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四百一十二章 維京狂潮
就在威廉準備對約克城發動全面進攻之際,約克郡的海岸線上出現了無數戰船,這些船隻鼓著紅白相間的大帆,似乎沒有任何減速的意思,直接衝上了一段平緩的沙灘。

若是有心人在這裡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支艦隊至少有七百多艘船隻,運載著三萬人以上的維京戰士登陸。

他們之所以如此急切,直接在衝灘登陸而不是花費時間尋找可以安全登陸的港口,為的就是在盡早踏上英格蘭的土地。

這夥維京人大多是來自於挪威,也有少部分來自於丹麥,他們似乎對土地極為渴求,看著肥沃的土地,有些維京人甚至開始不顧‘無情者’哈拉爾的命令開始跑馬圈地起來。

維京人各支的掠奪方向雖然有所重疊,大體上還是依據地理位置劃分出勢力范圍的,峽灣中的挪威人渴望土地,他們一方面向冰島開拓殖民地,一方面向南繞過設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以及蘇格蘭,進攻愛爾蘭。

瑞典人越過波羅的海到俄羅斯掠奪白銀和奴隸,在斯拉夫人腹地建立要塞,進行貿易,並最終建立羅斯。

丹麥人位於最南端,他們對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富饒土地垂涎三尺,只是這裡早就有強大勢力存在,他們的企圖不大容易實現而已。

維京人對英格蘭的侵略早已有之,他們對英格蘭的土地也極為渴求,現在踏上英格蘭的約克郡,他們怎能抑製住自己激動無比的心情呢?即便是這支軍隊的統率‘無情者’哈拉爾也無力阻止,畢竟這支軍隊並不是他個人的,而是由挪威八個大部落的軍隊組成的聯軍,哈拉爾正是其中最強大的部落首領,正因為如此,他成了這支軍隊的總帥。

挪威人最早對英格蘭的入侵發生在793年,距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793年6月的一天,英格蘭北海沿岸的林第斯法恩島靠上了幾艘樣子其他的船,一夥金發垂腰,碧眼長毛的家夥衝上岸來,他們襲擊了修道院,屠殺了很多修士,把剩下的人掠為奴隸,他們搶走一切財物,尤其是喜歡金銀珠寶這些閃光的東西,整個基督教世界都震驚了,他們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之後的三百年裡這樣的襲擊不斷上演,來自北方的恐怖陰雲將覆蓋整個歐洲沿海,北方的金發巨人們將讓所有歐洲人顫抖。

對於這場災難三個世紀後的英國修士達拉莫的西門描述道:這些北方來的異教徒乘船來到不列顛,像蜇人的大黃蜂,又像可怕的狼群迅速散布到每個角落,他們到了林第斯法恩的教堂,在瘋狂劫掠時將所有的東西都糟蹋殆盡。

他們肮髒的腳印玷汙了聖地,他們在神壇下使勁地挖掘,搶走了教堂裡的所有財寶,他們殺死了一些教士,又綁走了一些,被他們掠走的教友,往往被迫赤身裸體,受盡屈辱,有一些則淹死在海裡。

“人們遠行,只為了尋找黃金。”維京人的這個墓志銘真是直白,不過他們並不是隻喜歡黃金,白銀、珠寶、錦緞、絲綢,凡是閃光華美的東西他們都喜歡,維京人非常喜歡華麗的東西,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普通百姓的家庭用品也盡可能的裝飾的絢麗多彩,即使是繞線盤這樣的小東西他們也要不耐其煩的裝飾上繁複的花紋,他們掠奪金銀不是為了花天酒地,錢幣、珠寶、十字架都會被熔鑄成藝術品,或者說是實用品,所有的東西都有實用價值,只是它們看起來更像藝術品。

一個典型的維京人應該是這樣:身穿紅色上衣,外披灰色的毛皮鬥篷,頭戴一頂熊皮帽,右手總是扶在劍柄上。

劍柄華貴非凡,上面總是鍍金嵌銀,用烏銀製成的圖案點綴在銀線分割成的區域中。對歐洲人來說維京不是陌生人,早在公元前1500年,他們就泛舟渡過北海,到達愛爾蘭和當地人貿易,伊特魯裡亞斯人的貿易夥伴也包括維京人,那時候維京人在他們北方的城鎮中接待這些外國商人。

這些伊特魯裡亞斯人、羅馬人向維京人打開了外面富庶世界的大門,他們萌發了掠奪的野心,只是洶湧的北海阻礙他們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

維京人的漿船雖然早就帶著他們橫渡本國的峽灣,也能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偶爾讓越過汪洋,只是這種天氣對北海來說太稀有了。

到了8世紀,維京長船的建造終於讓他們擁有了對抗風浪的能力,它堅固、輕捷、吃水淺、耐風浪、適於在海岸登陸,還能深入內河,成為維京人對外掠奪和商貿的最好工具。

維京人不是最早的海盜,但是他們是名氣最大的海盜,因為他們和其他海盜最大的區別是他們劫掠的主要對象不是船而是陸地。初期,海盜們只是小隊人馬,他們只能襲擊沿海淺近的目標,采用的多是速來速走,危害還不是很大,但是不久之後丹麥、挪威、瑞典的國王和軍事首領們開始組織起規模龐大、組織嚴密、高效強大的海盜隊伍,對外擴張和索取貢金。

830年挪威人把目光對準了因為分裂成諸多小國而勢單力薄的不列顛,他們第一個目標就是愛爾蘭,他們控制了愛爾蘭大部分地區,建立都柏林等一些城鎮,丹麥人緊隨其後,和他們展開激烈的爭奪,挪威軍事首領奧拉夫在853年最終擊敗丹麥,統治都柏林王國,直到871年。

聚居在愛爾蘭地區的維京人正是威廉最頭痛的,他肮髒而不守規則,肆意妄為,經常劫掠附近的城鎮,甚至連威廉的軍資車隊也不放過,也真是這個原因,威廉放棄了對愛爾蘭的直接統治,轉而冊封自己麾下的四個貴族為公爵,分別鎮守愛爾蘭的四個方向。

在英格蘭丹麥人和挪威人輪番上陣,其中有些人非常殘暴,例如無骨者(斷骨者)伊瓦爾,他在866年和古特倫等人一起率領大批戰士登陸英格蘭,他們打敗東盎格魯王國,把俘虜的國王埃蒙德綁在樹上亂箭射死,某些文獻中說國王當時就像個海膽,丹麥人把俘虜英格蘭人的剝皮,把人皮釘在教堂門上。直到阿爾弗雷德大帝(英國人這麽叫)威塞克斯國王出現,他把入侵者趕出了英格蘭南部,驅逐到東北部的丹麥法施行地,也就是約克郡和諾森布裡亞北部。

阿爾弗萊德之前的統治者為了求得暫時的和平往往都支付丹麥人大量貢品,稱為丹麥金,它使得當地勢力愈加窮困薄弱,阿爾弗雷德不願意那樣做,他召集軍隊抵抗進逼威塞克斯德古特倫,最終迫使其接受協議,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對本國和鄰國麥西亞的統治權,作為賠償,丹麥人控制英格蘭北部和東部的大片土地,從泰晤士河口到愛爾蘭海,斜跨英格蘭,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英裡。

丹麥人吃了憋,又瞄上了剛剛分裂的法蘭克王國。

885年11月24日,巴黎人一早醒來,就發現最可怕的噩夢又降臨了,滿載士兵的長船在塞納河上一眼看不到頭,法國僧侶富留瑞的阿布記載道:超過四萬的敵軍,一群野蠻的敵人,一共使用了700多艘船運載,從下遊扼住了巴黎的喉嚨,人數之多以至於巴黎人完全看不到河水,只能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桅杆。這些野獸讓父親、孩子和母親鮮血飛濺……

886年11月,慢動作的查理終於率軍抵達巴黎,雙方展開了一次大戰,查理的軍隊損失慘重,他被迫同意為維京人開放通向上遊的河道,巴黎人一年的英勇抵抗化為烏有。同時查理還要支付700磅白銀作為送別費,西格弗雷德也作出讓步,他將在春天到來後撤退。巴黎人被激怒了,他們無法忍受自己努力被這個懦弱的家夥葬送,於是在他們的支持下,查理被廢黜,卡佩家族的厄德伯爵接替了他的王位,開啟了卡佩家族統治法蘭西的發端。

西格弗雷德的部分軍事首領在法蘭克接受了基督教,於是他們就從維京人轉變成了諾曼人。

新的西法蘭克國王厄德.卡佩把諾曼底的羅洛割讓給諾曼人, 羅洛是征服該地的諾曼人首領,他不是丹麥人,而是挪威人,在他的國家裡人們稱他“工頭羅夫”,或者“步行者羅夫”。他肚子很大,據說“沒有一匹馬可以載得動他”。他雖然是挪威人,卻參加了丹麥人的遠征,這在維京人中很常見,他們畢竟是同一種語言和文化,國家的觀念仍然很淡泊,軍事首領們在另一國統治者手下戰鬥並不少見。

羅夫雖然有個不能騎馬的大肚子,卻非常熱衷於掠奪,他年輕的心理燃燒著對於搶掠的渴望。他不顧國王的禁令出去做了一次“斯特蘭赫格”——一次到遠方海岸的劫掠。哈拉爾德無法容忍對他權威的冒犯,他召集了一次司法會議,宣布羅夫違背了法律,羅夫的母親向國王求情,乞求他寬恕自己的兒子,並警告羅夫,如果他不屈服就會成為國王飼養的野獸的食物。

羅夫聰明的選擇了溜走,跑到遠離哈拉爾德的地方,在那裡他的嗜好可以盡情享受,於是他跑到了法蘭克,參加了丹麥人的軍隊,他為自己爭取了一塊伯爵領地,這裡被稱為諾曼底。

911年,昏庸者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他做出讓步,將諾曼底劃給羅夫作為采邑,法蘭克人稱他為羅洛,作為封臣羅洛也發誓信仰基督,並對法蘭克國王效忠,抵抗北歐海盜對法蘭克的侵襲,同時娶了一位法蘭克貴族婦女,歸化到法蘭克文化之中。

關於維京人的歷史,威廉的腦海中有著清晰的印象,不止是因為維京人的聲名顯赫,更是因為威廉和諾曼人的祖先正是挪威和丹麥的維京人,他對這段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