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優化系統》第204章 水淹樊城
話說高順領兵前往樊城,與夏侯淵再戰。

兩軍對壘,各有勝負,直至八月,陷入僵局。

正在惆悵之際,龐統進言到“今日大雨不斷,我觀漢水暴漲,而曹軍多有不熟水性之人,不如以水攻之”

高順虎軀一顫,忙聲問道“龐司空有何良策?”

“樊城雖為曹操之地,但地方主將乃是夏侯淵,夏侯淵原本駐守南陽,如今兵敗至此,必然不熟悉此處情況,而空軍已出,敵方必有防備,不得取勝,而如今河水暴漲,若是暗中將水口堵住,再埋人埋伏於此,再命人多備船筏雨具,待夏侯淵前來挑戰之時,我軍詐敗引夏侯淵追至低窪處,再站於高地以地抗之,此時再將水口掘之,敵軍必敗”

高順聞之大喜,連忙下令命人四處尋找船筏、雨具。

隨後夜裡暗中派人前往各處水口填之。

不過數日,夏侯淵果然來戰。

高順依計行事,命龐統領兵前往高地之處設伏,自己領兵與夏侯淵交戰。

兩軍擺開陣勢,高順拍馬而出,直迎夏侯淵而去,夏侯淵也與高順交手過數次,兩人武藝相當難分勝負,如今又戰,自然也是不懼。

兩馬相交,夏侯淵明顯感覺到了高順的很不再狀態,於是趁此良機痛下殺手,手中兵器揮舞的連綿不絕,高順慌忙抵擋。

交戰到一百多個回合後,高順終於抵擋不住,拔馬就跑。

夏侯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趕忙追趕。

麾下士卒也自然是跟隨自己首領的腳步,一方追趕,一方逃跑。

因為一路平坦,無法設定埋伏,所以,夏侯淵很是放心。

一直追趕到一處高地,夏侯淵終於止住了腳步,站在低處不敢上前。

“來人,派出探馬,前往查探”

“得令”

幾名探馬快速的朝山林跑去。

不過多時,探馬來報。

“將軍,前方林無鳥鳴,林葉晃動,恐有伏兵”

夏侯淵冷哼一聲說到“我倒那高順今日為何如此不支,原來是設以伏兵由我到此,傳我軍令,命將士們大聲呼喊,若不出來防火燒山”

“得令”

軍令被快速的傳了下去,頓時間,呐喊之聲震耳欲聾。

“高順出來,若不出來便防火燒山”

“高順小兒出來”

“出來受死,不然放火燒山”

夏侯淵麾下的將士們一個個的都奮力呐喊,但是林中卻是沒有半分動靜。

“轟隆隆”

沒過多久,遠處便傳來一陣轟鳴。

夏侯淵心頭不由一顫,暗到不妙。

想到這裡,他便立即下令撤兵。

但是還沒等開始撤退,四面而來的大水已經到了近前。

此時的夏侯淵是面如土灰,慌忙喊道“上山,上山”

士卒們也自然反應了過來,慌忙的就朝山上跑去。

就在他們要上山之際,一塊塊的巨石從山上滾落而下,阻擋了他們的腳步,但是就算如此,他們還是奮不顧身的朝山頂爬去。

如果爬上山去,雖然對方有所埋伏,但是卻還有一線生機,但是如果不爬山,那麽只會被洪水淹沒,了無生機。

夏侯淵這一方的士卒就想發瘋了一樣拚命的往上爬,完全不理會那巨石的滾落。

一會的功夫,被巨石砸死、砸死的人數就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三位數,進入了四位數裡。

但是隨著這些人的死亡,巨石也停止了滾落,大水也已經來到。

無數來不及逃跑的士卒被大水淹沒,整片土地都變成了湖泊。

而僥幸爬上山的人,他們面對的卻是一排排的弩箭。

原本大軍就已經被洪水衝垮,

如今卻又面臨著來自地方弩箭的威脅,這些僥幸逃脫的人再也沒有了迎戰的心思。一個個的都跪倒在地,大喊投降。

夏侯淵也是跑在前面,自然也是屬於這僥幸人群中的一員,看到此番情景,心中冰涼無比,但是面對著一排排的丞相連弩,心中沒有半點反抗的心思。

但他知道,原本自己就是跟隨張蘭出山的,現在已經背叛了張蘭,如今又被逼到這種地步,處境可以說是進退不得。

所以,與其再降留下千古罵名還不被重用,倒不如拚個痛快。

既然如此,他便沒有了鼓勵,大喊一聲“殺”,便要帶著存活的心腹衝殺上去。

面對他的衝鋒,那麽他們的回應便是射擊。

一排排的丞相連弩發動,無數的利箭飛射而來。

夏侯淵身後的心腹一個個不甘的倒了下去。

而夏侯淵,最終也是不敵,身中數箭,倒地身亡。

解決了反抗之人,高順立即下令收編降兵,然後乘坐小船行往堤岸,將水口再次堵住,這才停止了對樊城的澆灌。

如果再繼續下去,那麽整個樊城都會變成一片水域,再也無法居住。

此時的樊城之內也是一片狼藉,雖然有城牆的抵擋,但是還是有那些脆弱的房屋被大水衝垮。

洪水來的快,但退的卻慢。

高順領士卒們在地面上安營休整,道路才慢慢的顯現出來,但是卻還是不能走人。

因為大水的緣故,消息也是難以送出,曹操並不知道樊城這裡的情況,倒是張蘭更早的得到了這個消息。

原因不用多說,有了熱氣球,那麽海域和陸地在傳遞消息這一塊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等到洪水退去,高順立即率領大軍來到了樊城城門之下,城上守軍見高順大軍到此,原本心中的猜測也就得到了驗證。

所以也是無心再戰,便大開城門,宣告投降。

高順順理成章的入駐樊城,然後將安定民心的任務交給了龐統,同時他也得到了張蘭的來信,讓他暫時停止前進,安心駐扎在樊城便是。

至此,與曹操的交戰便暫時的告一段落。

戰爭結束後沒多久,諸葛瑾便再次來到洛陽求見張蘭。

這次面見諸葛瑾卻不是在禦花園了,而是在皇宮之內。

張蘭端坐在龍椅上俯視諸葛瑾,開口問道“吳使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其氣場非凡,與之前的形象大不相同,再次將諸葛瑾給搞蒙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