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281年,臘月十八,吉日良辰。
這一天陰濕潮潤的蜀中竟是迎來了難得的冬日晴空。
楊易這個新郎起的很早,可是卻發現好像自己依然沒有什麽事情可做。
楊易以為按照傳統婚禮,自己應該像印象中的古婚一樣,胸戴紅花,身騎白馬,領著八抬大轎去將自己的新婚佳人迎娶回家。
不過陸元良告訴楊易,尋常人家大婚自然是如此,可是楊易不一樣,他是大光正統蜀王,李玉也將成為蜀王妃,一切婚儀禮節都應該按照王的標準來辦。
在婚禮前一日,由劉文徵作為迎親使,帶領著數百侍從,女官以及護衛,在蘇府門前搭建一處臨時的迎親台。
婚禮這天清晨,迎親隊伍由乘輅車、率儀仗、鼓吹隊組成,浩浩蕩蕩前往蘇府。
李頑則身著正裝朝服,率領江南使節團的人在迎親台相候。
迎親隊伍達到迎親台,李頑相迎,雙方行禮之後,將迎婚使迎入府中,然後迎婚使在外等候,侍從們將所攜彩禮抬入。
數十名女侍進入蘇家為李玉準備的閨閣,為李玉佩戴上蜀王府聘送的金銀首飾,然後在侍女的引導下出閨閣立於庭院之中,朝北跪拜,由劉文徵宣讀宗正寺大宗正親自代先帝書寫的冊妃詔書。
冊書內容則為冊封李玉為蜀王正妃,錄入皇族典籍,當儀孝四方。
一並禮儀完畢之後,李玉坐上四馬牽行的豪華馬車,在迎親隊伍的護送下緩緩朝蜀王府行去。
一路上蜀中百姓夾道而迎,對這位新晉的蜀王王妃亦是滿懷敬意,皆眼蜀王與王妃乃天造地設的一對。
一個時辰後,迎親隊伍到達蜀王府,楊易率領王府上下數百人,各地賀婚使節數百人在門口恭候多時。
劉文徵手捧詔書回稟迎婚事宜一切順暢之後,楊易才將蓋著紅蓋頭的李玉迎入王府。
楊易將李玉迎入府中之後,沒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之類的程序,二人跪拜在臨時擺設的祭壇前跪拜,大宗正楊玨開始頒讀長長的祭文,內容不外乎是告知皇族列祖列宗楊易身份地位,李玉的身份地位。
之後焚香叩禮,侍女將新娘引入新房,楊易這位新郎則開始宴請四方賓客。
婚宴之間的事情不必細說,基本上就是各方來使一個個上前來報個名頭,然後祝賀楊易大婚,楊易一一回禮。
午宴過後,真正的重頭戲才開始。
天下人都知道,楊易的這場婚事是一場非常明確的政治婚姻,是蜀中與江南同盟的一個具現化。
既然是政治婚姻,那麽婚禮自然不能如此簡單,因此,在以陸元良為首的蜀中高層官員的提議下,楊易決定在婚禮這一日,舉行一次蜀中大閱兵。
就如陸元良所說,此次楊易大婚,各方使節來賀,他們的目的實際就是為了探一探蜀中的敘事,弄明白為什麽蜀中能在短短數年之內變得如此強大。
既然他們想知道,索性就讓他們知道的透徹一些,讓這些人見識見識蜀中的強大也不失為一種戰略方針,可以讓蜀中以後在對外交涉的時候,對方有所顧忌。
作為各方使節來說,他們卻有些不明白楊易到底在搞什麽鬼。
古老悠久的中原文化向來都是主張謙和隱忍,說的再直白一點便是財不外露,楊易卻要向眾人展示蜀中的實力,著實有些耀武揚威的意思。
不過無論這些使節高不高興,沒有人能遏製自己內心的好奇,而且探知蜀中實力本來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
這幾日裡,許多使節在成州城中到處花天酒地的遊玩,已經對蜀中的繁華有所了解,如果能探查到蜀軍的實力,那麽自己這次出使蜀中的任務將完成的非常完美。
午宴過後,在成州軍的護衛下,楊易自己各方使節一起往成州城北門行去。
一路上,成州城早已是萬人空巷,出了守衛巡邏的成州軍將士,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去了北門。
來到成州城北門,陸元良在已在那裡恭候多時。
在陸元良的指引下,楊易以及各地使節步上城牆。
來到城樓之上,楊易站在最中之處,李頑居左,陸元良為右,其後劉文徵丶董轅蜀中各路官員,以及各方來使依次展開,從上而下,往城外望去。
城門之外,約莫兩萬軍士整齊的戰列成十數個方陣,無數蜀軍獨有的黑龍軍旗在冬風中輕輕飄蕩,軍士昂首挺胸,靜穆而立,任憑寒風吹打也不會所動,仿佛城下站立的是數萬尊沒有生命的陶俑一般。
使節團隊有人竊竊私語,這些使節不乏有領兵將領出身的人,單看蜀軍這樣嚴明的紀律便知道這定然是一支強軍。眾人正自談論,忽然城下軍中一位校尉高聲唱喝道:“咱!!!當兵的人!”
隨即,數萬軍士齊聲而唱: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自從離開了家鄉就難見到爹娘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
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頭枕著邊關的明月身披著風霜....“
這些軍卒雖然音色參差不齊, 可是這首楊易前世的軍歌旋律郎朗上口,歌詞淺顯易懂卻又充滿的家國情懷,萬人齊唱,歌聲宏亮,剛勁有力,直有撼動天地之勢,讓人熱血澎湃。
眾使節聽的目瞪口呆,楊易身旁的李頑輕聲問道:”老大,早聽我父親說黔州之戰,蜀軍一首詞曲唱開了黔州城門,我還不信,今日一見...“
李頑向楊易豎了豎大拇指,又道:”這首當兵的人是你寫的吧?嘶...我說,你哪兒來這麽多稀奇古怪的主意?什麽時候幫我們臨江軍也寫一首軍歌唄?“
楊易笑了笑沒有說話,示意李頑繼續看下去。
軍歌唱罷,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在軍陣前方搭建著一座校軍台,負責此次閱兵的主將洪直右手按住懸掛於腰間的佩劍之上,目光如炬,傲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