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包三黑》第284章 援助高麗
一秒記住【經♂典÷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包拯和趙允升又被皇帝找了過去,這次皇帝是要問包拯他們為什麽要組建船隊的事,皇帝問完了趙允升又轉頭問包拯怎麽想的。

“組建這支船隊一方面是為了賺錢,還有就如同王爺所說的,我大宋建國快百年了朝中那些功臣的後代,享受著父輩帶來的光榮和財富,卻一點點兒的墮落下去了。一旦國家有事這些人很可能就指望不上了。所以要把他們拉出來鍛煉鍛煉。我們組織船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我發現了一個削弱契丹人的大好機會。”包拯最後一句話一下子將真宗皇帝的精神調動了起來。

“消弱契丹人,什麽辦法。”真宗皇帝急切的問道。契丹已經成為大宋人心中永遠的痛,那失去的燕雲十六州和屢次的戰敗讓大宋人都不敢再直接面對契丹的問題。

“陛下帶領著我大宋的威武之師打退了契丹人的進攻,使契丹人輕易不敢再進攻我大宋,但我們要居安思危,不能放過一切削弱契丹人的機會,因為那契丹人強大了也是他們卷土重來之時。今天二月契丹人派兵攻打高麗,最終契丹人失敗而回,根據契丹國人形勢的分析,契丹在最近還會進攻高麗,高麗人當然不會甘於被消滅,必然奮起反抗,在這個時侯我們如果能給高麗人以幫助,將會大大消耗契丹人的力量,這對我大宋休養生息是有很大好處的。”

包拯拍完真宗皇帝馬屁,分析著當前的形勢。這裡邊既有包拯對當前形勢的分析也有包拯因為記得歷史事件而擁有的先知先覺。根據包拯的記憶,在今年契丹人分別在二月、五月和九月三次進攻高麗最後都大敗而歸。二月的事已經發生了。包拯想要做的就是幫高麗一把,給契丹人放更多的血,至少大宋所面臨的壓力會減小不少。

真宗皇帝聽了包拯的話長久的沒有說話。

這高麗與中原王朝有著很深的淵源,當年他們就是依靠唐朝的力量才得以統一了朝鮮半島。所以他們向唐朝皇帝稱臣,使用唐的年號,始終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但自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力量逐漸的衰弱,契丹人興起,佔領了北部的領土,特別是失去燕雲十六州之後,高麗與中原王朝被契丹人隔絕開來,雙方已沒有了陸地上的連接點,只能通過海上取得聯系。

高麗在契丹人屢次攻打下逐漸的臣服於契丹人,自公元994年起高麗已開始采用契丹人的年號,與大宋斷了交。這也是小國的悲哀,永遠沒有獨立的機會,只能成為大國的附庸。高麗雖然表示了臣服,契丹人並不滿足,希望能從高麗處得到更多的土地和財寶。這也就有了契丹人不斷向高麗人的進攻。這種進攻尤以今天最為頻繁。

趙允升見皇帝半天沒有出聲,有些急切的說道:“包拯這個主義不錯。他們兩個打架。我們暗中遞棍子,定能打他個頭破血流。”

包拯聽了趙允升的話,心說:“王爺你不能將話說的文雅一點兒嗎,不過這意思倒說的挺明白。”

“那我們怎麽幫高麗呢?”真宗皇帝還是在猶豫,說白了他是對契丹人很忌憚,生怕大宋有什麽行動引來契丹人的報復。

“我們沒必要和契丹人撕破臉,幫助高麗都在暗中進行就可以了。現在他們兩國在打仗,我們賣給高麗一些武器,高麗人一定十分高興。”包拯想起了後世大國玩的戰爭。只要給點援助就能讓小國打的天翻地覆。

“只要賣給他們武器就行?”真宗皇帝這才放心了一點兒,

先前提到援助就出將入相派兵出糧,這與給高麗武器而且還是收錢的相差很遠。“本來雙方勢均力敵,咱們只要在一方稍稍加一點兒力就能改變雙方的平衡。”包拯知道這場戰爭最終的勝利者將是高麗,可現在高麗人肯定不知道自己能夠取得勝利,這時哪怕是賣給他們點兒便宜的武器,也會讓他們十分感激,這為以後兩國關系的改善很有好處。

“如此重大的事還是要找大臣們商量一下為好。”真宗皇帝有點兒心動了。

內侍接了皇帝的命令跑出去傳招宰相王欽若和參知政事丁謂去了。

包拯和趙允升隻好陪著真宗皇帝在那裡邊聊天邊等待。真宗皇帝同他們兩個說的最多的還是包升牌座鍾,這座鍾整個改變了皇宮內的生活。自打在大殿門口擺了一台座鍾之後皇帝發現了座鍾計時的便利, 只要讓內侍上一次弦鍾就會走好幾天,而且看時間特別直觀,沒用多久皇宮內所有的人都懂得了表盤上那一個指針所代表的意思。皇帝一高興命人又買了好幾台座鍾,放在不同的大殿之內,皇宮內人們辦事開始以幾點幾分來表示時間了。

沒用多長時間,還在衙門內辦公的王欽若和丁謂趕了過來。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皇帝非要在散朝之後還招見他們。

當看到包拯和趙允升站在那裡時丁謂心想:“這包三黑又在這裡搞什麽事情,只要有他在就沒什麽好事。”現在“包三黑”已是大臣們私底下對包拯的通用稱呼,開始大家對著包拯那黑臉想叫他包黑,可怎麽叫也不順嘴,後來有好事者調查出來了,包拯在家排行第三,而且還有個小名叫“三黑”。所以統一了認識“包三黑”的叫法就開始流行了起來。

王欽若和丁謂到了之後真宗皇帝同他們講了包拯的想法。王欽若和丁謂異口同聲的說道:“陛下萬萬不可。”

“這又是為何?”皇帝有點兒奇怪,這兩個人難得有這麽意見一致的時候。

“我們與契丹人好不容易簽定了和平條約,如果我們的行動被契丹人發現了很容易引來契丹人的報復,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就會失去,我大宋經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丁謂向皇帝解釋道。丁謂與王欽若都是十分聰明的人,他們一聽就明白了包拯的想法,這種消弱契丹人的辦法他們不是想不出,而是不敢去想。大宋朝的大部分官員都已失去再與契丹人一戰的勇氣。

經丁謂這麽一說真宗皇帝心中的想法動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