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堡就在離鴨綠江不遠的地方,登萊巡撫盧象升最終選擇滿清護糧隊出鎮江堡不遠的地方劫糧,主要原因就是方便撤離。只要不讓護糧隊逃回城裡,那就可以了。至於城裡的那些滿清地方軍隊,呵呵,滿清的精銳軍隊都不怕,還會怕這些地方軍隊?
大約午後一個時辰左右,明軍騎軍便已到達鴨綠江邊,在事先一處約定的岸邊,看到了已經等候在這裡的登萊水師船隊。阿濟格再怎麽也想不到,通過鄭芝菀和魏木蘭兩人在聊天群中的通話,大明水6兩軍配合得非常默契。
就見鴨綠江面上,船隊已經排成了很長的一字隊形,岸邊適合停靠的,一次就兩膄船,此時已經停在岸邊,簡易的艦橋也已經準備在那裡。運糧隊一到,大明將士就立刻命令那些投降的漢軍八旗立刻驅趕糧車上運輸船。
這些投降的漢軍八旗,一個個的臉上,全都帶著驚訝之色,明軍的水師怎麽會剛好出現在這裡的,而且還那麽多?還有,這些明軍的運輸船竟然都能趕著糧車上去,顯然是專門改造過,難道這些運輸船就是為了打劫大清的糧車而準備的?
這一次,他們猜對了。明軍連續打劫滿清的糧車,而後往往都是通過水師裝船運走。幾次之後,就現劫糧的戰鬥,往往能打滿清軍隊一個措手不及,比較容易得手,但裝糧上船就比較麻煩,往往要耽擱很長時間,因此,登萊水師這邊,就特意改造了運輸船,能趕著糧車直接上船,而後卸下拉車的牲畜,就能以最快度完成裝載糧車了。
運輸船裝滿一膄,就開走一膄,都不用戰船護送,在這海上,就是大明軍隊的天下,滿清是連一條船都沒有的,放心地很。不管是糧車上船,還是運輸船靠岸,全都井井有條,並沒有任何混亂。不管是登萊水師將士,還是岸上的明軍將士,都沒有一個人有急躁、慌張的神情,就好像他們不在敵人控制的區域。不明內情的人看了,絕對會以為他們是在大明境內,竟然如此從容不迫。
不過,盧象升指揮著大軍,自然不會輕敵。步軍守護在岸邊一大圈,而騎軍,則全被撒了出去,屏蔽建虜探馬的窺探。至於對岸的新義州那邊,騎軍不方便過去,就隨便了。反正江上的浮橋,已經被水師給破壞掉了,有鴨綠江隔著,新義州那邊的滿清軍隊就只有乾瞪眼的份。
一膄小船從東岸馳過來,上岸來到盧象升的帥旗之下,是李德明歸隊了,他拿出一顆級說道:“中丞大人,這是滿清派往朝鮮的求援信使,已經被屬下截住。”
讓東岸的李德明截殺信使,只是對整個戰事的一個補充。實際上,並不會有多少影響。有登萊水師在,就算浮橋沒破壞掉,難道滿清軍隊還能在水師將士們的攻擊下,安然通過鴨綠江?
盧象升聽了點點頭,讓李德明去休息了。跟了滿清護糧隊一路,還是有些辛苦的。看著岸上江面的忙碌,一邊的魏木蘭高興地說道:“大概天黑之前能完成撤離吧?”
“差不多,只要沒有意外,一切都能按計劃完成!”盧象升聽了,心情不錯,點點頭回應道。
事先做了周密的作戰部署,甚至很多細節都有專門的人提供。按照皇上的說法,這些是稱之為作戰參謀。他們有的計算路程,想著糧車運送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並給出解決方案;有的則對鴨綠江水文情況比較熟悉,給出最佳的裝載地點和方案;有的對滿清軍隊的可能應對方式作出預估,並提供解決方案給盧象升,有的對周邊滿清的情況比較熟悉,對於滿清軍隊的援軍情況,有幾種情況的分析……
這種種情況,最終都匯集到指揮戰事的登萊巡撫手中,讓盧象升能方便的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決策,最終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作戰計劃。如今從實行的結果來看,確實不錯。這個所謂的參謀方式,讓盧象升暗中讚歎不已。
雖然這個時候或者說一直以來,類似的情況也有。這些參謀,其實就是幕僚。但相比較來說,這種參謀都是軍中將士,都熟悉自己負責的事情,或者能自覺地去掌握這種情況,這就能有效減少主帥考慮不周的事情。按照皇上的話說,這參謀遠比幕僚要專業!
如今,這種參謀制度只有新軍中有。盧象升已經在考慮,回頭東江軍中也要設立這樣的制度才好。
他正在想著,就聽到魏木蘭忽然在感慨道:“滿清軍隊是越來越爛了,估計遼東很快能光複了!”
這一仗,遠比事先預想的要輕松。要知道,從掌握的情報上看,三千護糧隊裡面,可有兩千女真精銳的。可還是一擊即潰,基本上就沒有還手的能力!
盧象升聽了,轉頭看向她,微笑著說道:“遼東肯定能光複,但對滿清軍隊,還是要保持警惕之心,千萬不能大意的。”
說到這裡,他看到魏木蘭似乎有點不解,就細加解釋道:“滿清這些兵,其實都是老兵來的,都有多年沙場的經驗,絕對不容輕視。之所以我們每次打仗,似乎都比較輕松。最主要的原因,是滿清那邊不了解我們!”
盧象升一邊說著,心中不由得回想起一次次的戰事道:“一開始的時候,滿清一直認為我們大明軍隊還是以前的大明軍隊,也是他們以前打得太順了,思想上太過輕敵。到了後來,吃了好幾次虧之後,終於對我大明軍隊有了認識,可這種認識還是不足夠,他們不知道,我們大明軍隊越來越強,他們的認識一直跟不上大明軍隊的強大,於是,又一次次地吃虧。”
說到這裡,盧象升忽然很是感慨了一下,而後才滿臉佩服地說道:“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了皇上在,有你們這些廠衛在,使得我軍能對滿清軍隊的情況了解的一清二楚,主動權完全在我們大明軍隊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在滿清軍隊的七寸之上,讓他們一直餓著肚子,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們大明軍隊今非昔比,高度重視的時候,滿清軍隊卻已經餓得沒法起大的戰事。“
“如此一場又一場敗仗的影響下,他們最為重要的敢打敢拚心態已經不複存在。戰場上,他們再沒有信心,覺得一定能打贏大明軍隊,甚至已經對大明軍隊有了恐懼之心。這次的戰事,我們又突然襲擊,建虜壓根沒防備,也沒法防備,我們才能勝得輕松。”
聽著盧象升的詳細分析,魏木蘭一邊回想著自己經歷過的戰事,不由得連連點頭。中丞大人不愧是中丞大人,分析得太透徹了,果然是這個理!
他們這邊在閑聊著,可鎮江堡城頭上的阿濟格卻如坐針氈,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城頭上團團轉。這時候的鎮江堡城門,倒是全開了。城外的大清軍卒的屍體,也已經清理了。一騎騎的快馬進進出出,基本就沒有一個好消息。
常常有快馬狼狽而回,一如眼下這一個,一頭汗水,一臉驚慌地向阿濟格稟告道:“貝勒爺,明軍騎軍撒得到處都是,我們根本沒法靠近。奴才這一隊探馬,就只剩下三個人逃回。“
阿濟格想著讓這些探馬繞遠點去查探,可依舊沒用,明軍騎軍人數不少,撒出去了一個大圓,基本上就沒有給建虜探馬查探的機會。
“貝勒爺,要不等天黑,明軍騎軍就肯定會有疏漏,到時候就能查得明軍裝船的情況了。”鎮江堡守將向阿濟格諫言道,“那麽多的糧食,絕不能讓明軍從容運走。末將組織一批死士,趁夜色掩護,多備引火之物,潛越過去,進攻明軍的糧車船隊所在,只要能燒掉船隊,或者破壞糧車,必定能大大耽擱明軍撤走的度。如此,我大清便還有機會!”
阿濟格聽了,立刻點了點頭,如今也只有這個法子了。
正在這時,就見官道的遠處,塵土飛揚,似有大軍趕來。這個時候,再過來的軍隊,肯定是大清自己的軍隊。因此,阿濟格不由得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輕松,急切地趴在城頭上,想第一時間看清是哪路人馬過來救援了。
快馬先行趕到,是湯站堡那邊的軍隊過來了,只有一千左右,加上收攏起來的護糧隊潰兵,一共也只有一千三百左右。阿濟格不由得很是有點失望,不過有總比沒有的好。這些地方軍隊,阿濟格一看那瘦得和排骨身板一樣的兵卒,連派出去的信心都沒有。最多是從中挑選出更多的死士,在夜間動更大的破襲戰罷了。
不過也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更遠的鳳凰城那邊,已經在組織軍隊救援了。那邊是大城,兵力不少,派出的軍隊,遠非湯站堡這種小城堡可比。預計連夜行軍的話,明天中午能趕到這裡。騎軍的話,今天深夜應該能到達。
這個消息,是真正讓阿濟格松了口氣。這麽多糧食,大清最後救命的糧食,要是就這麽被明軍搶走的話,不說損兵折將的事兒,光糧食這一條,估計皇太極就會有活剮了他的心。這個責任,他是無論如何都承擔不起的。
如今等到晚上,死士先去騷擾破壞,而後等明天白天,援軍一到,再起攻擊的話,奪回一部分糧食的希望還是有的。這麽想著,阿濟格便又再次下令道:“明軍火器犀利,趕造出來的楯車一定要結實,棉被一定要多加幾床。本貝勒就不信了,明軍那些火槍,還能再打穿這些楯車不成!”
楯車一直是滿清軍隊對付明軍火器的有效手段之一,更何況這支明軍並沒有大炮,那楯車只要加厚一些,絕對能掩護大清軍隊靠近明軍進行廝殺。一旦短兵相接,明軍火器的優勢盡失。這樣的戰事,才有贏得希望!
鎮江堡守將自然也明白一點,雖然鎮江堡城內的物資有限,棉被同樣是稀缺之物,可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立刻下城頭去忙這事了。早上的城下一戰,如果有準備充分的楯車的話,也不至於損失如此慘重,死傷那麽多大清勇士!
朝鮮境內官道,一騎快馬正在疾馳。戰馬已經跑得飛快了,可那騎士似乎還不滿意,還在一個勁地催促,極力提高馬,快點,再快點。這種不惜馬力的狂奔,估計這馬得跑死。可這騎士手中還牽著一匹馬,一人雙馬,顯然是已考慮到這種情況了。
終於,他胯下的那馬似乎不行了。這名騎士絲毫沒有猶豫,騎術也是了得,一躍而起,就跳到了另外一匹戰馬上,繼續“駕駕”地催馬疾馳。不出意外,被他丟棄了的那馬在沒有主人的控制之後,度慢了下來,最後軟倒在官道上哀鳴著。
提前走了一天的多鐸,度並不快,畢竟所領之軍中有步軍。為了節約糧食,不給吃飽飯,走得就更不快了。但多鐸卻並不在意,反而有些輕松。這一次的護糧,有一點出乎他的意料,明軍竟然沒有出現,沒有來打這些糧食的主意。不過幸虧是沒來,否則一旦這批糧食有失的話,朝鮮這邊可再也拿不出糧食了。 就是倭國那邊也沒有,除非倭國那邊能打下更多的地方,才有可能收集到更多的糧食,才可能往朝鮮運過來。
想起這一路上自己的小心謹慎,多鐸的腦海中就閃過阿濟格那廝對自己鄙視的眼神。想到這個,他不由得就有點後悔,早知道明軍不來的話,就不用如此小心謹慎,結果被這個吃裡扒外,和皇太極穿一條褲子的哥哥給看輕了。
他正在想著,忽然隊伍的後面有了騷動,隱隱地,似乎還有聲音傳來。這讓多鐸一個激靈,該不會是明軍來了吧?
不過他馬上回過神來,不由得好笑,自己這邊已經沒有糧食了,明軍又怎麽可能會出現?
正在這時,他終於聽清了後面傳來的聲音:“明軍劫走糧食,已運鴨綠江邊,請貝勒爺回救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