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出列反對夏元吉的人,完全出乎朱高煦的意料。他是永清侯趙平。
國初一批威望最高的開國功臣、相繼去世之後,不久又是靖難之役、征安南之役、伐罪之役,北征韃靼;大明朝多發的戰爭,讓武將們的地位高居不下。雖在洪武年間已然變革制度,大多軍政衙門已不允許武將掌權,但是勳貴武將還有輿情權,在朝中說話一直挺管用的;議政有武將參與,並非朱高煦獨創。
趙平在雲南時,與不少土司打過交道,他打仗的本事不太行,但投軍之前是個讀書人,據說還考了童生。
他說道:“聖上明鑒,蠻夷盤剝其民之甚,遠邁我朝貪官汙吏。今麻喏巴歇國執言恭順,敬畏朝廷,有心向之。若聖上免去賠款,其君臣必感恩戴德,尊崇大明,非六萬黃金之小利可以比……”
“永清侯好大的口氣!”夏元吉十分無禮地打斷了他的話。夏元吉的眼睛已瞪圓了,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目光盯著趙平,好像在說:你他娘只知道要軍費要俸祿,自己來弄錢試試?
夏元吉的情緒有點激動,轉身向朱高煦抱拳道:“古人有言,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若非我朝水師近三萬官兵、陳兵海上,那爪哇島國王會如此懼怕恭敬?爪哇島非王化之地,永清侯以己度人,只會讓朝廷一無所獲。”
禮部尚書胡濙站出來說道:“夏部堂之言,我不敢苟同。若我朝將外藩之人,盡當禽獸,如何教化?”
“胡部堂若不信、南洋諸蠻是怎麽回事,把太監王景弘、侯顯找來問問。”夏元吉怒道。
朱高煦一時間有點迷糊,沒看懂是怎麽回事。文官與武將爭了起來,另一個文官又幫著武將說話。在朱高煦的觀念裡,權力場的遊戲難免拉幫結派,就像宋朝的變法分兩黨抱團,而文武雙方的政治訴求又是矛盾的;所以眼前的情況,有點混亂。
“咳咳。”朱高煦發出了聲音。
爭執的幾個人聽見了,便一起向北面作揖。
朱高煦不想聽這些沒有甚麽卵用的爭執,便開口道:“麻喏巴歇國王殺了人,雖是誤殺、且賠罪了,但咱們還得要錢。回頭內閣與典寶處,把奏章批了罷。”
夏元吉高呼道:“聖上英明!”
朱高煦又道:“但咱們行的是仁義王道,不能跑到外面說,大明君臣把別人當禽獸。當初陳祖義禍害南洋諸國,動輒盤剝劫掠,諸國深受其苦。大明水師蕩清南洋海賊、獻俘京師,以至海路商貿暢通,百姓安居樂業。故我大明收取賠償、稅賦,都是為了大家好,旨在維持海上軍力,護佑諸國軍民。諸位愛卿,明白朕之意了嗎?”
大臣們紛紛拜道:“臣等領旨。”
正如朱高煦的觀念,人有多重標準,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道理,反正總能自圓其說。明明有道理、當然要講道理,會顯得不是那麽粗暴可怕,可以緩解矛盾。
他的這番話,還深得大舅徐輝祖的精髓:我是為你好。
自從朱高煦與他的好大舅、打過交道之後,才領悟了宗族裡的一些玄妙,很多人老是給別人灌輸一種感受,便是甚麽都為了別人著想、好像人人都是無私的聖賢。當然如果有人醒悟之後,會覺得世人十分虛偽狡詐;然而在某些時候,還是挺有迷惑性的。
不過朱高煦也感受到了,通過血腥鎮壓、武力奪權上位的皇帝,更有獨斷專橫的威望。他一句話,便平息了無休止的爭吵,立刻將一件大事決策了,據有極高的效率。
禮部尚書胡濙又道:“稟聖上,爪哇國(麻喏巴歇國)本來有兩個王,他們內訌之後,西王獲勝。但是東王沒死,逃到了三佛齊舊港(今馬來西亞境內)。因三佛齊舊港發現金礦,時已被漢人佔據,永樂年間封功臣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施進卿收了大筆錢,庇護了東王。
西王上書賠款之時,還有一份奏章,希望朝廷能下令施進卿、歸還東王。不知此事如何答覆?”
朱高煦道:“西王既然獲勝,朝廷便認可他為國王。但東王不能交還,如果麻喏巴歇國無禮,咱們就用東王的名義治他……咳,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道德,施進卿先與東王有約,要施進卿背信棄義,豈不是強人所難?爾等要用信義道理,說服麻喏巴歇國王。”
胡濙拜道:“臣領旨。”
朱高煦回顧左右,道:“今日到此為止罷。”
諸文武行禮謝恩,陸續退出了東暖閣。
待大臣們都離開了,妙錦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朱高煦,輕聲道:“聖上如此言行,都要記下來讓皇子拜讀麽?妾身擔憂,聖上將來在後人眼裡、不會是修養高尚的聖君!”
朱高煦笑道:“都記下來!免得後人被有些文官忽悠了,居於深宮,還以為天下大同了哩。人生下來就會趨利避害,大多人都在有意無意地為自己謀利,站在甚麽立場、就會找甚麽道理。將來的皇帝要明白這些,否則很容易被蒙騙成書呆子;那些大臣飽讀聖賢書,卻不是書呆子,他們都摸爬滾打許多年了。”
妙錦歎道:“聖上果然信荀子之說。”
“朕誰也不全信……”他思索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椅子,徑直往外走。妙錦也跟了出來,朱高煦沒有說甚麽。
朱高煦與妙錦同車,去了柔儀殿,又下旨宦官召見陳氏。東暖閣屬於后宮,所以朱高煦到柔儀殿見陳氏,覺得比較妥當一點。
很快朱高煦便後知後覺,發現帶妙錦來柔儀殿、是一個錯誤。
陳氏前來,向朱高煦和妙錦行禮,一下子便認出了妙錦,且知道她是貴妃。陳氏在雲南漢王府住的時間不短,估計與妙錦見過面。
兩個女子時不時相互看對方,眼神十分微妙。而且陳氏雖然在掩飾,但她看朱高煦的眼神無法遮掩,她有點閃躲,有點走神,也有點幽怨,有點羞恥,難以盡述。
妙錦與陳氏沒有說兩句話,但僅是眼神,就已經暴露了很多微妙的情緒和關系。倆人都沒有說穿,只是在偶爾的對視中,似乎在揣測著對方的心思。
事已至此,朱高煦無奈,隻好硬著頭皮說他的事:“陳季擴、黎利等叛軍首領,都是野心家,與大明作對只會讓安南國生靈塗炭,為何有那麽多人追隨?還有住在這邊的陳仙真,她不是陳氏宗室麽;當初胡氏亂國,可是明軍幫了陳家,她怎不知感恩圖報?”
陳氏道:“永樂間,明軍征安南國,軍中文武四處宣稱,大軍隻為幫陳氏復國。但後來,朝廷卻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吞並安南國,情勢方至於此。”
朱高煦聽到這裡,覺得之前自己的判斷、大抵沒錯:五代十國之後,安南國人已經漸漸有了獨立的意識。
他問道:“安南人已不認同大明朝廷?”
陳氏微微側頭,好像在斟酌詞句,過了一會兒她才說道:“回聖上垂問,此事無法一言回答。妾身以為,安南國那些大族豪門、有權勢的人,對(大明)朝廷是既有提防之心,也有仰慕之意。
他們不願意受製於朝廷,那樣會有喪失家族的權勢富貴之危,甚至性命不保。所以國中一向得人心的法子,是北拒朝廷、南攻諸蠻。‘征安南之役’時,佔城國出兵協助明軍,便是因常年受安南國攻打,懷恨在心。”
陳氏露出了一種自嘲的笑容,“以前安南國君臣,自稱‘華人’,將漢人稱作‘華夏’,把大明那些仁義王道的說辭、全學會了,只要漢人的東西,安南國都會趨之若鶩全部照學;又將真臘、佔城,以及各部落都稱作蠻夷,安南軍再以王師的名義討伐。”
朱高煦心道: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乾法,挺有優越感。
但他有些不解地問道:“王后之意,安南人並不認為他們是大明的屬國,而自封為天下的正義?”
陳氏道:“聖上應知, 安南國王對大明稱臣,但在國內是稱帝。”
朱高煦點頭道:“陳季擴也稱帝了,還取了國號叫‘大越’。”
他沉吟不已,心裡想著,把華夏文明學去的地方、不止安南國一處這麽乾,曰本國還有天皇。
這樣的情況,或許能增加大明的文化影響力,但應該無法讓更多的地方對大明產生認同感;除了邦交時的名義,實際上曰本、安南並不認為自身屬於大明朝管轄。
只有朝鮮國、琉球是例外。朝鮮國王並未稱帝,且國王的禮製按照大明親王的規格;琉球三王(山北、中山、山南)也不稱帝,自認是大明的藩屬。
朱高煦對陳氏說道:“王后定要教導陳正元,加入大明朝屬國並非壞事。不僅能對外分享大明的威儀,且大明的乾涉,能保障陳氏王族不被強臣威脅。”
陳氏輕聲道:“妾身一家指望聖上復國,必感恩圖報,沒齒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