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包三黑》第339章 出名
一秒記住【67♂書÷吧】,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一丁謂認賭服輸,包拯沒有乘機敲丁謂的竹杠,而是提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他希望丁謂能起到個廣告效應,帶動其他的大臣也來買新式的四輪馬車。那樣中國的官僚們沒準可以告別坐轎子的歷史,包拯總覺得被人抬著走這種事接受起來很困難。當然如果買馬車的人多了包拯又可以大賺一筆了。

最後包拯還是失望了,大臣們一個表示要買馬車的人也沒有。並不是大家覺得四輪馬車有什麽不好,也不是包拯開的價錢讓大臣承受不起,而是丁謂賭輸了才買的馬車,誰也不敢在此時跟著起哄。

“包拯修的這條路確實不錯,我看就按修這條路的造價讓包拯將開封城的幾條主要街道修一下好了。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丁謂這次顯得十分寬宏大量,跟包拯賭輸了,不但沒記恨包拯還為包拯找了新的活計。

“這確實是一件好事,工部你們派人察看一下都有什麽地方需要將道路翻修,將結果報上來,戶部看一下能不能擠出修路的錢來。”真宗皇帝一句話說的戶部尚書臉直發綠。這丁謂也不知發了什麽神經,突然之間要修開封城的路,這項開支根本就沒有在計劃之列,這下戶部又要虧空了,皇帝還真就聽了丁謂的話命令戶部準備拿錢出來。

戶部尚書要是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可能會更發愁。真宗皇帝如今最想乾的其實是想修築從開封到各地的主要乾道。只是覺得朝廷今年想要拿出這麽大一筆錢來會很困難,包拯所修的路也太短,所以才決定在開封城內先修些路試試,如果效果良好的話更容易獲得大臣們對在全國修路的支持。

參知政事丁謂提議,皇帝批準的事情更沒有人願意出來反對了。包拯覺得開封城全都換成瀝青道路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出錢的是戶部,他隻好組織工人去幹就得了,所以也沒有推辭。大宋的京師修路工程就這樣定了下來。

朝會結束,大臣們各自散去了,開封城要翻修道路的消息也傳播了開來。百姓們聽了都十分興奮,畢竟修路對大家來說是個好事,特別是那些曾經從瀝青路上走過的人更是期待自家門前的路也變得一樣平坦乾淨。

一件事當然不能讓所有的人滿意,聽到消息的丁明啟就覺得他爹丁謂有點兒老糊塗了。

“爹,你怎麽能將這麽大的工程交給包拯來做呢?包拯這下子肯定能撈到許多好處。”路修的好壞,對百姓有什麽影響丁明啟不想管,可他知道每一次朝廷乾工程都會有油水可撈,特別是這種戶部直接撥錢的工程,簡直是白拿錢。所以丁明啟專門找到丁謂報怨道。

“你懂的什麽?喜歡錢就要會算錢。你算過包拯修這種路要花多少錢嗎?還只要石板路一半的價錢,那肯定是騙人,砸出修路用的小石子比開采石板還要貴,那黑乎乎的被包拯稱為石油的東西難道不要錢。修這麽一小段道路,包拯為了贏我肯定是自己搭錢修的路。這次一下子修這麽多路看他還搭的起搭不起。包拯這下子非變窮光蛋不可。他不但要賠錢,而且工程完不成他的官必然要當不下去了。即便是包拯有錢賠的起,他也修不完開封城內的道路。我看了包拯修路的關鍵是那些被包拯稱為石油的黑乎乎的東西,也就是軍隊中稱的猛火油。而石油這種東西采集十分不易,不考慮價格包拯也弄不到那麽多的石油來修路。”對於腦袋不靈光的兒子,丁謂只能耐心的一點點的解釋自己每一步的用意。

聽到包拯要倒霉,

丁明啟高興了起來,覺得還是自己的老爹想的長遠。包拯這種小角色根本沒有同丁家鬥的資本。包拯可不知道看似寬宏大量的丁謂在想著算計他,工部還沒有確定都有那些路要修,戶部更沒有計算出所需要的錢糧。所以修路的旨意還沒有正式下達。包拯決定利用這段時間盡快的將鍾樓建造完畢。

建造鍾樓的工人們越乾越熟練,施工的速度加快了許多。鍾樓以人們可以看得見的變化不斷增高著,開封人也由一開始害怕鍾樓倒掉,變成了不斷的驚歎,鍾樓的建設一下子刷新了人們對建築的認識。

中國人不是不喜歡高樓,但在建樓時所使用的磚木結構限制了中國人把樓房建高,能夠建造一座兩三層高的樓房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事情了。中國人不是沒想過使用石材建造房屋,可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粘合劑, 讓中國的石材建築只能走向了地下,大量的地下墳墓代表了中國石材建築的最高成就。

包拯建鍾樓所使用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大宋人聞所未聞,隻覺得包拯的工匠使用了什麽高超的手藝才建起了這樣一座高樓。

鍾樓一天天增高,最終達到了包拯要求的高度。工匠們將提前做好的巨鍾的零件一個個運到了鍾樓的頂層。在人們好奇的目光中將巨鍾組裝了起來。

包拯特意選擇了一個天氣晴好的正午時分讓鍾樓上的巨鍾開始敲響,報告人們中午十二點到了。

清脆的鍾聲傳遍了開封城的大多數地方,人們順著聲音望去。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巨鍾的指針。

“看那一長一短的兩個指針重合在了一起指在了最上方,現在是十二點了。”

“你怎麽會看這鍾的?”

“在《東京日報》上拿過鍾樓上鍾的看法,讀書識字還是很有用的。”

“就你知道的多,那上面彎彎曲曲的符號是什麽?”

“那是包氏數字,代表了從一到十二,既好認又好寫。”

“這包大人還真幹了件好事。今後我們在家中隨便一看就知道到什麽時辰了。”

開封城裡的百姓都在議論著包拯和他建造的巨鍾。開封城中百姓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改變,時間不再是一個大致的范圍,而是一個精確的數字,很多人在乾事前經常會抬頭看看高高的鍾樓,再開始工作。

包拯這時卻躲在自己家中讓所有人都退出了屋子,他將靜靜叫了出來,兩個人坐在那裡相識而笑,包拯這次出名了,靜靜的善惡值在飛快的增漲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