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朝著帝國前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打漁
華夏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在韓非鎮休息了一天后,新添了三名成員的探路隊繼續南下,於八月二十八日,抵達華夏所在大陸(以後簡稱華夏大陸)東部最南方伸向海內的半島最南角(該半島被命名為秦皇半島,最南角被命名為秦皇角),對面四百裡處就是虯髯島。

 探路隊在秦皇角放下鐵錨,降下船帆,三五隻小艇快速劃向海岸,開始勘測水文,探查水道,為船隊的靠岸休整服務。

 探路隊將要在秦皇角歇一段時間,建立此行的第一個殖民據點——秦皇角據點,船隊十三條船中,將有一條船會就此止步。

 ……

 齊桓鎮第一造船廠,這段時間可以說忙的不可開交,正因為太忙離不開,廠長黃元還因此錯過了神農縣的官場大調動,沒能像神農造船廠的經恭燕那樣,連跳數級,這對於他本人和他身邊的人的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因為人口增多,糧食不夠,所以李康將目光投向了海洋,責令靠海的華夏第一造船廠加班加點的打造漁船以及捕鯨船,以大海內取之不盡的食物資源來緩衝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

 要知道,從年初開始,八個月內,華夏陸續吞並了河間地區(金河和石河之間的區域)設立了如晦鎮、玄齡鎮,最近又在東南部橫斷支脈的山腳下新增了一個無忌鎮(華夏第三十八個鎮級行政單位,鎮名取自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然後在大河沿岸,設立了晉文鎮、飛將鎮,在新安縣顓頊鎮以西設立了鄒衍鎮(華夏第三十九個鎮級行政單位,鎮名取自戰國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在伏羲縣陶朱鎮以西設立了商君鎮(華夏第四十個鎮級行政單位,鎮名取自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變法的主持者商鞅),在成功島上設立的芝龍鎮、芝虎鎮,再加上山南地區的韓非鎮,一共十個新鎮,平均不到一個月就有一個,每個新鎮人口兩千至五千不等。

 由此可知,光是這十個新鎮,明顯的就多出了三四萬人,而分流安置在老牌三十多個鎮中隱形增加的人口,少說也有一兩萬,這麽一算,華夏六年剛剛過去三分之二,華夏的人口就增加了二分之一,達到了十八萬還多,等到華夏六年結束,之前評估的二十萬人口妥妥的。

 這還是沒有將蘇武縣的河東裔算在內的情況,如果將他們也算上,二十萬在華夏五年的時候就快破了。

 這種情況下,李康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海裡無窮無盡的紫菜、海帶、魚蝦、鯨魚,還有少數品種本世界特有的海洋生物,如果能吃的話,李康覺得華夏人民絕對不會介意的。

 一直以來華夏的捕魚業都是不慍不火的小打小鬧,這次李康可是發了狠了,撒網、地籠、滾鉤、捕魚**陣、拖網、沾網,只要能想到的方法,丫的全上,除了漁網的最小網孔有一定的限制外,基本上對漁民放任自流,任其自由發揮,幕府只要漁獲。

 當然,這些漁船打造出來後,並不都是用來捕魚的,有一部分是用來采摘海帶的,說到海帶,就不得不說華夏很幸運,或者說華夏人的胃很幸運,餐桌上又多了一道新的菜品,這種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在齊桓鎮和成功島之間的海域大量分布,短時間內根本就不用擔心采摘過量的問題。

 既豐富了華夏的餐桌,又充實了華夏的糧倉,想想醋溜海帶絲,李康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種綠油油的小可愛們了。

 ……

 齊桓鎮外海,四艘漁船相隔不遠,隨波起伏。

 吳英一邊搖著船櫓,一邊衝船尾的老兒子吳光喊道:“看到浮標了嗎?通知雄兒、大海、少建他們,趕快靠上去,將地籠撈上來。”

 “好嘞!”吳光應了一聲,然後扯著嗓子衝另外三艘船上喊了幾句,其實根本不用他們提醒,剩下的三艘船也早就看見了,已經往浮標位置靠攏了。

 當海軍司令開風還是漁船隊領隊的時候,吳英就是其手下四大船長之一了,不過相比另外三大船長,黃元成了第一造船廠廠長,他腳下這條船就是第一造船廠生產的,與他關系最好的沈明合現在是少校大副,呂小生更是早早的就成了主力艦的艦長,還在當漁夫的吳英確實顯得相形見拙。

 想當年,三江商會的會長錢三江也只是他那條船上的水手。

 所以說,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當初華夏水師初建的時候,就是以漁船隊為班底組建的,可以說,那時候身為船長的吳英只要選擇加入海軍,起始就是軍官,到現在,最差憑資歷也能混個大尉,撈一個非主力艦的艦長當當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他現在還是漁民,那肯定是沒有選擇加入海軍。

 至於他當初是怎麽想的,誰也不知道,因為他是疍民出身,或許是舍不得放下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漁船,又或許天然對政府的不信任,亦或者無拘無束慣了,不想受約束。

 惟一能知道的是,吳英後悔了,不然去年下半年他就不會厚著臉皮將自己的“大孫子”吳凡塞進海軍,本來他是想將兩個孫子全塞進去的,結果他的臉不夠大,人家還是看在老交情的份上才要的一個,今時不同往日,海軍的門已經不好進了, 所謂“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不過幾年的漁民乾下來,他也不是沒有收獲,眼下的這四條船就是他攢了五年的錢買下來的,大小也能算是一個船老板了。

 四條船各自在一個浮標位置停了下來,每條船上都有兩個人,分工明確,一人撈起浮標,開始向上拉扯繩索,另一人則在看著差不多的時候,跳入海中,從地下將地籠往上托,這麽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繩索斷裂,從而雞飛蛋打。

 “叔父,可以下去了!”吳光使勁往上拽著繩子,抽空向旁邊的吳英喊道。

 吳光今年有五十多了,吳英才三十多,再叫後者父親就有些不合適,所以在兩人相認不久後,吳光就改口叫吳英叔父,這就很合理了,華夏有類似情況的家庭,最後都是這樣處理的,叔叔比侄子小,再正常不過。

 吳英聞言,不做猶豫,脫去外衣,隻穿著一個褲衩子,“撲通”一聲就跳入海中,潛入海底後,透過清澈的海水,吳英可以清楚看到你在地籠內倉皇無措的各式海物,顧不上發笑,快速遊到地籠旁邊,一隻手將地籠扛在肩膀上,然後使勁往上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