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過後,這一段殘存的城牆內外都隱在了一片混沌之中,分不清哪些是彌漫的塵土、哪些是爆炸的硝煙。
幸存的金兵被震得七葷八素,呼吸分困難,空氣似乎全都被燒光了、被擠走了,他們努力地張開嘴,隨著每一次喘氣吸進體內的卻盡是嗆人的硝煙。
那些炙熱的煙霧在喉管之中、在肺葉之間灼燙著,火辣辣的,就好象要在人的胸膛裡再一次爆炸一樣。
震蕩的大地平靜了,硝煙在一片哭嚎和慘叫聲中漸漸散去。
人們能夠看到爆炸點周圍到處都是屍體,有的蜷臥在碎磚殘土中,有的從土磚裡探出了半截身子。
地面上一片狼籍,有的黝黑、有的焦黃,那些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雜著斷裂的武器零件和殘破的軍服。
在劇烈的爆炸之中,大大小小的石塊在形式地震的擠壓之下居然能從泥土裡彈射出來,迸得老高,砸得人頭破血流。
爆炸停歇了,硝煙漸漸散去,這一段地域已經是形如地獄般的淒慘。
彈坑密布,冒著縷縷清煙,到處是殘肢、屍體、血跡、破碎的兵器、血染的布片,以及血乎乎的不知是人的什麽器官。
傷者在哀嚎、慘叫,幸存下來的則顯得呆滯、遲鈍。有的金兵在巨響中失去了聽力;有的金兵則被震傷內髒,手足無力,連武器都拿不起來;有的金兵身上無傷,卻已經爬不起來,被震死在地上。
完顏柯魁已經不見了蹤影,化成不知多少碎塊,散布在戰場上。其他地段防守的金兵目瞪口呆,驚駭得無以複加,心頭更是絕望無比。
紅巾軍尚未入城,且毫發無傷,卻已經殺傷殺傷了上千名金兵。利用佯攻,利用金兵死守城牆的心理,消耗敵有生力量於城牆攻防的策略獲得了成功。
亮光一閃,紅巾軍步兵出現在了缺口,盔明甲亮,是精挑細選的突擊隊。然後,越來越多的紅巾軍將士越過城牆,殺入了城中。
主將戰死,軍官死傷不少,被火炮之威震懾的金兵軍心渙散,被湧入城中的紅巾軍殺得連連後退。
紅巾軍再次發起了勸降攻勢,喊著勸降的口號,沿著城中各處街道向前推進。
陷於絕境中的人們,最容易受到誘惑。金兵已知必定失敗,一看生機乍現,抵抗的勁頭立即削減,甚至連逃跑都不太願意了。
絕望和恐懼壓倒了金兵的反抗之心,成排成排的士兵放下武器,跪在地上,舉手投降,等待命運的安排。
三千守軍,只有數百人見勢不妙,打開北城門,逃竄出城,其余盡被全殲。
五六天、三兩天,現在卻只是不到一天的時間。
當淄州城頭插上了紅巾軍的旗幟,當城中的逃兵與郭仲元所部會合,還想著抓住敵人破綻、反敗為勝的郭大相公,面如死灰,頹然長歎。
尋找破綻,尋隙反擊,內外夾攻,所有的想法都在淄州城防土崩瓦解之後化為泡影。
現在,失去了淄州城防軍,花帽軍便形同孤軍。
盡管郭仲元還沒有接到具體的情報,但他認為,當前攻城的紅巾軍數量不足。原來是三路並進,抵達城下的卻只有兩路,還有一路人馬可能正在切斷其退往濟南的歸路。
而北面,李全的人馬雖經兩次失敗,但未傷到根本,實力猶存。或許還正在向淄州逼進,對花帽軍形成大包圍。
反敗為勝的機會完全沒有了,賭博輸了,形勢也就驟然嚴峻起來。郭仲元要考慮得不是戰鬥,而是如何把部隊安全地帶出去,保存住這寶貴的兵力。
向西是最快捷的,周村、章丘、濟南,不到百裡的路程,對騎兵來說算不上遠路。雖然多了些逃出城的步兵,但他們對郭仲元來說,是可以放棄的。
向北則要至桓台、博興兩縣,再轉向西行,兜個大圈子,距離兩倍不止。
近而危險,郭仲元對紅巾軍的戰力已經不是原先的評價,傷亡過大的攻堅破寨,已經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所以,他很快選擇了向北迂回,繞遠而回濟南。
李全的人馬數量可能要多一些,但戰力卻與紅巾軍不在一個檔次。即便有阻攔,郭仲元覺得殺出一條歸路,也是很有些把握的。
說撤就撤,郭仲元要抓緊時間,桓台、博興兩縣還有守軍,加起來也有一千五六百。
盡管守城軍隊的戰力弱,但趕在桓台、博興還在己軍手中,迂回撤退就會更為順利。
不管郭仲元如何布置,甚至是取遠路而退,並沒有使孟九成取得最完美的結果。但淄州城一下,戰略目的便基本達到,並不存有多少的遺憾。
此次攻城,孟九成采取的似乎是新戰術,但他自己知道,這不是創新,而是剽竊和抄襲。
拿破侖畢生對武器並沒有革新,他隻發明了一種方法——集中使用火力。自拿破侖開始,炮兵開始大規模使用,而騎兵也單令成軍,不再成為各部隊的偵查斥侯。
在攻陷土倫時,在面對大集群會戰時,拿破侖致勝的招術便是先集中所有的火炮進行持續不斷的轟擊, 而後使用騎兵突擊,步兵跟進,最後奠定勝局。
固定的戰術,從沒有改變,但就是這種簡單的三班斧策略,卻使他能橫掃整個歐洲。
到後來,他的戰術已經被別人摸清,並采用了針對性的破解戰術。但拿破侖依然不改變,最終他被趕下台去,流放一個小島。
所以,戰術不革新,也就是僵化不變,最終只能導致失敗。
郭仲元所犯的最大錯誤,便是老套路、老經驗、老思想,失敗當然不可避免。
而這失敗是以淄州城的守軍的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根本沒有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的機會。
攻陷淄州,驅逐了魯西北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金軍,並與李全所部連成一片,紅巾軍的地盤增加,戰略態勢也處於有利地位。
同時,這也是孟九成所進行的一次鍛煉和檢驗部隊的戰鬥。步兵對騎兵,雖然沒有取得大勝,但卻積累了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