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淘寶大唐》第550章 大結局
8個月後,玉虛洞。

這天清晨,和往常一樣,守候在李愔身邊的司徒梅醒來後,去為李愔端水,要為他擦臉。

司徒梅在冷水裡兌上了溫水,用手試了試水溫,就端著走到了李愔的床邊。

突然,她被眼前的一幕驚到了。

只見李愔睜著眼睛,正在微笑著望著自己。

“當啷”一聲,司徒梅手中的臉盤掉到了地上。

司徒梅手捂著嘴,一下子哭了起來。

采紗聽到了裡面的動靜,急忙跑了進來,她同樣也驚喜地哭了起來。

李愔醒了。

李愔感到身子有些虛弱,他說道:“你們把我扶起來。”

二女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急忙扶著他坐了起來。緊接著,她們又一起撲在他的身上,放聲大哭。

整整兩年時間,她們承受了多少壓力,經歷了無數個充滿希望和失望的日夜。這種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李愔伸手輕撫著她們的秀發,任由她們發泄著自己的情緒。

等她們平靜下來,他讓她們攙扶著來到了客廳裡。

此時,他覺得有些餓了,說道:“給我弄點吃的吧。”

二女一直好像在做夢,不知道該乾些什麽。聽到他的話,急忙為他張羅起來。

守在接待室的楊康,聽說皇上醒了,急忙跑了進來。他見到李愔,一下子跪在地上,也激動地哭了起來。

吃完早飯後,李愔的氣色好了很多,他關切地問道:“我閉關這段時間,朝廷和宮裡沒有發生什麽事情吧?”

采紗說道:“沒有,一切正常。”

李愔有些不放心,他又問了一遍,說道:“皇后和太子在幹什麽?”

司徒梅笑道:“太子監國,皇后姐姐每次都陪著他上朝呢。”

李愔終於放下心來。

李愔擔心的因為自己不能處理朝政,會引發朝局的動蕩的情況,結果卻沒有發生。他感到十分欣慰。

8個月前,那場臨時召開的大朝會,終於到來了。

契苾烏雲、魏征、武瞾等人都十分緊張,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杜荷已經調動了飛虎軍,秘密布置在太極殿附近,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態。

今天,前來參加大朝會的大臣們足有數百人之多。其中很多大臣都意識到,今天的朝會一定會是個熱鬧場面。

在皇后契苾烏雲的授意下,魏征首先發言了。

他說道:“各位大臣,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皇上目前不能主政,至於需要多長時間,他才能夠回到長安,也是未知之數。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維護朝廷的穩定,還請大家發表意見。”

李孝恭第一個站了出來。

契苾烏雲、魏征、武瞾等人一陣緊張,知道該來的一定要來了。

李孝恭說道:“我不讚同魏大人的話。”

聽到他這樣說,大殿上立刻就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李孝恭的身份太重了,他造成的壓力也太大了。

契苾烏雲、魏征、武瞾等人都感到一陣絕望。

李孝恭接著說道:“這件事情有什麽要討論的?

皇上在閉關之間,早就安排了輔政委員會輔佐太子監國。這是既定的國策,還有什麽需要討論嗎?”

契苾烏雲、魏征、武瞾等人喜出望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孝恭接著說道:“本王作為大唐的臣子,在這裡表態。

在皇上沒有回來之前,全力輔佐太子。誰反對太子,誰就是本王的敵人。”

李孝恭的最後一句話斬釘截鐵。大殿上一片肅靜。

這時,侯君集出來說話了。

他說道:“李郡王的意見,

就是我的意見,臣在這裡發誓,一定盡心輔佐太子。”契苾烏雲、魏征、武瞾又被震驚了。

大將軍李靖站出來說道:“臣代表軍方將領,堅決擁護太子監國,服從輔政委員會的決策。”

蜀王李恪站出來說道:“臣擁護太子監國。”

李治站出來說道:“臣擁護太子監國。”

接下來,皇甫睿、高靜明、馬周、於寧志、李旦、杜荷、李凝兒、武瞾等重臣都站出來支持太子。

在他們的帶動下,數百名大臣都向太子表示了忠心。

契苾烏雲、魏征、武瞾等人都像在做夢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想明白,不久都欣慰地笑了。

原來,就在昨天下午和晚上,長安城裡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河間郡王府。

李旦和李凝兒一起來找李孝恭。

李凝兒說道:“父王,三哥跟我說了這件事,我認為不妥。

皇上盡管暫時不能回來,或許他將來不會再回來了。我也不同意您這樣做。

皇上是我一生最欽佩的人,他的心願是維護大唐的穩定,使得貞觀之治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繼續向前發展。

皇上既然已經立了太子,這就是他的心願。我一定會完成他的這個心願的。”

李旦說道:“父王,我和皇上是生死之交,過命的朋友,我絕不會做背叛他的事情。

父王,您想想看,皇上這麽多年來,有一件事情對不起咱們李家嗎?

我和凝兒已經商量過了,無論如何都會完成他的心願的。”

李孝恭並不是一定要扶持李凝兒的兒子李寬上位,他只是認為如果自己不爭取,侯君集等人也會爭取的。

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去爭取一下呢。

看到李凝兒和李旦的態度如此堅決,加上他對李愔的感情深厚,就放棄了原來的想法。

侯君集府。

海棠說道:“父親,您的心意,女兒明白,可是太子是皇上立的,女兒不會違背他的心願,去和太子爭奪儲君之位。

再說了,咱們要去爭,我的那些姐妹們很多人都有兒子,大家都去爭奪,會是個什麽局面,弄不好會走向萬劫不複的境地。

皇上對咱們一家不薄,我和皇后關系也很好,保住太子,對咱們也會有利。

女兒勸您打消這個念頭。”

侯君集有些不甘心地說道:“可是,咱們不爭,他們難道也會不爭嗎?”

海棠說道:“他們要怎麽樣,咱們管不著,但是,咱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對得起皇上。

父親,這麽跟您說吧,女兒寧死也不會去做這件事情的。 您不會把女兒往死裡逼吧?”

侯君集就海棠這一個女兒,是他的掌上明珠和心頭肉。看到海棠如此堅決,侯君集隻好放棄了自己的打算。

立政殿。

長孫無忌和高仕廉跟李治談話以後,李治也同樣不願意被他們驅使,去做這件冒險的事情。

他說服不了他們,於是把他們的圖謀告訴了長孫太后。

長孫太后經歷了幾次朝廷血淋淋的政變,她決不同意長孫無忌等人破壞朝廷安定團結大好局面的做法。

她派人把長孫無忌和高仕廉叫到了這裡,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打消了這危險的念頭。

李恪則是接受了楊妃娘娘和岑文本的勸說,不再心生邪念了。

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大將軍李靖。

李靖當年在玄武門事變的時候,沒有站出來支持李世民,寫了政治上的敗筆。很多年都心情壓抑。

後來,他堅決支持太子李愔,在政治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次,他同樣也做出了維護朝廷安定的正確的選擇。

朝廷安定了,哈羅德等人的陰謀就沒有施展的可能了。

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這次勝利的意義在於,大唐經過了這麽多年的修養,已經有了一個強壯的身軀,他盡管也會生病,但是自身也有著強大的自我治愈能力。

李愔一直都希望,大唐能夠有健康發展的正能量,不會因為皇帝個人的變化,而改變他前進的方向。

李愔終於回到了長安。

在皇宮的城樓上,李愔望著長安城繁華的美景,心中充滿了自豪。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