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權傾南北》第1233章 郡縣與分封
PS:章節上傳時間設置錯誤,第一二三二章在後,請大家先閱讀下一章,非常抱歉!

李藎忱似乎發現了她的尷尬,擺了擺手:“朕等回去洗洗手就好了。”

而沈婺華鼓起勇氣,徑直走過去,細細的幫著李藎忱把嘴角的油漬擦乾淨,又用手帕沾了沾溫水讓李藎忱擦手。

這一次李藎忱並沒有拒絕,任由沈婺華服侍,微笑著說道:“朕看著陳叔陵這麽大的書房,也在想這治理天下,到底應該是郡縣製還是分封製?”

郡縣製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萌芽,而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就是以郡縣製治理天下,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秦朝滅亡之後,劉邦吸取其中的教訓,認為秦朝在地方上的統治存在很大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過於信任地方的官吏,最終秦朝滅亡也是因為各地形如散沙、沒有辦法匯聚成一股力量抵抗導致的。

因此劉邦將自己的親屬分封在天下各處,形成了封國和郡縣並存的格局,而事實證明,這些本來被劉邦寄希望於能夠鞏固漢室統治的劉氏宗親們,不但成為禍害地方、擾亂超綱的主力之一,而且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摧毀中央朝廷的統治並且取而代之,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其中的典型。受到七王之亂的影響,大漢的國力長時間得不到恢復,進而自然也造成了邊患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

更可怕的是,數百年之後的西晉,七王之亂的翻版——八王之亂,竟然再一次在華夏大地上演,其結果自然就是持續了三百年的亂世以及五胡亂華的悲劇。

李藎忱甚至覺得,歷史上看上去最風輕雲淡,但是卻也是最悲慘的一句話,就是“這促進了民族融合”。

而八王之亂能夠讓西晉變成華夏最沒有存在感的大一統王朝,就是因為分封製給予了這些司馬家族的皇室成員們太多的權力。

正是因為吸取了八王之亂的教訓,所以之後的隋唐再到宋朝,都沒有大規模分封的例子出現,甚至唐宋兩朝之中,親王的權力被大幅度的束縛,乃至於出現了“十六王府”,把這些親王處於半囚禁的狀態之中。

現在大漢完全在施行郡縣製的翻版——州郡縣三級制度,這和後世的行政管理制度別無二致。但是現在李藎忱也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大漢版圖的繼續擴張,有沒有必要分封,以確保大漢國祚的穩固和延續。

可是李藎忱也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身邊根本就沒有什麽兄弟叔父,要真的算血緣關系的話,應該也就只有弘農楊氏可能和李藎忱有一定的聯系,而且李藎忱有可能的生父楊愔和現在弘農楊氏的楊素一脈實際上關系並不算密切,如果以此為借口直接分封弘農楊氏的話,未免有些牽強。

更何況李藎忱也知道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在歷史上是什麽貨色,可以說這個家夥為隋朝的分崩離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李藎忱對楊素和楊氏也不能完全放下心來,畢竟有這麽一個坑爹的兒子在。

因此就算是他要分封,肯定也是對蕭世廉、裴子烈等忠誠度比較高的異姓進行分封。

然而歷史又證明,即使是同姓尚且可能、甚至很大程度上會出現造反的情況,更何況是異姓。而且就算是異姓不造反,朝廷就真的對他們放心麽,對他們放心難道就也對他們的子嗣放心麽?

畢竟一旦分封,那這異姓王也就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再加上天高皇帝遠,朝廷未嘗能夠節製他們。這陳叔陵都能夠在南陳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樣不軌的事情,那在其余地方遠離朝廷的監視,誰知道又會出現什麽?

因此長期以來李藎忱也在擔憂這個問題。

“陛下或許多慮了,”沈婺華斟酌說道,“秦之滅亡,不在於郡縣制度管理之不得當,而在於六國人心不在秦,秦之法過於苛刻,長此以往民心處於壓抑之中,但有爆發之處,自然人心浮動,因此陳勝吳廣得以揭竿而起,百姓贏糧影從。然究其原因,奴婢以為在於秦朝之律法沒有變通之處,在於秦朝未能定六國之民心,而不在於郡縣。相比之下,西漢七王之亂,前晉八王之亂,乃是皇室之人‘貪心不足蛇吞象’,反而引起國家之動蕩。”

李藎忱微微頷首,秦朝之滅亡,在於百姓骨子裡不想服從秦朝的嚴苛律法,同樣的道理,唐朝的滅亡也在於黃巢等人不滿於朝廷的苛捐雜稅以及讓人看不到進身之路的政策,實際上和郡縣製還是分封製並沒有太大的聯系,反倒是七王之亂險些讓漢朝自己滅亡,八王之亂更不用說,整個就是時代的悲劇。

雖說最終得力的並不是草莽布衣,但是草莽布衣的確是最先攪動天下風雲的人。

至少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接下來的隋唐都沒有再行分封制度,那麽李藎忱以分封制度穩定地方自然是違反歷史的規律的。

如果這個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百姓身上,那的確李藎忱在這裡糾結郡縣還是分封的區別也就變得沒有意義。

“只要陛下可以安定民心、施展仁政、懲戒宵小,那麽百姓肯定就會傾向於安居樂業,而這樣朝廷派遣官員管理地方,就算這些官員心懷不軌,那也很難得到手下其余官吏和百姓的支持,”沈婺華沉聲說道,“一地之管轄,不可能只是一個人就可以操控,只要地方上的吏員和百姓表示反對,那他也很難成氣候。朝廷若是能夠再建立起來完善的監察檢舉制度,那麽這些官員對朝廷心存敬畏,自然也就不會再有別樣心思。”

頓了一下,沈婺華緊接著說道:“相反,一旦陛下分封他人於四方,那麽就必然予之便宜行事之權力,如此一來,地方官吏和百姓知仁政出於他人,而非陛下,心有感懷也會感懷他人之恩情,而不會心念陛下之雨露,一旦他人有非分之想,百姓官吏未嘗不會隨從。”

歷史上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能夠以一座燕京孤城對抗朝廷數次進攻,甚至最後還可以一路直取金陵,把建文帝取而代之,成就了明成祖的一代霸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