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距離基輔不遠的地方的時候,時間已到了深秋時節。天氣似乎也越來越冷。不過對於擁有不少繳獲的夏地新軍來說,終究沒有面臨當年拿破侖的命運。畢竟相比幾十萬大軍,一萬多人馬的後勤還是容易了很多,很輕易就能在行軍的時候獲取不少給養。
東歐一帶的人口密度比此時的中原要稀薄不少,可是似乎在農業上遠遠不是一個層次,很多逃亡的人來不及搬運走準備過冬的糧食和房屋,也給隊伍留下了大量的給養。
“看來進入歐陸農耕區之後,我們並不需要太過發愁給養的事情了。”軍議的時候張偉有些自言自語的說道。
“真人的想法是依然兵臨基輔城下,只是圍而不攻?”田見秀忽然問道。
“前半句或許是對的,後半句嘛。。。”其實張偉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話到嘴邊卻沒有說出口。有些十分關鍵的行動還是知道的人越少可能泄密的幾率就越小。
“我們當然是要進攻的,至少要在城下迫使對手先進攻我們。我並不相信這些能夠在歐陸打成一鍋粥的勢力會這麽輕易的轉性團結起來。其中必有詭異,我想很可能是臨高軍已經派遣了不少部隊在城中了,也只有迫使對手不得不進攻我們,才能最大意義上的確保我軍的勝算。。。”
似乎是擔心田見秀等人不了解現代作戰的一些規律,張偉就進一步解釋道:“顯而易見。在雙方都擁有如同我們新軍主力一般的精良武裝的情況下,防禦的一方相比進攻的一方有很大程度上的便宜。即便是匍匐前進或尋求掩蔽物前進,正面暴露面積也會是依托很簡單的臨時壕溝陣地的大概三倍左右。所以同樣的火力與戰鬥力的情況下,防守的一方相比進攻的一方會擁有三倍左右的優勢。。。”說這話的時候,張偉也想起現代的一些例子。如淮海戰役相比上海的攻堅戰,如果俘虜因為政治等非軍事原因不算的話,那野戰相比攻堅就至少相差三倍左右的傷亡比。按同樣標準口徑的宣稱戰績,淮海不算投誠俘虜,死傷比大概是二比三,而進攻寧滬杭進攻方的傷亡就明顯多於防禦方。甚至到了火力更強一個層次的上甘嶺好像也是如此。按照各自宣稱的損失,頭十天防禦階段,中方和美韓軍的損失比大致是一比一左右,或許略多一些。可是到了要反攻被攻佔的地表陣地的時候,損失就達到對手的三倍。如果一定要說上甘嶺有什麽奇跡,在張偉看來恐怕不是防禦。因為日本人在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還是有過類似表現的戰例的。可是冒著旅級別的全力發揮的榴彈炮火去進攻連營級別的山地陣地,那簡直就是神仙仗了。
這種現象也就到了阿登德軍對美軍那樣雙方都有足夠的榴彈炮或裝甲力量來克服防禦障礙的時候,才會出現進攻和防禦之間在戰術上也並沒有太多區別的現象。
可是對於此時的夏地新軍主力和臨高軍來說,從火力原理上來說頂多都是騾馬化水準條件下的武裝依托臨時防禦的意義就很大了。
其實不僅僅是同臨高軍交鋒的時候如此,張偉甚至設想在面對傳統武裝的時候如果不是平地野戰而是依托工事火力開火,就可以在更近的距離上展開火力,那樣的話原本很多不必要浪費的彈藥都可以避免浪費了。
這次作戰的結果,當然是要最終可能的臨高軍無法在繼續保持對雲集於基輔的百萬大軍的控制。畢竟幾千超越時代的精兵要建立必要的威懾很容易,然而要遏製住潰逃的敵人則不那麽容易了。
幸運的是經過張偉等人分派吐魯番仆從暗中化妝偵查,
整個基輔城區並不似自己想象的那樣大。畢竟在這個時代除了倫敦等少數地方,很多名城也就是數萬人口左右周長十余裡左右。比中原的很多類似規模的府城還要小一權。畢竟歐洲的權力結構同中東或亞洲有很大的不同,財富並不是圍繞文官和貴族形成一個個以消費享樂為主的中心,軍事只是不得不配備的輔助功能
這樣一來,以八千左右的核心兵力就可以在整個城區的附近部署包圍圈了, 當然前提是:給對手大軍一定的威懾迫使其城外的部隊也不得不推入城內。
很顯然:整個基輔雖然有兩三平方公裡左右范圍的大小,並且幾乎成為一座大兵營,平民也大多被清了出去,可是城內還是無法擁擠下近百萬規模的軍事力量。因此在城外至少連綿一裡左右的范圍,幾乎成了不少隊伍的臨時駐扎之地。
如果是正常的情況下,張偉的選擇是對敵人這百萬大軍直接率領全軍前進進行一次夜襲,可是在如今這種懷疑有臨高軍在其中參與的情況下就有些不合適了。因為在有同自己對等武力可能存在的情況下,任何看似猛虎撲羊般的軍事行動都可能潛藏著巨大的危險。
沒有同田見秀等人商議,在大軍逼近到距離基輔大概百裡左右的外圍偵查警戒圈的時候,大軍進行了短暫的停留,而張偉迅速召集身邊七十名最為核心的機步槍手召開了一次臨戰會議,在這種內部私密會議上開門見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天色黑下來的時候,我們要迅速展開行動,對敵軍進行一次武裝偵查了。大家準備好泅渡和裝具和彈藥,做好防水準備吧!”
“大軍現在就要出征麽?”張偉身邊的這些骨乾都了解張偉平易近人的態度,並沒有多少負擔的詢問道。
“是的,我們天色黑下來的時候就開始出發,但卻是秘密行動。我們的隊伍裡的可靠性我並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因此要做到突然性,大家出發的時候就要盡可能的做到隱秘!”張偉解釋道,巨大的威信也讓張偉在布置這種任務的時候不需要做太多的臨戰動員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