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包三黑》第36章 大小姐的禮物
  包拯苦思冥想送什麽禮物給李家大小姐哄她開心,靜靜欣賞著自己變大的身體,在桌上做出各種高難的舞蹈動作,想要引起包拯的注意,見包拯沒什麽反應無趣的變成原先的大小,順著包拯的手臂回到了袖子中。

  雖然與李員外有了口頭的約定,過些日子要去隱逸村提親,包拯還是想多和李雲清接觸一下,增加雙方的感情,兩世為人怎麽也得談一次戀愛。所以包拯對送禮物的事很上心,這讓他更加舉棋不定拿不定主意。

  賣酒的生意越來越好,現在隔幾天就要送酒到合肥城,包拯決定跟著酒車進城,看看能不能買到好禮物。

  包拯在城內轉了一天,買了些金銀首飾衣服布料,可這都不能令他滿意。

  百無聊賴中包拯到了包家印書坊,看到包拯到來包冬急忙迎了出來。

  “這印書坊的生意怎麽樣?”包拯這些天主要精力都用在賣酒上,書坊就交給包冬打理了。

  “生意不太好,咱們的書坊名氣小,這些日子也沒有接到多少印書的生意。”包冬以前也只是個學徒,對於書坊經營的事也不十分在行。

  “如果我們自己印書賣,能不能賺錢。”包拯想這書坊既然開了就不能不賺錢。

  “自己印書賣更難。賣出的書籍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才能收回製版的成本。咱們這裡賣不出幾本書,肯定會賠錢的。”包冬並不看好包拯的主意。

  包拯一聽也認為是這個理。要是手頭有幾本暢銷書就好了。

  “暢銷書”,包拯似乎抓住了什麽,有了暢銷書不就可以多賣了嗎,賣出的書多了印書坊不就可以賺錢了嗎。

  至於暢銷書倒好辦,實在沒有包拯覺得自己可以寫幾本好了,實際上是抄幾本。

  這大宋人喜歡詩詞,可這也僅限於文人這個小圈子,沒有多大的市場。除了詩詞宋人還很喜歡小說,皇帝就曾經組織人收羅前代的各種小說,編成了《太平廣記》。這本書就流傳很廣。

  包拯決定自己寫一本暢銷的小說,後世的小說很多都可以拿來抄,選哪本小說卻成了問題,太靠後的肯定不行,越是白話文宋朝的讀書人越不見得能讀下去,要是弄兩篇網絡小說給宋朝的文人看,他們八成會瘋掉。

  《金瓶梅》,包拯又否定了這個想法,這麽好的書還是不要讓它輕易流傳出去吧。

  《紅樓夢》,這書確實經典,卻不可能成為暢銷書,當年包拯下了多次決心也沒能讀完全書。

  《水滸傳》,寫一本造宋朝反的書,八成書賣出去了,包拯的頭也沒有了。

  包冬看著包拯拿著筆在那裡猶豫不決,半天沒有寫出一個字來。

  《三國演義》,包拯著。最終包拯在紙上提寫了書名和作者。毫不客氣的將作者換成了自己。

  “就它了,包冬準備,我寫書你來印,咱們包家書坊印製的第一本暢銷小說就要出世了。”包拯相信這傳世的名著即便早幾百年出現仍然會有市場。

  又到靜靜出場的時候了,“花費100點善惡值,得到《三國演義》全書,善惡值剩余520點”,整部書內容信息傳到了包拯的腦子中。接下來的日子包拯十分懷念打印機這種先進的機械。書在包拯的頭腦中有了,可要想印刷,還得靠包拯一個字一個字的默寫出來。

  接下來的日子裡包拯就成了人肉打字機,沒日沒夜的默寫書稿,然後交給包冬排版印刷。

  這倒讓包冬對包拯佩服的不得了。

在他看來這包公子真是文思泉湧,提起筆來也不見思考,在那裡拚命的寫,精彩的故事就出現了。公子大才,將來肯定能夠成大事。  處於爆更狀態的包拯精力終有耗盡時,在拚命將故事寫到60回的時候包拯實在堅持不住了,隻好停下了筆,半本就半本吧,先印個上冊,那下冊有精力時再寫。

  沒幾日功夫《三國演義》上冊印好了,滿滿的堆了一屋子,包拯還找木匠作了幾個精美的書架放在書坊的前台,將三國演義擺了上去,可卻沒有什麽人買。

  包冬和包拯坐在書坊中大眼瞪小眼,包冬心說:“少爺的故事寫的確實不錯,可沒有人識貨也賣不出去。這次鐵定要賠本了。”

  “你看家我出去走走。”書賣不出去,包拯不會坐以待斃,他決定主動出擊。

  當李成忠看到包拯時他難得的沒有感到害怕,臉上還露出了笑容。現在李成忠的媳婦忙的很,反倒是李成忠有更多的時間在家。

  “包公子來了,快請裡邊坐。有什麽事您盡管吩咐。 ”李成忠現在見到包拯感覺更加親切,這些天賣酒的收入讓李成忠認定包拯就是財神給他送錢來的。

  “我還真有事需要你去做,我這裡有本小說你給推廣一下。”包拯拿出了印好的《三國演義》上冊。

  這下可把李成忠難住了,他也就勉強能認得自己的名字。推廣小說這種文人乾的高攻之事他可乾不來。

  不過這倒不用李成忠費心,推廣的方法包拯早就成竹在胸。

  幾天后合肥城內的各大酒樓、茶館的說書人接到了幾頁紙寫好的故事,據說後續的故事不久還會送到。說書人立時被上面的故事吸引了。這麽好的故意肯定要用來賺錢,許多說書人立即將這個叫《三國演義》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聽眾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故事。

  說書人急切盼望收到下邊的故事,故事送來了卻被附加了條件,說書人被要求在開場時講明,包家印書坊有全本《三國演義》出售才能繼續講這個故事。雖然這樣做會分走一部分聽眾,可也比就此不講了強。

  聽眾中有喜歡聽評書的,也迫切想知道故事裡將要發生什麽事,到包家印書坊買書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也開始知道有一個叫包拯的人寫的小說特別精彩。

  見書坊開始賺錢,包拯十分高興,困擾他多日的給大小姐的禮物總得他也想到了解決辦法。

  包拯到合肥城的商店裡買來一個精美的錦盒,將自己寫成的《三國演義》冊的手稿放到盒子內。

  包拯想這麽高大上,宣傳義氣千秋正能量的好書李大小姐一定會喜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