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包三黑》第505章 漢疆
真宗皇帝雖然對包拯有了猜忌之心,可又舍不得包拯給他帶來的巨大利益。而這次包拯的奏折中又為真宗皇帝描繪了一個更加美好的藍圖。

包拯告訴皇帝原先回鶻人佔領的地方土地肥沃特產豐富,而且還特別適宜棉花的生長,如果在那裡開展棉花種植然後進行紡織,可解決大宋百姓的穿衣問題,皇帝如果壟斷棉布的貿易可以獲得巨大的利潤。棉布的好處是不但輕薄柔軟穿起來舒服,而且造價比羊毛還要便宜,大宋百姓只要還能過的下生活的就可以買的起棉布。衣服百姓總是要穿的,這也就變相的讓全國百姓向皇帝交了稅。這種變相的稅收既容易收繳,又不會引起百姓的反感。包拯估計皇帝不用將棉布賣太高的價格就可以收到大筆的利潤。皇帝今後辦事就不用再看大臣們的眼色行事了。

為了讓皇帝對棉花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包拯特意讓人送來了一大包的棉花和織好的棉布。大宋本來就有人開始種植棉花,不過大部分人都是拿棉花當奇花異草來觀賞,包拯穿越而來當然知道這棉花在後世是被當成戰略物資來管理的,所以他很早就在天長縣和開封城外自己購買的土地上種植棉花,經過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現在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種子可以推廣開了。

“這包拯竟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看似普通的物件到了他手中都可以賺錢。這對我大宋不知是福是禍。”真宗皇帝有點兒無奈的說道。

“如果利用好了對我大宋肯定是好事,大宋自建國到如今皇家在大臣面前還從來沒有這麽有底氣過,皇家如今不用指望朝廷的錢,如果願意還可以用錢來收買一些大臣站在咱們一邊。所以應該好好的拉攏住包拯,讓他更多的為皇家創造財富。我看這次要重賞包拯,升包拯一個大官,他能從咱們這裡得到想要的,也許就不會背叛大宋了。”劉皇后決定對包拯進行拉攏。

“那封包拯一個什麽官合適呢?”皇帝有點兒發愁。以包拯的年紀做到從三品的大官已經算升官升的很快了,還怎麽再升呢?

“我看升包拯為樞密副使,這個官是個武職,級別雖高但包拯管轄下的軍隊數量沒變,給他加一個什麽名號都無所謂,另外再派一些文官去管理包拯治下的百姓,對包拯進行牽製。”劉皇后對朝廷內的事務是很熟悉的。

大臣們發現皇帝說話辦事越來越果斷了,有關包拯對回鶻人的大捷,沒怎麽跟大臣們商量直接提包拯做了樞密副使,並且委派了一大批朝廷中的官員帶著大量饑民前去支援包拯。

大臣們忽然發現皇帝好像不用太依靠他們了。以前辦事出兵大臣們可以用沒有錢糧等借口來推脫。可支援包拯皇帝根本就沒有從兵部和戶部要糧要餉,據說在沿途之上包拯早就建好了一個個據點,隨時可以提供補給。

並且大臣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太逆皇帝的意思。弄不好皇帝說給你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大臣們怕被直接派去找包拯了。

包拯不知道在開封城都發生了什麽,不過他很感謝這次皇帝辦事的高效率,包拯現在想的就是怎樣開墾出足夠多的荒地,在今年能收獲一季棉花。

所以皇帝封了一個樞密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的高官,包拯也沒怎麽高興,但看到大宋官員長途跋涉帶來的大量饑民時包拯才露出了笑臉。

“包大人接下來有什麽安排?”公孫策看包拯的樣子已經胸有成竹所以出言相問。

“接下來我們要建立起一座宋人定居的新城,然後派出精銳的部隊守衛,確保城內居民的安全。

以這個城市為中心向四外擴散,建立起一個個移民據點。將移民按保甲分配到各移民點,移民在移民點周圍開墾荒地種植棉花,為城市中的紡織工廠提供原料。”包拯想要將新佔領之地建造成為一個從種棉到紡織棉布的統一體。“那移民的安全怎麽辦?”公孫策知道雖然包拯將回鶻人主力消滅光了,但回鶻人還是有搶劫的習慣,如果派出去開荒的移民遭到洗劫會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抽調移民中的青壯組成民兵,發給他們火槍,由部隊派人對他們進行訓練,如遇到襲擊讓他們退入移民點自保,部隊平日加強在各地巡邏,隨時準備對移民點的支援。”包拯決定來個全民皆兵。

“將火槍發到百姓手中,會不會引發什麽亂子?”公孫策知道火槍的威力,覺得將這麽厲害的武器放入百姓手中有點兒危險。

“只要百姓和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就不怕百姓有武裝,而且火槍是嚴重依靠後勤的武器,控制好彈藥的發放數量,就可以避免別有用心的人用火槍做亂。”包拯認為百姓有槍不可怕,可怕的是和百姓離心離德。

“對於回鶻人將如何處置?”公孫策覺得這是一個大的難題,宋人到這時墾荒種田,必然擠佔回鶻人原有的空間。

“回鶻人如果願意加入我大宋的可以為其登記戶口,然後混編入宋人保甲之中,派到各處墾荒放牧。如果不願意加入大宋限期兩月之內離開這片土地。兩月之後這片土地不允許沒有大宋戶口的人員定居。並且嚴格戶口管理,加入大宋戶口只有一次機會,有大宋戶口之後背叛大宋的死罪。來這裡經商的外人必須持有我們頒發的暫住證。”包拯命公孫策制定一系列嚴格的人身管控制度,在這個鬥爭激烈的非常時期,包拯只能將所有的人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根據包拯的構想這塊新收復的土地將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除成建制的正規軍外,所有的百姓都通過保甲制度組織起來,然後按比例抽調青壯組成民兵,平時生產訓練同時進行,在戰時民兵做為部隊兵力的補充。而原先的回鶻人要麽走要麽同宋人進行同樣的管理,不允許有回鶻貴族在這裡行使權利。

“給這塊土地和將要建成的新城起個名字吧。”公孫策想到宋軍雖然佔據了這塊土地,卻對回鶻人所起的地名感到很別扭,所以想讓包拯起一個新名字。

“那就叫漢疆吧,這裡永遠是我大漢的疆土。”包拯發誓漢人永不會失去這塊土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