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屠家子》第453章 傳國玉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正月,大將軍何鹹班師回到宛城,正式向漢帝進言改製。  南陽軍在大漢各州的文武將領全都齊聚宛城,召開了大漢史上第一次國會。

  國會確定了大漢的政體為君主立憲製,確定劉氏為皇族,永世不變。定大漢的都城為洛陽,宛城、長安為陪都。定大漢的國旗為紅色的面,上面繡一條五爪金龍,金龍的背上有十四片金鱗,代表大漢的十四個州。

  皇帝下面選舉產生丞相一人,丞相下面設左右丞相各一人,左右丞相下面再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以上九人稱為國會常務議員,負責大漢最高行政事務和軍事行動。

  國會常務議員下面,是國會議員。第一批國會議員共計四十二人,主要囊括大漢十三州的刺史和長史。

  大將軍何鹹當仁不讓稱為了改製後的大漢第一任丞相,封荊國公。

  郭嘉當選為右丞相,封陽翟侯。

  賈詡當選為左丞相,封西涼侯。

  程昱當選為吏部尚書,封陳留侯。

  徐庶當選為戶部尚書,封潁陽侯。

  孫權當選為禮部尚書,封烏程侯。

  公孫瓚當選為兵部尚書,封遼東侯。

  李嚴當選為工部尚書,封複陽侯。

  司隸校尉部改為中州,荀攸當選為第一任中州刺史。

  諸葛亮當選為涼州刺史。

  魯肅當選為益州刺史。

  龐統當選為幽州刺史。

  沮授當選為冀州刺史。

  顧雍當選為荊州刺史。

  陳群當選為豫州刺史。

  蒯越當選為青州刺史。

  陳珪當選為兗州刺史。

  橋瑁當選為揚州刺史。

  糜竺當選為徐州刺史。

  高乾當選為並州刺史。

  士燮當選為交州刺史。

  除此之外,遼東郡從幽州分出,與三韓之地成為大漢十四個州:韓州!

  甄道當選為第一任韓州刺史!

  丞相何鹹命人在三韓之地樹立十四塊石碑,上面皆刻:韓州乃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凡敢覬覦者,雖遠必誅!

  此處之外,大漢嚴格施行軍政分離模式,刺史負責各州的行政事務,將軍負責各州的軍事。

  唯有丞相一人,既是行政最高長官,也是軍事最高長官,領大將軍銜。

  大將軍下面,就是兵部尚書公孫瓚,右兵部侍郎趙雲,左兵部侍郎呂布,皆領大將軍銜。

  兵部下面分設八大戰區。

  第一戰區為中部戰區,主將文聘,為鎮中將軍,領大將軍銜,負責鎮守中州的安全,駐軍為南陽軍。

  第二戰區為東部戰區,主將魏延,為鎮東將軍,領大將軍銜,負責大漢東部數州的安全,駐軍為浮槎軍。

  第二戰區為北部戰區,主將張遼,為鎮北將軍,領大將軍銜,負責大漢北部安全,抵禦來自草原的敵人,駐軍為飛騎軍。

  第三戰區為西部戰區,主將張繡,為鎮西將軍,領大將軍銜,負責攻略西域都護府,駐軍為西涼軍。

  第四戰區為南部戰區,主將高順,為鎮南將軍,領大將軍銜,負責駐守大漢南部,駐軍為陷陣營。

  第五戰區為東北戰區,主將張郃,為征北將軍,領上將軍銜,負責遼東、三韓之地的安全,駐軍為先登死士。

  第六戰區為西北戰區,主將黃忠,為征西將軍,領上將軍銜,負責駐守並州,駐軍為並州兵。

  第七戰區為西南戰區,

主將張任,為征南將軍,領上將軍銜,負責攻略益州南部,駐軍為益州兵。  第八戰區為海洋艦隊,主將甘寧,為征東將軍,領上將軍銜,負責經略海洋,駐軍為大漢水師。

  何鹹成為大漢丞相之後,並沒有急於開張擴土。東漢鼎盛時期的人口不過6500萬人,經過這十幾年的亂戰之後,人口已經下降到了不足4000萬。現在大漢的情況是土地多人口少,所以,發展才是第一要務!解決這4000萬大漢百姓的吃飯、穿衣、住房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除了涼州和益州繼續用兵之外,其余各州皆擺兵安民。沒有戰事的六個戰區,隻保留三萬精兵,其余戰兵全部轉為兵部直屬的建設兵團!建設兵團的主要任務是帶領所在郡縣的青壯年,執行三項行動:鋪設道路,疏通河道,開墾荒地!

  鋪設道路,改變交通狀況,是百姓增加副業,促進商業交流,實現物資流動的重要舉措。如此一來,南方的糧食不至於爛在地裡沒人吃,北方的羊毛不至於長在羊身上沒人剪。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戰略意義是,四通八達的道路保證了大漢十幾個州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疏通河道,消除水災是保證糧食不減產的重要舉措。

  開墾荒地則保證了大漢可以持續增加糧食的產量。

  在何鹹當大漢丞相的十年期間,大漢的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百姓們基本上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但在何鹹看來,這樣的大漢還是遠遠不夠的,商業發展水平太低,教育普及水平太低,這樣的大漢充其量不過是剛剛脫離赤貧。

  丞相的任期為五年一屆,且隻可連任兩屆,何鹹任期屆滿之時,只有四十歲,文武百官皆上奏,請何鹹繼續連任,但被何鹹斷然拒絕。

  “憲法是根本大法,除非到了滅國亡族的生死關頭,否則決不能輕易修改!”

  維護憲法的嚴肅性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的大漢朝廷已經步入正規,有他沒他,已經不再那麽重要。而大漢的科技發展和商業發展依舊處於萌芽狀態,那裡更需要自己這個擁有前瞻性眼光的人。雖然他也不懂很多自然科學的原理,但是他可以引導大漢的精英們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下半生,何鹹決心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這個無限發展的領域。

  自何鹹接任司馬徽成為皇家水鏡書院的院長之後,大漢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大漢經濟的發展!

  何鹹之後,郭嘉成為第二任大漢丞相。北方傳來消息,曹操病逝。曹**前留下遺言,希望遺體火化之後,埋回譙縣老家的祖墳,落葉歸根。曹操的繼任者曹丕遵從了曹操的遺憾,向大漢投降。郭嘉來谘詢何鹹的意見,何鹹建議郭嘉接受曹丕的投降,並將草原收為大漢的第十五個州:蒙古州。大漢疆土北擴千裡,駐軍直接抵達呼倫湖、貝爾湖和封狼居胥山!

  郭嘉當了一屆丞相,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再連任,繼任者為賈詡。在賈詡的策劃之下,鎮西將軍張繡順利征服了西域各國。西域成為大漢的第十六個州:西州。但張繡征服西域之後,利益熏心,企圖隔斷與涼州之間的聯系,在西域自立。

  時任水鏡書院院長的何鹹在大漢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檄文,痛斥張繡的分裂行為等同於叛國罪。西州原本就是大漢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企圖分裂!何鹹號召所有的大漢青年為保衛大漢的和平統一,從軍參戰,奪回西州!

  何鹹的檄文傳至西州,張繡麾下的第三戰區士兵當即發生營嘯。一位叫做薑維的小校組織策劃了反對張繡,維護大漢一統的愛國行動,士兵們圍困了鎮西將軍府,請張繡隨軍回返洛陽,接受軍事法庭的處罰。張繡自感身敗名裂,無言以謝天下,拔劍自刎於府中。大漢不費一兵一卒,收回了西州,再次擴土千裡,將駐軍推進至蔥嶺地區。大漢國旗上五爪金龍身上的鱗片也由十五片升至了十六片。

  賈詡執政十年,繼任者為孫權。孫權在丞相任上的第七年,突患疾病卸任。丞相之職由右丞相諸葛亮繼任。孫權臨死之前,特意吩咐子女將一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木匣子送到了何鹹的府上。

  何鹹打開層層的包裹,發現木匣子上有一把銀鎖,鎖孔已經被封死,也就是說孫權不想讓任何人看到盒子裡的東西。何鹹請來鐵匠,暴力開拆了銀鎖之後,發現木匣子裡面安安靜靜地躺著一方玉璽,玉璽的一角還缺了一塊,被人用黃金補齊。

  “這是……”

  何鹹拎起玉璽翻過來一瞧,赫然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篆字!

  竟然是傳國玉璽!

  想當初,袁術死後,傳國玉璽下落不明,原來還是藏在孫氏一族的手中!

  何鹹正感慨著,腰間突然傳來一陣熱量。低頭一看,原來是那枚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的祥雲玉塊,正在發出淡淡的光芒。記得童淵曾經說過,這祥雲玉塊乃是傳國玉璽的一部分……

  何鹹拿起祥雲玉塊湊近到傳國玉璽邊上,傳國玉璽上面的黃金部分突然自動掉落,祥雲玉塊仿佛磁鐵一樣被自動吸附到了缺口處。補全之後的傳國玉璽仿佛活過來一般,呈現出流光溢彩的景象,哪裡還有半分分裂過的痕跡。更令何鹹目瞪口呆的是,在玉璽的後方,流光溢彩投射的位置,出現了一扇光影組成的門。

  一道機械的聲音響起:“傳國玉璽任務完成,是否選擇回到未來?”

  (全書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