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無雙大都督》第74章――於吉之死,埋下隱禍之患
第七十四章——於吉之死,埋下隱禍之患

 當於吉傳完法之後便是出了陸家府邸,剛邁出大門,孫策卻是率領著一隊衛士立於門前,正等著於吉的出來。

 望著一臉笑意等待著的孫策,於吉一時之間失了神。

 “道長可曾想到今日了?”

 回過了神來,於吉輕笑了一聲:“老道今日來此便是已經算到自己性命堪憂了,然而老道雖是逆天而行,但今日卻是不得不順天而行!”

 “我不管你這妖道究竟是順天還是逆天,總之你今日落到我手裡,便是死定了!”

 對於孫策的話語,於吉沒有出言反駁。

 孫策冷哼了一聲之後,便是揮手示意身後的衛士上前,將枷鎖戴在了於吉的身上,隨後便是命人將其帶回了吳縣縣衙的監牢之中。

 等孫策回了自家府邸之後,大吳夫人聽聞了於吉入獄的消息之後,幾番苦勸卻是無果,只見孫策對於大吳夫人的勸諫毫不理會在意。

 無奈之下,大吳夫人也只能是歎息一聲,準備召集些人手一同來苦勸孫策。

 孫策對於大吳夫人的舉動自然是清楚的知曉,然而對此孫策卻也沒有理會阻攔,只是在他的心中,對於於吉的殺意顯得更甚了。

 陸遜得知了於吉在出了自家府邸之後便是被孫策關押了起來,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雖然陸遜對於所謂的東漢三仙的某些做法並不認同,但畢竟人家剛剛傳法給自己過,心中總是會泛起些漣漪。

 然而此時的自己若是上門求情,只怕是會被孫策懷疑自己和於吉之間的關系,到時候會給了孫策出手搞事的機會。

 畢竟於吉是在從自己的府邸之中走出去的時候,被孫策抓了個正著。

 更何況,所謂的傳法不就是自己完成無雙系統所發布的任務之後應得的獎勵嘛,跟於吉有什麽關系。

 而且,陸遜越發的覺得,這明明是於吉在最後的時刻坑了自己一把!

 號稱東漢三仙之一的太平道人於吉想要在出去之時不被人發現,不就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嗎?

 又怎麽可能就這麽簡單就被孫策抓到,投入監牢當中呢?

 要說於吉不是故意的,陸遜怎麽都不會相信!

 這樣一想之後,陸遜便是心安理得的不再去想於吉以後的下場會是如何。

 而被關入監牢的於吉同時也並沒有如孫策所想的那般狼狽不堪。

 因為監牢的獄吏皆是敬信與於吉,在於吉被投入獄中之時,獄吏便是為其盡去枷鎖,等到了孫策傳喚問話之後,方才帶著枷鎖而出。

 孫策聽聞了消息之後,立刻派人暗中查探監牢。

 得知那於吉果真享受此等待遇之後,孫策的心中頓時大怒,立刻趕到了監牢之中,痛責著獄吏。

 之後,孫策仍就命人將於吉帶著枷鎖器械單獨關在了一間牢房之內。

 當再次帶上了枷鎖之後,於吉瞥了一眼自己的自己身上的帶著的枷鎖,卻是並沒什麽反應,仿佛在於吉的眼裡,這些厚重的枷鎖並不存在一般。

 隨後於吉便是被重新關入了牢房之中。

 站在門口,環視了一圈之後,於吉便是徑直走到了一個角落,緩緩的坐下了身子,依靠在了牆壁之上,閉上了眼睛。

 孫策隔著牢房的柵欄望向於吉,見於吉閉目便是輕笑了一聲,對著於吉開口問道:“妖道,此番你為何不逃?”

 “老道為何要逃?”

 於吉聽聞了孫策的問話,睜開了緊閉的雙眼,微微的瞥了一眼孫策,隨後便是翻了個身,再次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仿佛是想要看到於吉臉上出現的驚恐的表情,孫策緩緩地開口,對著於吉言道,也不管其是否在聽:“妖道,你難道不知你不逃的話,你可是會死的!”

 於吉緩緩的睜開了雙眼,孫策並沒有看到於吉的臉上露出自己想要見到的驚恐表情,反倒是於吉顯得波瀾不驚,一臉平靜的望著孫策,仿佛孫策所說的事和他自己並沒有任何關系。

 “以老道之死換取你孫策早逝,這波不虧!”

 聽聞了於吉口中的輕喃,孫策的心中頓時怒火衝天,對著牢房的柵欄狠狠的踹了一腳之後,便是憤然甩袖離去。

 於吉瞥了一眼孫策離去的背影,嘴角微微的勾勒出一絲笑意:“既是逆天了一輩子,老道臨了之際有如何甘願順天而行。”

 “孫策,你身上的氣運,老道毀定了!”

 當孫策帶著滿肚子怒火回到了自己家中,卻是聽聞張昭等數十人一同來到,聯名作狀,拜求自己,乞求保下於吉一命。

 這使得孫策立刻便是再也忍不住心頭的怒火,立刻便是進入了大廳之中。

 待孫策邁步走入大廳之中,望著張昭等人,孫策憤然抓起了擺在桌案之上的茶碗,對著眾人砸了過去:“公等皆為讀書之人,為何不通達事理?豈不聞聖人有雲,子不語怪力亂神乎?”

 “昔日交州刺史張津,聽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紅帕裹頭,自稱可助出軍之威,後竟為敵軍所殺,便是說明此等之事甚無益處,諸君怎麽還不明白呢!”

 “我欲殺於吉,正是想要金爵這些邪門歪道是也!”

 呂范望著砸在自己身前破碎成一地碎片的茶碗,皺了皺眉,隨後便是上前了一步,對著孫策勸說道:“我素知那於道長能祈風禱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贖罪?”

 聽聞了呂范的話語,孫策狠狠的瞪視了一眼呂范,隨後便是冷哼了一聲,甩袖而去:“我且看此妖人將之何如!”

 眾人聽聞了孫策的話語,緩緩地舒了一口氣,隨後便是命人去獄中帶出於吉,開其枷鎖,令其登壇求雨。

 身在監牢之中的於吉聽聞了傳令之後,整了整自己身上的道袍之後,隨即領命。

 在出了監牢之後,於吉立刻便是焚香禱告,沐浴更衣了一番,隨後取繩自縛於烈日之中。

 聽聞消息的百姓紛紛前來觀看,一時之間填街塞巷。

 於吉立於祭壇之上,望著壇下的百姓,對著眾人說道:“今日我求三尺甘霖於天,以救萬民,然我終不免一死!”

 聽聞了於吉的話語,眾人皆是詫異無比,連忙開口言道:“若有靈驗,主公必然敬服,定會放仙師一馬!”

 於吉搖了搖頭:“氣數至此,恐不能逃!”

 少頃,孫策親至壇中對其眾人下令道:“若午時無雨,即焚死於吉!”

 話語落下之後,便是令人堆積乾柴以候。

 將及午時,狂風驟起,風過之處,四下陰雲漸合。

 孫策抬頭望了望天空,冷笑了一聲:“時已近午,空有陰雲,而無甘雨,正是妖人!”

 話語說完,便是叱令左右之人將於吉扛上柴堆,四下舉火,焰隨風起。

 而就在這時,眾人忽見黑煙一道,衝上空中,一聲響亮之後,雷電齊發,大雨如注。

 頃刻之間,街市成河,溪澗皆滿,恰好三尺甘雨,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於吉仰臥於柴堆之上,大喝了一聲之後,便是雲收雨住,複見太陽。

 見到此景,眾官及百姓皆是驚為天人,立刻將於吉扶下柴堆,解去繩索,跪拜稱謝。

 孫策見官民皆是跪拜於水中,完全不顧其身上衣物,心中頓時勃然大怒,開口呵斥道:“晴雨乃天地之定數,妖人不過恰好趁其便,你等何得如此惑亂!”

 話語說完之後,也不管眾人有何反應,便是手持寶劍,喝令左右之人速斬於吉。

 眾人聽聞了孫策的話語,心中大驚,連忙力諫孫策。

 望著眼前不斷勸諫自己的麾下,孫策不由的氣的全身發抖:“爾等皆欲從於吉造反耶!”

 聞得此言,眾人這才閉上了自己嘴,不敢複言。

 孫策瞥了一眼眾人,隨即冷哼一聲,叱令左右之人將於吉一刀斬首。

 人頭落地之後,眾人只見一道青氣,投向了東北而去。

 孫策命人將其屍首棄置於市傳令眾人,以正其妖妄之罪。

 當天夜裡,風雨交加,等到了天明,守屍軍士卻是發現菜市之上已是不見了於吉屍首。

 守屍軍士見到此景,心中頓時大驚,連忙報於孫策知曉。

 聽聞了守屍軍士的回報,孫策心中大怒,拔劍而出,便是欲要斬殺守屍軍士。

 就在此時,忽見一人,從堂前徐步而來,孫策凝而視之,見來人卻是於吉。

 孫策心中驚怒不已,正欲拔劍斬之,卻是不知怎麽,忽然昏倒於地。

 左右之人見此情景,急忙將其救入房內臥榻之上,半晌方醒。

 大吳夫人聽聞了孫策昏厥的消息之後,便是匆匆而來,對著剛剛蘇醒過來的孫策流淚哭訴道:“吾兒屈殺神仙,故招此禍矣!”

 孫策聽聞了自己母親的話語,笑言了一句:“兒自幼隨父出征,殺人如麻,何曾有為禍之理?今殺妖人,正絕大禍,安得反為我禍?”

 大吳夫人在聽了孫策的話語之後,憤然說道:“正是因為你不信,這才以致如此,今後你應多作好事以禳之!”

 孫策對於大吳夫人的話語也是感到惱怒不已,對其冷哼了一聲:“吾命在天,妖人決不能為禍,何必禳耶!”

 大吳夫人心知勸不住孫策,無奈之下,隻得是自己命其左右之人暗修善事禳解。

 等至夜晚二更時分,孫策臥於內宅之內,忽然陰風驟起,燈滅而複明,燈影之下,只見於吉立於床前。

 見到於吉,孫策立刻從臥榻之上直起了身子,指著於吉的身影大喝一聲:“吾平生誓誅妖妄,以靖天下!汝既為陰鬼,何敢近我!”

 話語落下,孫策便是取下床頭之劍擲之,卻是已不見了於吉身影。

 等到翌日天明,大吳夫人聽聞了下人的回報,心中擔憂不已,轉生憂悶。

 孫策聽聞了消息之後,皺了皺眉,歎息了一聲之後,便是扶病強行,以寬其母之心。

 大吳夫人望著孫策,對其緩緩的開口言道:“昔日聖人雲:‘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又雲:‘禱爾於上下神袛。’,鬼神之事,不可不信!”

 “汝屈殺於先生,豈無報應?我已令人設立祭壇於郡內之玉清觀,你可親自前往拜禱一番,自然安妥!”

 孫策聽聞了大吳夫人的話語,瞥了一眼滿臉擔憂的大吳夫人,終究是不敢違抗母命,隻得無奈的乘轎行至玉清觀。

 到了玉清觀前,道士將其接入,隨後便是敬請孫策焚香。

 孫策接過道士手中之香,對著大殿之內的泥塑之像焚香卻是不認其錯。

 忽然,眾人只見香爐之中的煙起不散,結成一座華蓋,上面竟是端坐著於吉。

 孫策見此情景,心中大怒,不由的瞪視一圈左右之人,隨後便是指著於吉的身影唾罵一番。

 隨著一番孫策的怒罵,其身影隨即便是煙散而滅。

 待走離了殿宇之後,卻是又見於吉立於殿門首,對著孫策怒目而視。

 孫策見到此景,不由的緊皺著自己的眉頭,環顧身旁左右之人,便是開口問道:“汝等可見妖鬼否?”

 聽聞了孫策的問話,左右之人皆是說自己未曾見到。

 孫策在聽聞了左右之人的回答之後,心中越發憤怒,拔出一旁之人腰間的佩劍便是向著於吉投擲而去。

 隨即便是一人中劍而倒,眾人上前視之,卻是發現此人乃是前些日子動手殺死於吉的小卒。

 只見此人被劍刺入了腦袋,七竅流血而死。

 孫策皺了皺眉,便是命人將其屍首扛出掩埋。

 等到出了玉清觀,卻是又見於吉走入觀門而來。

 孫策立刻便是驚呼一聲:“此觀亦藏妖之所也!”

 話語落下,便是坐於觀前,命其衛士五百人將之拆毀。

 衛士剛上屋揭瓦,卻見於吉立於屋上,飛瓦擲地。

 蘇策見到此幕,心中大怒,傳令逐出本觀道士,放火燒毀殿宇。

 火起之處,又見於吉立於火光之中。

 對於孫策這一系列反常的癲狂舉動,眾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卻是沒有言語。

 他們認為孫策很可能因為無故害了於吉性命,從而中了妖邪之風。

 等到了孫策怒而歸府之時,又見於吉立於府門前,一時之間,隻覺得胸中憤懣不已,眼前一黑便是昏厥了過去,倒在了府門之外。

 沒人知曉孫策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只是因為於吉在其臨死之際拚了其命,令孫策中了催眠罷了。

 別看孫策口中說著不懼鬼神,而然其內心之中仍舊深藏著的對著鬼神一說的恐懼,只是平日之內並無表現出來。

 正是潛意識之中的驚懼,配合著於吉臨死之前的所下的催眠,這才使得孫策常常在其暴怒恍惚之中見到於吉的幻影。

 而這正是於吉以自己的性命為其賭注,向天豪賭,為其日後毀掉孫策身上那龐大氣運所埋下的隱禍之患……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