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索爾茲伯裡盟誓上
反諾曼人的起義年年不斷,戰火幾乎燒遍了英格蘭全境。

威廉親自率領大軍前往反抗最激烈的東部東盎格利亞諸郡鎮壓叛亂,軍隊所到之處村莊被燒毀,人民被屠殺殆盡,以至於十年之後這裡仍然無人居住。

東盎格利亞曾經是哈羅德.戈德溫森的領地,由於這裡不是威廉的統治重型,加之又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因此東盎格利亞諸郡的親戈德溫分子在英格蘭王國是最多的,即便是威塞克斯公國諸郡也大有不如。

為了徹底清洗戈德溫家族的在英格蘭王國的影響力,威廉用他的軍隊在英格蘭王國掀起了一場針對親戈德溫家族貴族的大清洗。

任何被懷疑和戈德溫有關聯的貴族都被威廉收回了頭銜、領地和財產,隨後被以此為理由處死。

威廉的殘暴引起了英格蘭貴族們的激烈反抗,大量原先還在猶豫或者說是騎牆觀光的貴族們投入到了托斯蒂格.戈德溫森的麾下。

然而,這些愚蠢的貴族們也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托斯蒂格.戈德溫森根本不敢和威廉的軍隊硬碰硬,每當威廉率軍抵達之時,托斯蒂格就率軍退入北海,絲毫不顧及那些投效他麾下的英格蘭貴族塞恩們。

戰鬥欲望無處發泄的諾曼人就將這些可悲的叛亂貴族們當做開刀的對象。

這期間或許諾曼人的手段殘暴了些,有一些平民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戰爭之中而喪命,但威廉針對英格蘭貴族的侵襲卻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威廉下令沒收了英格蘭貴族的土地和財產,使他們喪失了反抗新的統治者的能力。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威廉逐步任用跟隨他渡海而來的諾曼貴族,將這些從叛亂貴族們收回的領地冊封給諾曼貴族們。

威廉將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引入英格蘭,威廉宣稱:國王是一切土地唯一的和最終的所有者,並且把這種名義上的佔有變成了事實上的佔有。

他將全國所有的森林和礦產都收歸王室所有,同時英格蘭南部大部分肥沃的可耕地以及約克、麥西亞等地的大片可耕地都留給自己,這些可耕地佔到了全英格蘭王國可耕地的二分之一左右,糧食產量甚至能佔到三分之二以上。

至於剩下來的那些貧瘠的、邊邊角角的領地。或是不太重要的領地,威廉則將其分給了自己的手下,也有部分被他捐獻給了當地教會和修道院。

從威廉一世手中直接獲得土地的直屬封臣有1200人,這些人又將土地分封下去,這些不同等級的封臣,後人將他們統稱為貴族。

領受土地者都要承擔各種義務,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按土地面積提供相應數量的騎兵,為國王服役。

王室佔有大量土地,是穩定、壯大王權的重要基礎,因此英格蘭較早出現了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社會比較安定。

層層分封,形成了以土地為紐帶,以國王為最高領主的封建等級關系,培植了一大批忠於國王的新貴族。這一舉措加速了英格蘭封建制度的發展和確立過程。

威廉還組建了最初的中央行政機構王堂,以取代被他廢除賢人會議。

雖然威廉並不十分尊重王堂的意見,但王堂還是有一定的權限。

宮廷內部,威廉設立了秘書廳,負責起草重要的文件,國王的印璽和文件的收發均由總監掌管。

財政沿襲舊製,收入主要來自王室領地、各地方上繳的款項和罰金等。在地方上繼續利用原有的區、郡行政機構,協助中央分配、征收賦稅,調查和審理案件等。

全面實行諾曼王國的行政體制和官僚制度倒是不著急,

現在威廉的當務之急是要穩定國內動蕩的局勢,盡快平定叛亂,因此他不願意改變太多,以免進一步激起英格蘭人的反抗。軍事方面,威廉組建了第四軍團作為常駐英格蘭王國的常備軍,滿員一萬兩千人,這支軍團將由裡夏爾公爵統率。

除了服役騎士外,威廉還保留了由農民組成的民軍,作為補充兵力。

司法方面,王室法庭是最高司法機構,審判時采取陪審員制度,這一切都有利於威廉對整個英格蘭的控制。

隨著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的實行,威廉對英格蘭王國的控制力度進一步加強,現在除了東盎格利亞和麥西亞西部臨近威爾士的幾個郡,英格蘭王國大體上已經恢復了和平,各區、郡的叛亂都已經平息下來。

近兩年下來,威廉用優勢的陸軍和北海艦隊與托斯蒂格.戈德溫森作戰,但對方是在是太滑不溜手了,只要一聽到諾曼人的陸軍或是艦隊接近的消息,托斯蒂格便會馬上率領艦隊楊帆遠洋,躲入茫茫北海之中。

1047年夏,威廉再也沒有聽到從東盎格利亞海岸傳來的警訊,托斯蒂格.戈德溫森的軍隊再也沒有出現。

托斯蒂格的艦隊在近兩年的激烈戰爭中被威廉消耗大半, 只剩下不到五千人的殘兵敗將躲入北海之中,自此消失無蹤。

這支軍隊很可能因為接連不斷的失敗而分崩離析了也說不定。

這兩年來,威廉麾下又多了是個伯爵,一個是肯特伯爵奧多.德.康特威爾,一個是諾福克伯爵羅伯特.德.康特威爾,這兩人都是威廉同母異父的弟弟,是他最親近的人。

他們獲得威廉賜予的伯爵頭銜和領地,自然是有著和伯爵相匹配的戰功。

羅伯特不用說,他的表現已經獲得了大部分諾曼貴族的認同,被冊封為諾福克伯爵。

奧多則是後來才加入到平叛戰爭中的,他放棄了巴約主教的位置,加入到威廉的麾下效力,在東盎格利亞戰場上屢立奇功,在肯特郡重創托斯蒂格的艦隊,因此被冊封為肯特伯爵。

剩下的兩位伯爵則是薩福克伯爵羅素.德.巴約勒和羅傑.德.博蒙特。

羅素.德.巴約勒伯爵的功勞不必贅述,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將領,更是他的軍事情報總管,在數次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盡管威廉用了兩年的時間平定叛亂,托斯蒂格不知所蹤,埃德裡克和格魯菲茲都被處死,但是,威廉對當地英格蘭人的恐懼依然存在,他夜不能寐,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富有創意的鞏固王權的新方法。

在西歐大陸的封建采邑製的特點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威廉想要在英國推行的是,所有各級封臣,全部是國王的附庸,貴族和騎士們對封地,只有佔有權和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