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說這些官員覬覦這個位置,想要這個官職。吏部尚書這個職位,只能是皇帝任命,他們就是想覬覦都沒有辦法。
如果要是原本那個崇禎皇帝,那倒還有可能性。廷推、抓鬮手段來決定大明高級官員的任命也不是稀罕事,甚至要是不滿意的官員任職高級官員,就肆無忌憚地攻擊,從而影響崇禎皇帝的判斷力,更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崇禎皇帝的威望就擺在這裡,乾坤獨斷,那些看似“民主”的廷推、抓鬮壓根就不會出現。要是敢沒有證據地攻擊大明高級官員,酷寒之地等著歡迎有文化的官員去充實人口。
因此,底下那些官員,其實是“有色心沒色膽”,只能在私底下議論一番而已,最多是躲在自己家裡畫小圈圈,期盼著新任吏部尚書符合自己的“口味”。特別是那些年紀比較大的官員,思想比較守舊的官員就更甚,期待著能迎來“解放”。
“你們說,皇上會選誰當吏部尚書?”
“這個不好說,聖心難測!不過再怎麽選,應該也沒有人會比徐大人更在乎科學技術知識了吧?”
“對,徐大人是我們大明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第一人,其他人比不上,總算能松口氣了!”
“你們說,會不會由禮部尚書調任?孫大人也是非常讚同科學技術知識的哦!而且從禮部尚書一職調去當吏部尚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級別上並無多大變化。”
“這個不大可能,禮部也是最為重要的衙門,皇上怕是不願意孫大人離開禮部的!”
“對科學技術知識方面最盡心的,應該還有科技清吏司郎中宋應星了。不過他現在才是郎中而已,升調吏部尚書,這跨度太大,不可能。就是去接禮部尚書,也沒這個可能啊!”
“……”
有關吏部尚書一職的猜測,不止在官員中傳播,甚至在京師百姓中,也慢慢地流傳開了。或者是因為京師百姓天然就愛關心政事,又或者是吏部尚書一職太過重要,科學技術知識影響很大,吏部尚書的人選,是否會堅持推廣科學技術知識還是敷衍推廣科學技術知識,對所有人的影響都大的原因,這個話題最終在京師發酵了起來。到了最後,連內閣這邊都開始討論了起來。
終於,首輔溫體仁覲見崇禎皇帝時,提出了這個事情:“陛下,徐尚書久病不愈,吏部尚書一職,空懸已久,對朝廷政事已有影響。”
吏部尚書又被人稱為天官,掌握中低品官員的考核升遷,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內閣裡除去首輔、次輔之外,其他閣臣要是有可能,甚至都願意不當這個輔臣,而願意去當吏部尚書一職。七部尚書中,也只有這吏部尚書才有如此吸引力。由此可見,吏部尚書一職的重要性。
崇禎皇帝有廠衛為耳目,聊天群未付,不管是底下官員的私聊,還是京師百姓的輿論方向,他其實都是一清二楚。因此他點點頭道:“朕知道,新任吏部尚書很快就能上任了。”
溫體仁一聽,稍微一愣,隨後回過神來,立刻想起一人,頓時就驚訝地問道:“陛下,可是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
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下旨,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還有東南水師統領鄭芝龍進京覲見。溫體仁一直以為,皇帝這是要表彰他們拿下南洋的戰功。因為他已經從皇帝那裡聽到口風,鄭芝龍這次也會因功封為伯爵的。
“嗯,朕準備任命孫卿為吏部尚書!”崇禎皇帝也沒有瞞著自己的首輔,當即承認道。
溫體仁一聽這答覆,就連忙再奏道:“陛下,那誰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呢?”
浙閩粵三省總督,也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在封疆大吏中也是排在最前面幾位的了。他心中一時想不透,到底誰來接任這個職位?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搖頭道:“沒人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是為了開海而設。這幾年來,開海之事已經走上正軌,朕覺得已經無需為開海而特設浙閩粵三省總督一職。之前要不是南洋戰事,朕早就調孫卿回來了。”
當然了,調回來的前提,也是要孫傳庭把掠去南洋的大明百姓救回來,官複原職,這樣才能免遭別人攻擊。所以之前的時候,並沒有調孫傳庭回來的動靜。
溫體仁聽了崇禎皇帝的答覆,想了想,便點點頭表示讚同。大明的總督,其實並不是一個固定官職,經常有設立又有裁撤。就比如說宣大總督一職,當蒙古人鬧得厲害時,就設這一官職;而當蒙古人消停時,又會裁撤這一官職。從景泰二年開始,到大明滅亡,前後裁撤了八次。
對於溫體仁本人來說,他對崇禎皇帝調孫傳庭來當吏部尚書的職務,其實從心底是喜歡的。因為他這個首輔,一心擁護皇帝的任何決策,屁股就在皇帝這邊,而不是在百官這邊,說句實話,底下著實有官員在偷偷非議。只不過皇帝威勢如日中天,是一代明君,沒法糊弄。否則的話,他早已被群起而攻之,很可能就下台了。
而孫傳庭,在大明官場上的口碑,比他還不如。不說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光是他那個“冷面閻王”的外號,就能知道,一旦孫傳庭坐上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估計底下那些官員會被孫傳庭折騰地要死。有孫傳庭這個耀眼的吏部尚書在,他這個首輔都能輕松不少了。
問清楚了這個情況,溫體仁滿意而去。他也不說,樂得孫傳庭回到京師,公布消息的那一刻,能好好地讓那些期盼已久的官員吃上一驚。
相對這件事來說,鄭芝龍要被封為伯爵之事,他是不關心的,反正文官又不可能封爵。當然了,這個事情,肯定會刺激那些武將。要知道,大明朝從萬歷七年封李成梁為寧遠伯之後,就再也沒有封過爵位的。
而在崇禎朝,卻已經連續封了好幾個侯伯爵位了。如:
滿桂,守護京師之功封忠勇伯;
秦良玉,勤王之功加鏟除通虜晉商等功,封忠烈伯;
曹變蛟,新軍統領,滅遼東建虜,封勇武伯;
秦良玉,南征北戰,征服洞吾,鎮壓南方諸多土司,加封為忠烈侯。
這就意味著,在崇禎皇帝這邊,只要立下足夠多的戰功,他是不吝賞賜爵位的。鄭芝龍要是再封為伯爵的話,絕對會讓人眼紅了。
果不其然,崇禎八年九月,鄭芝龍奉旨趕到京師之後,就立刻受到崇禎皇帝的召見,表彰他統領水師在南洋的戰功,封為南洋伯。
這個旨意一出,很多人都很詫異,特別是在武將中,都議論開了。
“鄭芝龍當年只是一個海賊而已,沒想到陛下對他如此厚待,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是啊,一個水師統領而已,竟然還能封爵,實在是沒想到!”
“……”
在這樣的討論聲中,也有一些能想通的。
“也不能這麽說,如今南洋已經是大明內海了,這份功勞,確實是夠大的,要說封爵的話,好像也沒有那麽讓人意外!”
“對啊,看當今皇上封爵的幾位,戰功確實沒得說。滅國之戰,確實足以封爵了!“
“這也要看皇上的意思,不過很顯然,皇上對於立下足夠戰功的武將,是很慷慨地,對吧?”
“……”
討論出這樣的結果之後,就有很多武將不甘心了,比如吳三桂,他自認為自己的能力不比曹變蛟差,想當年,他都比曹變蛟更早一步當了大帥。還有曹文詔也是,如今是自己侄兒的手下,也不甘心啊!
不止是他們,還有好多人,確切地說,只要是武將,就沒有想著不想封爵。只是很可惜,放眼天下,大明似乎再沒有敵人,讓他們沒有了立戰功的機會。不得不說,他們這些武將心中肯定是很後悔的,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拚命一些,說不定就能封爵呢!
在武將們的惋惜後悔聲中,崇禎皇帝忽然又下了一份旨意,把沒什麽念想的吃瓜官員,也就是那些文官們給震驚了。皇帝任命孫傳庭為吏部尚書,取消浙閩粵三省總督一職。
“你們聽說了麽?新的吏部尚書出來了!”
“誰,是誰當新的天官?最好是好說話,最好是有關系,那就太好了!”
“想得美!新任吏部尚書乃是冷面閻王!冷面閻王知道不?聽說過不?還想著有關系,呵呵!”
“什麽?竟然是冷面閻王!完了完了,那還不如徐老天官呢!”
“誰說不是呢!呀,這些天都白白期盼了!”
“……”
孫傳庭雖然是南方三省總督,可他那冷面閻王的名聲,卻已經傳遍了大明。更為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很欣賞他,護著他,這讓孫傳庭更是肆無忌憚,誰得面子都不給!
以前的話,最多禍害南方三省,如今倒好,當了吏部尚書,管著大明所有的中低品官員。想著這些,幾乎所有中低品文官都自覺做事,不敢有半點錯漏被孫傳庭掌握。
和這些中低品文官的心情完全不同的是,孫傳庭在自己的府裡,開懷暢飲,面無表情的臉上,難得露出了開心地笑容。
想當年,他可是記得非常清楚,當初自己還沒有上任,卻和當時的延綏巡撫洪承疇煮酒論英雄。
“這世上多是乾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之徒。唯你我二人,皆有真才實學,國之棟梁,他日定能一起入閣輔政。”
這個話,孫傳庭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還有,之後自己更是意氣風發,曾對洪承疇說過:“孫某推斷,皇上調孫某前往福建,必有大事。亨九在延綏,亦要圖謀草原。你我一南一北,一起用心,看誰早日立下功勳,誰先進內閣,如何?”
當年的場景,真是歷歷在目啊!
孫傳庭回想當年,不由得心中很是感慨。這幾年來,自己一直在努力,遇到了聖明天子,如今,自己就任大明吏部尚書。而洪承疇還在擔任歸化總督而已,還有戰功赫赫的盧象升,也還只是總督而已。就如今的官位來說,自己明顯要比他們都快一步!
這些年,自己的努力沒有白白付出!孫傳庭心中想著,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杯子倒扣,遙望明月,心中暗自下定了決心:“我等三人,看誰先任首輔之位!”
幾天之後,崇禎皇帝在文華殿召開禦前會議,司禮監和內閣並七部尚書參會。
見禮之後,崇禎皇帝便對底下臣子說道:“火車的運力,相信諸卿在這個月裡都已經見識了吧?”
京師到通州的火車,分貨運和客運,有的時候,又是貨運和客運的車廂都一起拉。在這一個月裡面,火車的運力,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比起馬車什麽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因此,聽到崇禎皇帝這麽問,首輔溫體仁便先出列奏道:“臣等算是開了眼界,這火車確乃交通之神器也!”
“陛下之發明, 利國利民,前所未有。”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也立刻出列奏道,“奴婢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火車的好處,得到了公認。崇禎皇帝微笑著點點頭,而後繼續說道:“如此,朕決定把京師到通州的鐵路延長,一直修到遼東去。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遼東乃是酷寒之地!”溫體仁聽了一愣,隨後連忙提醒道:“修這路段,還不如修通往南方的鐵路……”
崇禎皇帝聽了,笑著擺擺手,阻止了溫體仁繼續說下去,而後自己說道:“溫卿切莫小看了遼東。那裡不但是酷寒之地,而且還是一個聚寶盆!”
“……”文華殿內的這些官員,聽到這話,都不由得無語。
就遼東那鳥不拉屎的酷寒之地,還能是聚寶盆?要真是這樣,建虜也不會”窮“地滅國為止。
他們雖然都不會把心中所想表露出來,可崇禎皇帝想都不想用,就能把他們心中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他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