伶俐,各種樂曲,一學著便會,又有一副好嗓音,人稱“鐵叫子樂和”。

 諸般樂品學著便會;作事道頭知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

 朱子龍眼睛一咪,樂和這個人知道的人不多。但若細細想來,卻會發現,他是一個實力深藏不露的人物,文武全行、且興趣廣泛!

 其才能可能比吳用還要略勝一籌,但是,吳用是可惡的,作為梁山首席軍師的他,豈肯容下才華比他強的人存在於梁山高層內?

 所以,他壓製了朱武,也壓製了樂和。

 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水滸傳其實招安之後並不是終點,原來的歷史上,宋江死後,阮小七、孫立。他們再次鬧了登州,連同欒廷玉、扈成等一同上了登雲山。梁山舊部的重新造反,驚動了本已經在王都尉家安享生活的樂和。

 機警的樂和馬上意識到,孫立造反,自己絕對會受牽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避而走之。於是,樂和化名尹文和,逃亡建康。

 而樂和的這次逃亡,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也讓我們深刻領略到了樂和聰穎智慧的精彩演繹。

 在建康,萬柳莊飲虹橋下,他救出花榮秦明的遺孀,還有花逢春,到杭州與童威童猛相遇,隨即去常州救了李俊、太湖嚴懲了惡霸丁自燮,後又指點李俊遠赴海外,奪取金鼇島,首建根基。

 後有撮合了花逢春入贅暹羅國,與國王修好,壯大實力,進而扶助李俊稱帝!

 他屢設奇謀,屢建奇功,正所謂將在謀而不在勇。李俊在成事後感慨的說:當初宋江何等才乾,又有吳學究指點軍機,盧員外等一般人物,梁山泊還是失敗。然,我本一介,全憑賢弟指教,來到海外,反成這個基業,豈不是僥幸。

 可以說,樂和是一個膽大心細,宛如山寨諸葛亮一般的人物。並且能文能武!

 思索至此,朱子龍看向眼前的樂和,立時生起了一股愛才之心。

 -

 而此時,蔡京已然問明了樂和的來此的用意,反問道:“既如此,樂統領你不在梁山上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卻鑽到這裡來做衣冠傀儡的生涯,又是甚心路呢?”

 樂和只是不停的叩頭流淚,表情生動而讓人一看就知有悔意。說道:“罪民隻緣受宋江的恩重了,流落江湖,幾回凍餓得要死,承宋江收留下來。然一心隻屬朝庭,不知何年何日,才有改邪歸正的機會。”

 樂和的述說很是讓人動容,陸續的發言中,給人一種連他在內宋江等人,想改邪歸正,重新做人。並且扣壓了遼國使者,並獻上金銀做為引見的迷途愛國人士!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蔡京看梁山上眾人的赤心,能夠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許其免罪。將來山上數萬健兒,都感其大德,赴湯蹈火,定所不辭。

 說完,又從懷裡拿出一紙梁山泊宋江、吳用等人的悔罪書,上交過來。

 蔡京一面接過呈子,一面叫樂和起來,吩咐兩個乾仆,好好陪伴住他(監視看守),聽候發落。

 緊接著,蔡京叫上幾個兒子和心腹,競然這事讓朱子龍撞見了,好似收攏人心一樣,也不叫朱子龍避開。叫到一間書房裡,一起商量起來。

 長子蔡攸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道:“奇怪,宋江帶人曾奪了梁中書的生辰綱,想不到也會說出礪誠自首、懇求免罪的話頭來?只怕其中有詐!”

 蔡絛也在跟前,搶著說道:“父親恐不便允許。他既悔罪,為何自己不來?這呈子雖然說得懇切,往時攻城掠地的大案子,都沒有著實認罪的字樣,這案子有一兩件是通天的。倘若皇上一時記起,問到如何回答?”

 很快,蔡京的幾個兒子和心腹們,意見分成了三派,一派認為宋江投降的話不可信,要堅持繼續堅壁清野的計劃不能停,並且把樂和捉了下牢。

 一派認為,方臘那邊起事,遼國邊境也不安寧,其它邊境亦是如此。而大宋可用之兵不多,累贅之兵卻佔不少,堅壁清野下去。如今這特殊時期,只怕是勞民傷財。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得不償失!

 最後一派,僅不說這般,也不認同那般,表示中立,左右逢源之象。

 一來二去,搞的蔡京面露燥色。

 反觀朱子龍在邊上老神在在的,蔡京一見心中突然一動,細長的老眼微微眯起,忽然開口道:“孫婿,都不是外人。不如你意下如何?”

 蔡京此言一出,刷的一下,所有人都齊齊看向了朱子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