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燦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牛二豈有不明白的道理。
為了安慰牛二,朱慈燦決定給他一個更大的承諾,說是承諾,其實跟謊言差不多,反正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他朝著牛二道:“事成之後你繼續留在吳三桂處,等我大兵一到,你便獻城投降,事後我會上表父皇,賜你三世富貴,將來回歸天庭後,將爾提拔成水軍管帶,天蓬元帥帳下聽令。”
牛二當即跪倒在地,“謝殿下提拔之恩,標下定當竭盡全力,已報殿下今日之恩情。”
“趕緊起來吧,收拾收拾東西,即刻動身。”朱慈燦下令道:“你也去老管家那頭支取百兩紋銀,路上切記小心,萬事三思而後行。”
“謝殿下,標下告退。”牛二離去後。
朱慈燦陷入了沉思。
此時的他有些懊惱,懊惱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一下歷史,尤其是明末清初這一階段的歷史。
如果熟知歷史,他便可以針對性的做出安排!
話又說回來,朱慈燦雖然不是太清楚明末清初的這段歷史,但前世看了那麽多清宮電視劇,大體還是有些印象的,這些印象談不上有多麽的準確,但也可以給朱慈燦一些提醒。
比如吳三桂反清,甚至一度打到了山西,要不是吳三桂猶豫不決,沒有果斷渡江北上,大清還真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此外還有更加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吳三桂絞死永歷,使得不少心向大明的百姓對他不感冒。
而且吳三桂反清,打的是反清複明的旗號,但卻在衡州自己稱帝,這也是後世史學家一直比較爭議的地方,不少史學家認為,要是當時的吳三桂不是自己稱帝,而是從朱明之後當中尋個後人,立為皇帝,十有八9可以成事。
當然,這都是後話,現在擺在朱慈燦面前,便是不久就要發生的孫李之爭。
孫李之爭的後果就是孫敗李勝,然後孫可望投降滿清,吳三桂大軍壓境,數月光景便攻佔了貴州。
之後永歷南逃。
最後被吳三桂絞死在明亡坡。
這是朱慈燦有限知道的一點歷史知識。
也正因為知道這些將要發生的歷史事件,所以朱慈燦才會在發現胡家堡的地窖後,裝神弄鬼的給吳三桂畫了皇帝像,並且還借用了劉伯溫的大名。
再然後吩咐牛二,將新鑄造出來的吳三桂印璽以獻寶的名頭獻給吳三桂,要是這還不能將吳三桂提前逼反,朱慈燦只能采取其他的辦法了。
雖然不能逼反吳三桂,但卻可以有效的惡心、離間一下吳三桂和滿清順治之間的君臣關系。
一定程度的了緩解貴州、四川兩面明軍的壓力。
當然,也可能造成一種負面影響,那就是吳三桂為了擺脫嫌疑,加緊猛攻四川和貴州兩面明軍,以期消除滿清猜慮。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秦王孫可望有可能因為吳三桂的猛攻,而沒有多余的精力去跟李定國拚鬥。
也不知過了多久,朱慈燦總算回過神來,他拿起毛筆,想給李定國寫封信,但瞬間便有些坐蠟。
他突然發覺自己,貌似不會寫毛筆字。
苦笑了一下,趕鴨子上架似的,硬著頭皮寫了起來。
果然如朱慈燦預想的那樣,他筆下寫出來的毛筆字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這樣的書信肯定會讓永歷朝廷的那些文官笑掉大牙。
沒奈何,朱慈燦索性派人將剛剛押走的周士仁,以提審的名頭叫了回來。
周士仁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情,聽聞朱慈燦要他幫著寫兩封信,頓時笑著答應了。
第一封信,這是寫給永歷皇帝的,信上除了表明自己懷王世子的身份後,還說明了他們目前的處境。
在朱慈燦的授意下,周士仁將朱慈燦手底下的四百明軍說成了四千明軍,所佔城池也從現在的一座變成了兩座。
第二封信則是寫給晉王李定國的,朱慈燦在信上言明,不久後秦王孫可望因為輕信幕僚,與晉王李定國發生了內鬥,戰局的結果固然是晉王李定國勝出。
但實質則是南明輸掉了朝廷。
這一場內鬥,徹底的葬送了南明王朝,亦也使得無數抗清漢子心中的最後支柱垮塌。
兩封信,第一封信是周士仁仔細斟酌後寫的,洋洋大氣,朗朗上口。
第二封信則是朱慈燦口述,周士仁代筆而寫的。
相對於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給了周士仁極大地震撼,要知道這可是朱慈燦在預言,預言今後發生的事情。
他頓了頓,朝著朱慈燦道:“殿下,這信中所寫內容是否過於匪夷所思?”
朱慈燦知道周士仁話中意思,答非所問道:“士仁可知我真正身份?”
“殿下,士仁略有所知,人們皆說殿下乃玉帝之子,轉世救民與水火之中。”周士仁在胡家堡被關押了好幾天,自然聽過朱慈燦玉帝之子神王轉世的說法。
對於這個說法,他是萬萬不願相信的,在他心裡認為,這是朱慈燦糊弄手下軍兵的一種說法。
朱慈燦點點頭,歎息道:“我乃玉帝之子,可世人皆知玉帝有七女,誰知玉帝還有一子之事?”
周士仁奉承道:“殿下言之有理。”
朱慈燦繼續道:“我轉世之前,曾經保留了一點法力,但這些法力也僅僅只能讓我推測今後三年之事,信中所寫內容,便是我此番推測之結果。”
他說完,走到窗戶跟前,推開窗戶,看著天上的月亮,暗自傷神道:“我大明擁兵百萬,良將數千,但卻被只有數十萬族人的滿清韃子趕到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是韃子厲害嗎?不是,是我們不團結內鬥的緣故。”
“殿下言之有理,韃子大軍壓境,我大明軍兵卻還在為誰是正統而血拚,白白被韃子撿了便宜。”周士仁頗為認同,只不過說到這裡的時候,他口風一轉,道:“殿下,這封信晉王能信嗎?”
朱慈燦回過頭來,朝著周士仁說了幾個字,“聽天命,盡人事,問心無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