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包三黑》第402章 拆遷
包拯在洞房的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見的難題,女式內衣怎麽才能解開包拯從來也沒學過。幸好有李雲清這個老師細心教導,問題才迎刃而解,包拯見識了從未見過的光景,包拯如入仙境流連忘返。

第二天《東京日報》登出大幅廣告,包老板大婚所有包家店鋪打折,物美價廉欲購從速。

旁邊是《東京日報》主編龐銀花的文章:《春季養生量力而為》。

婚後的包拯精力更加旺盛了,大臣們都在擔心他又要將矛頭對準誰。還有皇帝安排包拯乾的改造開封城的排水系統和翻修道路的活還沒有乾完。

許多大臣們都在等著看包拯的笑話,在朝堂之後高談闊論同乾實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開封城這樣有著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乾事情更不容易。況且戶部撥給包拯的那些款項即便是不貪不佔想要完成這項工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大臣們一直想不通包拯為什麽要攬這麽一個受累不討好的工程。

別說大臣們就連包拯自己都有點兒後悔了,在大宋現有的條件下要將開封城的道路修好確實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這次戶部學聰明了,在包拯去延安府期間結合其他各部對開封城進行了規劃,按數將所需的錢糧劃撥到了包拯的名下。

包拯發揚吃苦在前的精神,在修建道路的附近租了幾間房子帶著手下的一眾官吏到那裡現場辦公去了。包拯現在心裡想的就是趕快完成這項工程,然後去幹禦史專職噴人這個十分有前途的職業。再也不對皇帝瞎提什麽建議了。

“包大人,不好了,許多民眾聚集在外邊,說是不允許咱們開工。”公孫策一進門就給包拯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怎麽會這樣,咱們還沒有開工,具體措施還沒公布,民眾就開始反對了,他們在反對什麽?”包拯想這些民眾還真有權利意識,在大宋朝敢堵著官府的門要說法的人還真不多。

“他們不知從哪裡聽到了消息說包大人要將開封城中的那些底層人口清理出去,為了修路要將他們的房子全拆了。那些民眾覺得活不下去了才來咱們這討說法。”公孫策也沒弄明白為什麽一下子百姓將矛頭對準了修路的事。

“謠言,一定是謠言,謠言的最高境界就是九分真一分假。修路和拆一部分百姓的房子是真的,將底層的百姓趕出開封城就是假的了。可就這一分假的才關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百姓才會大著膽子來找咱們要說法。”包拯覺得這裡邊肯定有人做了手腳,要不然不會他們還沒有宣布開工,百姓就找上門來了。

“那可怎麽辦?讓人把他們都轟走嗎?”公孫策說的是官府的一貫做法,官府跟小老百姓沒什麽好交流的。

“咱們還是跟百姓解釋一下吧。”包拯還是不太習慣公孫策所說的做法。

公孫策和包拯來到屋子外邊,果然見許多人圍在門口。

圍在那裡的百姓見有官員走了出來,立即停下了議論,規規矩矩的向包拯這邊行禮,如今大宋百姓見到官員還是很有壓力的。

“你們先派幾個人做代表,將大家的想法統計一下,到裡邊和我詳細的談。”包拯一看門外百姓的數量知道在這裡肯定不會談出什麽結果來的。說完包拯轉身回去了。

圍在門口的民眾本來憋足了勁要和官老爺理論一番,這下氣泄了一大半。躲在人群中說幾句激動的話很容易,和官老爺面對面說官府的不是卻有很大的難度。百姓們想要推舉出個代表卻也是很難的事情。

包拯在屋子裡等了很久才有兩個百姓推舉出來的代表走了進來。

包拯看這兩人一個是上了年歲的老者,另一個是個中年漢子,看面相應該不是奸惡之人。兩個百姓的代表進屋後小心的向包拯施禮,他們不知道眼前這個黑臉的官老爺是什麽脾氣。

“請坐,咱們坐下來慢慢說。”包拯讓公孫策為兩個百姓的代表準備了坐位。

那老者和壯年漢子連連稱謝,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

“你二位說一下百姓都有什麽說法。”包拯和顏悅色的說道。

兩個人對望了一眼,還是那個老者先開了口:“我們懇請大人不要將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趕出開封城。”

“此話從何說起?”包拯都奇怪這些謠言是怎麽來的。

那老者聽到包拯詢問有些遲疑,旁邊的中年漢子急躁的說道:“我們大家都知道了, 包大人要修開封城的道路,可有些話你不要不愛聽,現在城中已經傳遍了,說是包大人為了討皇帝喜歡,要將開封城的道路修的直修的寬敞,準備拆掉我們這些百姓臨街的房子,並將我們這些小百姓趕出開封城,開封城中將隻留下富人和官員。包大人你討不討皇帝開心我們不管,可也得給我們這些小百姓留條活路啊。”

“修路是確有其事,將百姓趕出開封城那是傻子才會辦的事。開封城的繁華是建立在全城百姓辛勤勞作的基礎上的,開封城中既需要富人,更離不開從事各行各業的百姓。將路修的又寬又直,對皇帝來說只是高興一會兒,對百姓來說卻是幾輩子都會受益的事情。”包拯心說這造謠的倒很厲害幾句話就將包拯定性成討皇帝開心禍害百姓的佞臣了。

“可加寬道路就一定要拆百姓的房子啊。”老者不安的說道。

“拆房子不一定是壞事,你們都知道開封城的鍾樓吧?原先住鍾樓那裡的百姓可都是自己高高興興的拆的自家房子。這次要拆遷的房子也會同樣得到補償的。”要想說服人最好是拿出實例,當初因為修鍾樓而搬走的百姓真的對結果很滿意,包拯這次準備對因為修路而拆遷的百姓都要給予補償,而補償的標準不會低於修鍾樓那次。

“包大人給因為修鍾樓而遷走的人家補償的事我們是知道的,所給錢財的數量確實不少,他們可以輕易的在別處買到房子居住,可這次要搬遷的人數眾多,一時到哪裡找那麽多的房子啊。”老者的頭腦倒挺清楚。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