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包三黑》第345章 初到延安府
“你到外邊找你的意中人去。”包拯將在那裡發呆的楊可馨轟了出去。“雲清等我辦完了這次的事情就去天長縣將你父親接來,然後咱們就舉行婚禮。”包拯覺悟的對李雲清說道。

“一切聽你的。”李雲清低著頭說道。

“我的家財達到十萬貫了嗎?”包拯看李雲清一副害羞的樣子,故意同她開玩笑。

“我並不在乎你有多少財產,我同意結婚是因為你給了我不一樣的生活。學院的那些孩子讓我更加了解了社會,知道窮苦百姓過的是什麽樣的生活。管理包家生意的帳目使我生活有了意義。我感覺今後我們會過與他人完全不同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我喜歡。”李雲清鄭重的對包拯說道。

李雲清如此嚴肅讓包拯一時無言以對,他使手扳過李雲清的肩膀將她攬在自己的懷中,心中感到無比的滿足。兩個人靜靜的都沒有說話,長久的不願分開。

包拯這次出行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他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麽從地下將石油開采上來的問題。包拯之所以這麽有信心是因為有靜靜做他的後盾。大宋已有原始的打井技術,工匠們能夠自己用竹子製成井架,然後靠簡陋的鑽頭不斷的衝擊打出很深的鹽井,然後用竹筒從中提到鹽鹵水。這種技術在開采石油時其實也可以用,只不過有點兒費時費力。

包拯決定還是從靜靜那裡弄點兒先進的技術,提高鑽井的速度,好盡快完成這次的差事。

鑽井技術靜靜那裡有不少,對包拯來說可以用的卻不多。因為帶動鑽井機的動力包拯就沒有,所以包拯最終選定了最原始的衝擊方式的鑽井機,然後用牲畜的力量驅動,這比大宋朝工匠們的方法先進不了多少。包拯擁有的優勢不過是用坩堝煉鋼爐煉出來的大量優質精鋼,可以製造出更加堅固的井架和更好用的鑽頭。就這樣的技術還花費了包拯2000點的善惡值,還好鍾樓每天都在為靜靜增加善惡值,靜靜這次表現的十分大方。

包拯離開開封前命令公孫策留守,各個作坊的生產仍然照常進行,為包拯回來開始翻修道路做準備。

對這次出行的困難包拯做了充分的準備。他不但將煉好的精鋼帶上許多,而且還從各個作坊都抽調了工匠,連建造煉鐵高爐的耐火磚和坩堝都帶上了。他準備到延安府後找到開采石油的地點立即開工製造鑽井機,並在那裡生產所需的材料。正好這時工匠們又製造出來了一台更為先進的機床,包拯直接就讓人將機床裝上了前往延安府的大車。

這麽多的人員和物資靠禁軍來保護包拯有點兒不放心,上次出使遼國遇到襲擊時禁軍所反應出來的應變能力令包拯不敢恭維。

包拯找來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人,經過商議最後決定,這次前往延安府由王朝、馬漢跟隨包拯。張龍、趙虎留下照顧包拯在開封的產業。他們的手下分成兩半,一半留守一半同包拯前往延安府。這些人雖然人數不多,但經歷過剿匪的真刀真槍的戰鬥,又訓練了這麽長時間,包拯覺得他們比禁軍要可靠的多。

出發的日子到了包拯帶著自己的人來到開封城外,一千名禁軍士兵等在那裡,他們將隨包拯一起前往延安府。這次真宗皇帝聽了包拯的話對開采石油十分重視,一下子就派了一千名禁軍隨行,這也算是不小的一次軍事調動了。

“包大人一向可好。”包拯在禁軍之中竟然見到了熟人,這次禁軍帶隊的將領熱情的上來同包拯打招呼。

包拯一看來人卻是吳波,在上次包拯出使遼國之時就是吳波護送的。遇到襲擊吳波還受了傷差點兒丟了性命。

“吳將軍你的傷可好了?”包拯關心的問道。

“我的傷已完全好了,上次多虧了包大人,要不然我早就一命歸西了。”吳波傷勢好轉後聽郎中給他講了他的傷有多麽凶險,要不是包拯冒險做手術,他自己肯定是熬不過去的。所以他對包拯很是感激。

“咱們倆人真是有緣啊,開封城這麽多禁軍護送我們的竟又是吳將軍。”包拯覺得這次還真是巧的很。

“那也是沒辦法,跑腿的總跑腿,養尊處優的總在開封城享福。”吳波無奈的說道。現實確實如此,在分派任務時完全靠的就是同上級官員的關系。像去延安府這種既危險又沒好處的任務總會落到吳波這種沒有後台, 又同上級官員關系不好的人身上。所以吳波傷剛好,又被派了出來。

有熟人一起同行旅途少了許多寂寞,包拯和吳波一路有說有笑倒也快樂。

只有返回帳篷之後,包拯一個人獨自躺在那裡靜靜想心事的時候才感到有點兒失落。

歡樂之余包拯有時還會想起同楊可馨一起出行的日子,那時楊可馨可沒少圍著包拯問問題。如今楊可馨和李雲清一起不知在做什麽,楊可馨不知道有沒有找到他中意的人。還有大公主趙志衝現在不知怎麽樣了,離開開封時包拯竟然沒有時間去道觀道別。包拯發現自己如今有點兒多愁善感了,可能是到大宋的時間越久,他需要牽掛的人越多的緣故。

隊伍的行進還算順利,這次沒有遇到襲擊什麽的。主要是隊伍之中也沒有了像出使遼國時那麽多財物。經過幾天的行軍包拯帶人安全的到達了延安府。

延安府的官員察看了公文之後對包拯失去了興趣。包拯的官不大,又還是來支援延安府建設的,石油在延安府算不上值錢的東西,而且公文中講包拯需要自己帶人去收集,所以說包拯算不上來延安府搜刮的。既然沒有好處,也沒有什麽害處,大宋朝廷又有派京城的官員到各地辦事的慣例,所以當地的官員就沒有心思多管包拯的事情了,一番客套話之後,讓包拯自己帶人轉悠去了。

包拯前世之時曾來延安旅遊過,對號稱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的印象很深。憑借著山嶺的形狀,包拯很快就確定了油井的位置,如果這個時空沒有什麽差錯的話石油就在包拯他們腳下幾十米的地層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