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主在宮中談到深夜,兩人終於就對最近的朝中大事進行了溝通,對眼前的這場戰爭雙方有了共識。
接下來公主就近安排李哲就宿於宮中,當然不可能讓他和公主共寢,門兒都沒有,在大婚之前就讓李哲就宿於宮中就已經是公主的極限了,做出更多?不,那不可能,這時代的風氣不允許公主那麽做。
就這次讓李哲就宿於宮中這也是公主深思熟慮之後的舉動,目的在於借著這個機會向外人強調對李哲的親近和李哲的地位,這後面可是帶著強烈的政治意味的。
李哲一如既往的沒考慮那麽多,他現在是真心已經有點把公主當做是自己未來妻子的那種感覺。
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從利益上,這都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他可不是有些小說裡主角所想的那樣,還要別扭的講究個真愛什麽的,對於政治人物而言,所謂真愛根本就是奢侈的,歷史上,唐明皇不是想追求真愛麽,他是什麽下場?
不懂的這一點的人壓根就不要想玩政治,太理想的人是不可能在這個戰場上生存的。
第二天醒來,李哲先趕往大都督府,他出去了這麽久,大都督府的許多事項耽擱了很久,他必須第一時間理順都督府的事務,順便理清楚他這一攤子的家底兒。
既然決定了打這一仗,大都督府的任務才是最重的。
到了都督府,將一眾部下們找來初步溝通了一下,還好,都督府的備戰情況還不錯,這是他自從出任大都督府一直努力做到的一點。
那就是按照後世的標準,一個國家的軍事準備工作,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能夠隨時滿足能夠隨時打一場不期而遇的局部戰爭的程度。
當然這時代的天竺和後世不能比,但是李哲卻也將都督府的各種準備工作全部納入了范疇,比如兵員的戰備和動員情況,新兵的招收和訓練情況,各種物資和彈藥的準備,各大軍工企業的生產情況的調整……這些工作以往的大都督府有的做的不好,但有的的確做得還算不錯。
事實上這時代的天竺的軍事的確是正在向近代職業化常備化的方向轉變,這是火器化時代的近代軍隊的必然。
自從李哲進入大都督府以來,的確是帶給這時代的天竺軍事體系許多根本性的轉變。
實際上也就是自從李哲主掌都督府之後,這個舊時代的軍事主管機構才正式的向一個真正現代化的軍事官僚機構轉變。
李哲在自己的屋內,翻看各軍的準備情況,以往這種資料往往要專門負責的人才能給他講清楚,但是現在按照李哲的標準,一切的工作全都紙面化,正規化,他甚至不與任何人溝通,僅憑這些文件就能看出目前轄下的各種情況。
這正是軍事現代化的標志之一。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捧日軍一部分留在南炎洲,但是剩下的一個廂還在孟州,訓練情況不錯,應該隨時可以拉出去打。
至於威遠軍,以李哲從各方面對楊致遠楊老頭的了解,他的準備只會比捧日軍做的更好,沒有做的更差的可能,那個老頭可是個戰爭狂。這才半年威遠軍沒有大戰,老頭就憋不住了,不知多少次去找公主。
想來這次出戰,這家夥應該很高興吧!
還有軍隊的戰術方面,李哲先前在捧日軍任職的時候在軍中開創的一些戰法和武器裝備的改變,都在這一年間逐漸滲透到各軍。可以說,只要這些人能做到李哲當時在捧日軍時的一半,戰敗寧王藩就毫無問題。
另外既然這天竺是李哲在當家,可以想象未來幾年“窮兵黷武”是少不了的,還要考慮到有可能的大宋的出兵。天竺的擴軍恐怕是勢在必行,堂堂天竺一國,未來區區只有捧日軍和威遠軍兩支常備軍是不可能的。
不過要擴軍,恐怕也不是什麽易事。
那些物資上耗費上的事都是小事,關鍵是天竺畢竟是封建國家,天竺各地遍布著各路諸侯,作為天竺王室,擴軍是沒問題,問題是你怎麽讓這些各路諸侯相信你擴軍針對的不是他們。這是一個問題。
甩了甩腦袋,李哲決定把這個問題回去甩給公主去考慮,兩人之間的關系現在越來越像分工明確的夫妻店,合在正好能掌控天竺這台隆隆開動的機器。
公主有她擅長的地方,而某些程度上這些地方正好和李哲形成互補。
而最重要的是,兩人都足夠的理智,又有共同的利益。
在都督府待了幾天之後,李哲又把目光轉向將作院,現在天竺的將作院,已經正式提升為位於內務府之下,直屬於安王直管的單位。
李哲用這種方式,將天竺最強大的一支科技發展力量納入到自己主管之下,從而能夠系統性的統籌規劃和掌控天竺科技發展的未來。
通過這種方式,李哲這些將作院的大匠們的腦力變成他自己手中的籌碼,在有意識的引導和分配腦力資源在不同的方向,從而形成對天竺最有利的科技發展方向和速度。
那些用在戰船上的線膛炮就是用這種方式取得的進展,而如果他不管不問的話,按照歷史,線膛炮最早還需要兩百年以後才能出現,而現在,提早出現在李哲的手上,理所當然就成為他的底牌。
事實上,先前使節船隊中的線膛炮還都只是最初級趕工製造出的一批,很多方面還不完善,而現在,幾個月後,將作院方面經過不斷試驗定型之後,趕製出來的線膛炮,已經足以將天竺現在的水師戰船上的火炮全部都換一遍。
這種東西,也只有在形成規模之後,其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而這只是這次的戰爭中李哲手中擁有的眾多關鍵籌碼之一。
其實寧王有的想法沒錯,天竺只要是一直有李哲在,那等它羽翼豐滿之後,是一定會將侵略的目光對準滿剌加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