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包三黑》第342章 煤油燈
一秒記住【67♂書÷吧】,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戶部侍郎李興聽到包拯與他的手下葉平爭吵過來看發生了什麽事,卻被包拯指頭鼻子說貪汙。

“包大人你別誤會,這裡邊可能是下邊人在清點時發生的差錯,我們戶部的人怎麽會貪汙調撥給你的錢糧呢。”這位李待郎倒很有涵養,非但沒有因為包拯的頂撞而生氣,還耐心的向包拯解釋。

伸手不打笑臉人,包拯一下也不好再同葉平爭執了,隻好說道:“那就請侍郎大人再派人去清點一下吧。”

“好,我這就派人去,絕對一文也不會少你們的。”李興立即派人再去庫房清點銅錢,公孫策也跟了過去。

既然李興已經答應不少錢,包拯只能坐在那裡等了。

一會兒的工夫,公孫策回來了,向包拯報告戶部已將十萬貫銅錢如數提了出來。

包拯這才在收據上簽了字,交給李興說道:“多謝李大人,我這裡告辭了。”說完包拯帶著公孫策去搬運銅錢了。

看著包拯走出了門,一直站在那裡的葉平不滿的說道:“他包拯這麽個小官也敢在戶部鬧事,李大人你也太抬舉他了,當場就應當把他趕出去。他即便是言官也不敢得罪您吧。”

“你少給我惹點兒事吧,這修路是皇帝親自決定的工程,你想揩油也不看看時機。如果真的耽誤了修路,我看你的官也當到頭了。另外你給我記住包拯這張臉,下次他再來一定要公事公辦,別從中耍什麽手段。”戶部侍郎李興教育著葉平。

“咱們沒有必要那麽怕包拯吧?”葉平還是有些不服氣。

“你傻啊!當了這麽多年官連這點兒臉色都看不清楚,別看包拯官小,他跟皇帝的關系可不一般,這半年來他單獨覲見陛下的次數比我都多,丁謂丁副宰相參了包拯好幾次都沒把他怎麽樣,就憑你也想給包拯難看,真不知道死字是怎麽寫的。在弄清包拯的底細之前你們少惹包拯,他可是大臣們口中的煞星,但願這次別給戶部帶來什麽災難。”李興對葉平目光短淺很無奈,搖搖頭徑自走了。

包拯現在還真沒有時間找戶部的麻煩,他和公孫策計算了一下,要想在三個月內完成修路工程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在大宋朝修路有一樣好處就是人工比較便宜,像挖土修路這種活只要給飯吃就不缺乾活的工人。同時也有壞處,就是所有的原材料都得自己來組織生產。

包拯拿到錢首先擴大了原料的生產,煉製石灰的石灰窯又增建好幾個。采石場的碎石機日夜不停的運轉,包拯還不滿足,又找了新的水源建造了堤壩,作坊裡製造出的又一批碎石將安放在那裡,保證修路所需的石子供應。

將這一切都安排妥了之後包拯決定進宮見一下皇帝,因為接下來的事沒有皇帝的批準肯定是乾不成的。

幸虧皇帝有話在先包拯可以隨時來見皇帝,如果按程序走包拯還真不知道多長時間可以見到皇帝一次。

皇帝最近的心情不錯很快就將包拯傳了進去。皇帝也很關心包拯修路工程的進展情況,內侍們這些日子又給皇帝匯報了皇宮門前那條路的狀況。經過多日的風吹日曬,車輛碾壓包拯修的瀝青路並沒有什麽損壞,仍然平坦如初。皇帝在想如果開封城都建成這樣的路帝國的都城將會更壯觀。

“你這次來有什麽事情?”皇帝給了包拯一個說話的機會。

“陛下我這次來是有些東西送給陛下。”包拯這次又帶了東西送給皇帝。

“上次你送的馬車不錯,這次又要送什麽好東西給我。”皇帝對包送來的馬車感到很滿意,雖然只是在皇宮內走走,現在皇帝覺得坐馬車比被人抬著舒服的多。並且包拯每次送來的東西都不是普通之物,皇帝想看包拯這次送來看的是什麽新奇的東西。

“我給陛下送來了幾根蠟燭。”包拯拿出的東西卻讓皇帝很是失望,蠟燭皇宮裡多的是。

“這蠟燭同普通的蠟燭不同。”包拯知道皇帝不缺蠟燭所以繼續解釋道:“這蠟燭是從我上次結您說過的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蠟製成,既明亮燃燒的時間又長。”

包拯將蠟燭交給了內侍,皇帝示意內侍將蠟燭點起來看看。內侍將包拯的蠟燭插在燭台之上點了起來果然要比宮內原先的蠟燭明亮的多。

“這個還不錯。”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陛下喜歡就好。”

“你不會只為了我喜歡才做這個蠟燭吧?是不是又想著怎麽賺錢?”皇帝知道包拯不會只為了討好進獻東西。

“陛下這賣蠟燭確實是一個十分賺錢的買賣,而且還可以讓更多的人秉燭夜讀,接受聖人教誨。所以我覺得這種送還必須由陛下來做,天下的讀書人都會感謝陛下的。”包拯把賺錢的事說的十分高尚。

“聽你所說倒也不錯,只是這蠟燭的價錢如何,讀書人買的起嗎?”皇帝的想象中讀書人都是很清苦的,如今的價格並不便宜。皇帝還怕窮書生買不起。

“用石蠟做成的蠟燭要比如今的蠟燭還要便宜一點兒,讀書人會買的起的。我還有一個物件送給陛下,有了這個東西,不但陛下的恩典能夠惠及讀書人,天下的百姓也將因此而受益。”說完包拯又拿了一樣東西出來。

這東西造型十分簡單,做工也不精美。皇帝只看出這東西是陶瓷做的。“這又是何物?”皇帝不解的問道。

“這是一個油燈。我希望陛下能夠送一批油燈給開封城內的百姓。”包拯送給皇帝的油燈,采用了後世煤油燈的造型,與大宋現有的油印外形不一樣,皇帝才會一下子沒有認出來。

皇帝看這個被包拯叫做油燈的東西就是陶瓷簡單燒造成的,大宋瓷器製造業很發達,做這麽個油燈應該不是太貴:“送給百姓幾盞油燈並不是難事,可光有油燈沒有燈油也不起作用。”

“這正是我要向陛下稟報的,我從石油中提煉出來了一種叫煤油的東西,這煤油要比百姓平常點燈用的燈油便宜的多了。”

包拯說著拿出了一個瓷瓶,將裡邊的煤油倒入了燈中,就著蠟燭的火將燈點燃,煤油燈上亮起了跳動的火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