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包三黑》第247章 新家
一秒記住【67♂書÷吧】,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包拯到開封之後一直住在煙花店中,直到今天他才要搬到開封城中一處宅院,這地方才稱的上包拯在開封城內的家。

包拯來到開封城中的一家小小的院落,這時包興已在這裡帶著幾個仆人裡外的打掃。

包拯走進院子竟然看到李雲清站在那裡。

“雲清你怎麽這麽早就來了,我還想等這裡收拾乾淨了再請你過來呢。”包拯抱歉的說道。

“你的新家我當然要過來幫你收拾一下。你那粗心大意的樣子這事根本乾不好。”李雲清對包拯埋怨道。

“好,快到屋裡休息一下,不要在院子裡站著了。”包拯見仆人們已將屋子打掃乾淨連忙將李雲清讓到了屋內。

“院子不錯,你和包興住在這裡要對自己好一些,不要嫌麻煩,包興很聰明畢竟年歲小,一切還要靠你自己。”李雲清對包拯叮囑著。

“好,我會注意的。”包拯順從的答應著。包拯自小就被父母所不喜愛,幸好有大哥和大嫂的照顧,可他以為在天長縣要長住,就將哥嫂接到了天長縣,又是買房又是置地的,沒想到皇帝一句話又將他調到開封來了。現在除了李雲清這個未婚妻在開封他就沒有其他親人了,所以他很享受被李雲清關心的感覺。

“這些天很忙吧?怎麽沒見你到我那裡去。”李雲清有點兒奇怪,這包拯以前找種種借口還往書院裡跑,主要目的就是要和她見面,現在兩人都到了開封,包拯到李雲清的住處次數反而少了。

“確實很忙,我將天長縣來的人全都安置好,又開了一家報社。可把我累死了。”包拯向李雲清訴著苦。

“要不再買幾個仆人讓他們來幫你?”李雲清還是很心痛包拯的。

“仆人就不必了。要不你搬過來與我同住,就有人照顧我了。”包拯大膽的說道。他也就是過過嘴癮,到了開封之後李雲清雖然對包拯的態度大為改觀,可要想達到後世年青人談戀愛的程度,包拯想這是不可能的了。

“又開始沒正型了吧。咱們還沒結婚呢。”李雲清嗔怪道。

“我只是說說。等你父親將天長縣那邊的事情安頓好了到了開封。我就找他商量什麽時候與你結婚,到時候我們倆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在一起了。”包拯笑著說道。

“你想的倒美。只是這開封城中有許多父親的熟人,不知道父親願意不願意來到這裡。”當初李雲清的父親就是看不慣官場中的種種黑幕才辭官的,如今再讓他到開封城來,肯定有點兒困難。

“他老人家願意過那種閑雲野鶴的生活,就讓他去過好了,只要咱們兩人在一起就好了。”包拯走過去動情的抓住李雲清的手說道。

李雲清向外抽了抽沒能將手從包拯的手中抽出去,隻好任由他抓著。

“你在朝堂之上也要多個心眼,我聽父親說這朝堂裡勾心鬥角的厲害,咱們不害人,也不要讓人給害了。”李雲清聽父親李文業說過朝廷大臣們的種種是非,所以好心的提醒著包拯。

“這個你不用擔心,大不了這官咱不當了,和你父親一樣辭官回鄉。你我過二人世界更是逍遙自在。”包拯伸出一隻手托起李雲清的下巴,慢慢將頭伸了過去。準備進一步增進對李雲清的了解。

“要死了。”李雲清看著逐漸湊近的黑臉急忙的伸手將包拯推開了。“你再這樣我不來看你了。”說完李雲清站起身來就要向外走。

“別急,我安份的與你說話好了。”包拯一看自己的陰謀沒有得逞,急忙安慰李雲清。這大宋也有不好的地方。要是在後世二人已到了這個地步,總能夠預支點兒福利。

“我不能在這裡久留,那邊還有一群女子書院的孩子要我去上課呢。”李雲清看包拯那猴急的樣子,感到十分好笑,卻又不敢表現出來。她怕包拯再乾出什麽羞人的事情來,於是找了個借口趕緊離開了。

包拯看著李雲清離去的背影,心想這大宋女子有點兒太封建了吧,兩人都訂婚了,就不能表現的親密一點兒嗎。

“包大人在想什麽呢。屋子收拾好了。”包興這時跑過來向包拯匯報。

“好,帶我到各處看看,咱們在開封也有新家了。”包拯覺得自己現在已可以算成功人士了。當著大宋的官,要房子有房子,還有一個漂亮的未婚妻。這樣的日子誰都願意過。

包拯跟著包興在各處視察了一遍,對這個新家十分滿意。心安理得的在這個新家中過起了開封城市民的生活。

一切都安頓完畢包拯在大宋繼續當著他的公務員。每日的上朝包拯仍只能看到大臣們的背影, 因為心態變了,包拯也不覺得這上朝有什麽枯燥了。聽著大臣們一個個在那裡慷慨激昂的議論,包拯將它們看成了一種學習,對朝廷各部門的運轉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陛下今年開春以來由於蝗蟲為害再加上乾旱少雨,我朝京東、京西、河北、陝西、淮南、江、浙等地受災,請陛下頒旨進行救濟。”一個大臣對皇帝提議道。這大宋皇帝也是流年不利,乾旱的日子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到現在還不見緩解的意思,而且乾旱還伴隨著蝗災。不但莊稼長勢不好,蝗蟲一過又是赤地千裡。本來日子就過的艱難的百姓就更活不下去了。這種情況真宗皇帝也是了解的。這個大臣提出來正好讓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怎麽對百姓進行救濟。

“誰有好的救災方略盡管提出來,”真宗皇帝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

這個時候正是表現自己憂國憂民的好機會,大臣們爭先恐後的向皇帝進言獻策,其辦法無非是由朝廷發放救濟來助百姓度過這個難關。反正這錢是由朝廷來出,不需要大臣們出一分錢糧。

這救濟是一定要發放的關鍵是怎麽發放,發放的糧食由什麽地方來。最後幸虧有幾個乾實事的大臣提出了發放榷務酒糟救濟貧民。並詔令常平倉糧谷,只收成本切實可行的辦法才讓這場朝會有了意義。

真宗皇帝是個仁慈之人,不忍百姓受苦,急忙下旨命人去執行了。

就在大家準備就此散去之時,有大臣提出,每逢大災朝廷發放救濟必有官員從中貪沒,察院應當派出禦史監督救濟的發放防止貪沒的發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