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包三黑》第321章 拍賣會
一秒記住【經♂典÷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見皇帝的次數多了,包拯也放松了下來,說話不再字斟句酌,不經意門的將大宋沒有的詞代了出來。

現在是大宋初年,皇帝和臣子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合作關系,雖然不厚道的撤掉宰相的凳子的就是大宋皇帝,君臣之間不再坐而論道。君臣關系也沒有發展成為後世那種主子奴才的關系。另外不得不說大宋趙家的皇帝大多都是一些仁厚之人,包拯見到真宗皇帝隻覺得這是一位身居高位的長者,並沒有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

“拍賣會就是一種賣東西的方式,比如一個酒壺定價一貫錢,然後問有人要嗎,想要的人加價,誰的價格高這把壺就賣給誰。”包拯盡量用最簡單的語言將拍賣會講清楚。

“這有什麽好處嗎?為什麽不直接定個高價。”皇帝對這個倒很好奇。

“人總是愛面子,什麽東西有了人搶會覺得更好。當面出價很容易激發人的火氣,這樣可以將商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包拯解釋道。

“你呀,就是愛把腦子用在這種賺錢的方法上。”真宗皇帝想像了一下拍賣的情景,笑著對包拯說道。

“賺錢並不是壞事,有了錢才可以辦更多的事。其實這種拍賣方式更適合一些新奇商品的買***如說一個普通的杯子,如果是您用過的肯定能拍出天價。”包拯在想這皇宮中的東西要是上拍賣會肯定會有許多人瘋搶。

“連我你都想用來賺錢呀。這愛財差不多是人的天性,這種天性卻讓人瘋狂斂財,為官之人就會貪汙受賄,用權利與金錢做交易,難道這貪汙受賄就不能清除乾淨嗎?”本來輕松的話題,真宗皇帝想到朝中的那些大臣們心情又沉重了起來。

“官員的貪汙、受賄行為是清除不乾淨的。”包拯的回答讓真宗皇帝更是吃了一驚,按常理應是皇帝發出感歎,包拯說皇帝英明神武什麽的,這貪汙、受賄一定會清除乾淨,還真沒有人敢當著皇帝的面說貪汙、受賄清除不乾淨。

“我給大臣們那麽好的待遇,大臣們又飽讀聖賢之書還沒有可能讓他們不貪汙、受賄嗎?”真宗皇帝真的有點兒不甘心。

“光有好的待遇和自我約束是防止不了他們貪汙、受賄的。受財是人的本性,並且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是不會嫌錢多的。”包拯很無奈的說道。

“那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腐敗下去?那可都是民脂民膏啊。”對於包拯所說皇帝還是很難接受,不過事實在那裡擺著,對付官員的腐敗真的沒什麽好辦法。

“官員的腐敗雖然不能完全清除,卻可以盡量的抑製,其實我大宋如今這方面做的已經很好了,如今官員的俸祿很高,輕易的不會為小錢動心。還有健全的台諫制度都可以有效的防止官員腐敗。”包拯說的倒是真心話,大宋的許多防腐措施還真有現代的意味,高薪養廉啊,監督機制啊在大宋都是實在實的施行之中。

“對於防止腐敗你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真宗皇帝越來越覺得這個包拯有意思了,說出話來與眾不同,有時還會有許多稀奇古怪的辦法。

“我大宋已讓官員過上了好日子,還有台諫每日裡看著,要想官員們更加清廉那只有加上一條讓百姓也看著官員了。”包拯想了想,即便是後世對付腐敗也只有制度和監督了,其他沒有什麽好辦法。大宋實際上正在建立一些比較合理的制度,如果這些制度能夠有效運行的話清廉的官員會越來越多的。

“百姓可以監督官員?”真宗皇帝又從包拯這裡獲得了一個新說法。在古代官員是代天子牧民,官員和百姓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百姓怎麽可以反過來監督官員。

“真正監督官員的還是陛下您,說百姓監督只是陛下監督的一種辦法而已。”包拯明白實現百姓真正的對官員的監督不是輕易能做到的。只能適應當前形勢做一些變通。

“我怎麽通過百姓監督官員?”聽說能夠監督官員皇帝來了興趣。

“可以讓百姓將發現的官員腐敗問題直接寫信給陛下。”包拯說完自己都想打自己的嘴,自己怎麽將信訪制度說出來了,這要是皇帝聽了自己的話在大宋建立起信訪制度不知包拯要被人罵多少年了。

“可是我大宋疆域遼闊,百姓要給我寫信也是很困難的。”真宗皇帝對包拯的提法很感興趣。

“這個倒簡單,我大宋已建起了遍布全國的驛站,只要讓驛站增加一項為百姓傳遞信件的功能就行了。”大宋對驛站的建設十分重視,有著成熟的驛站體系,並且由兵卒代替百姓做為驛站的管理者,使得驛站走向了專業化,唯一的問題是大宋的驛站更多是為官員的出行服務,更像是政府的招待所。 驛站忙於每日的迎來送往之中,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資源。

“驛站本就不堪重負,如果還要為百姓傳遞信件國家還要增加許多投入。”真宗皇帝明白,包拯的想法是好的,可國家確實有點兒負擔不起了。

“為百姓傳遞信件可以收費,如果經營好的話沒準還會有所盈余。”包拯記得後世的郵局好像是待遇很不錯的部門。

“你說說怎麽個收費法,對賺錢的事你好像很在行。”古人有家書抵萬金的詩句,說明能收到家中的一封信有多珍貴,如果能為百姓傳遞信件,同時又賺到錢當然是好事。

皇帝不斷的追問,包拯沒有辦法隻好努力回憶著後世的郵局是怎麽經營的,一條條向皇帝講解,最後連郵票都講了出來。

“你的辦法還真不錯,回去寫一份詳細的奏折過來,我與宰相等人商議一下,找幾個地方試一下。”後世的郵局體系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其制度本身有其合理性,包拯說出來皇帝覺得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

“是,我回去馬上就將今天所講的整理出來。”包拯又給自己找了個活乾。

“要是大宋的百姓只要花一點兒錢就能將信件傳遞到京城,那下邊的官員輕易不敢貪汙、受賄了。”說了一圈皇帝還沒有忘記包拯所說的信訪制度。

包拯對此只能沉默了,一個制度的好壞有時真的是看具體怎麽執行。要是執行中出了偏差再好的制度也起不了作用。

“包拯如果百姓都來驛站傳遞信件,那麽驛卒要背的信件會不會太多,增加驛卒而要大量的馬匹,我大宋缺馬啊。”皇帝又想到了一個新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