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34章 農業研究
  袁琪兒與劉鄖這才醒悟過來,他們當然都見過,當初在隱月寺大殿中,隱葉大師與金輪法王,在驅除古樹葉子的雜質時,不就展示兩種氣息混合後的特征麽,確實與異常種子內的氣息一模一樣。

  袁琪兒與長孫明月,心中一動,相視一眼之後,各伸出了一隻手,一人發出一縷真氣,緩緩的混合在一起,正是金輪與隱葉曾經演示過的縮小版,當兩種真氣融合在一起時,形成一團淡淡的青色光暈。

  明月仙子心中一動,幾粒沒祝福過的種子,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擒住,慢慢拖入光暈之中,略微一晃之後,與袁琪兒一起,收起了真氣,青色光暈漸漸消失,隨手將洗禮後的種子拿在了手中。

  倆位仙子宛如科學家一樣,仔細觀察三種不同的種子,肉眼看上去,祝福後的種子與洗禮後的種子,沒什麽不一樣,然而一旦精神內視的話,才會發現洗禮後的種子,表面很好其實已經喪失了生機。

  袁琪兒與明月仙子頓時大驚,怎麽會這樣,混合真氣的殺傷性也太大了些,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不由苦苦的回憶她們的運功步驟,嚴重懷疑是用力過猛,又或控制的力度有問題,一時迷惑不解。

  正在倆位師姐狐疑之際,劉鄖提了一個具有建設性的提議,讓兩大高手不用刻意運行真氣,直接拿著沒受祝福和沒受洗禮的種子,讓自身所蘊養的灌頂氣息,自動侵染一下,再看看究竟。

  試驗結果大出所料,種子的生命力確實有所增強,但是效果卻有些差強人意,因為有的提升很明顯,有的提升並不大,不像劉鄖祝福的那些種子,竟然都有明顯的提升,宛如一個模子倒出來的。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人都傻了眼了,看來光洗禮後的種子,之所以失去生命力,還不全是倆高手的手法和力度問題,而是與她們體內真氣的特性有關,或許應該說不適宜用於祝福種子。

  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差別,劉鄖心中一動,突然記起了在說法灌頂的時候,兩團氣息融合之後,竟是一顆體細而微的大樹,不由失聲叫到,“莫非兩種真氣完美融合之後,具有某種古樹的特性”。

  不用兩位大高手詢問,劉鄖就將灌頂時候的感知說了一下,他認為,兩種真氣實際上是同種同源,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一旦完美融合,具有增強生命力的特征,比如修複樹木或改良花草。

  袁琪兒與明月仙子不置可否,對於劉鄖的說法半信半疑,但是她們嘴上沒說,心中卻嚴重懷疑星靈門的秘法,難道真是模仿古樹的運行方式,所總結出來的東西,但是也沒有什麽證據,隻好閉口不言。

  然而,以倆位大高手的犀利眼光,哪裡還不知某人是走了狗屎運,雖然這廝體內的氣息極其微弱,好好的真氣竟然細如發絲,但是論潛力的話卻是最大的,這才煉氣初期,就已經具有種種神通與異象了,一旦到了煉神境界,那還了得,說不定真可以突破返虛的壁壘。

  尤其袁琪兒,更是心中一動,劉鄖的這種真氣,既不同於自己與長孫明月,也不同於隱葉大師和金輪法王,莫非就是霸王項羽的煉氣秘法,或說是受到了其功法的啟發,而衍生出來的新秘法。

  劉鄖為了驗證自己的設想,乾脆拿星靈別院中的野草作實驗,先是氣息侵染,野草只是略略的恢復了活力,一反瀕臨枯萎的邊緣,漸漸變得翠綠而蒼勁,似乎冰雪與寒冷,對它失去了效力。

  劉鄖與倆個仙子都大為歡喜,沒想到效果竟有如此之好,居然可以違反自然的生長法則,大家突然記起一事,隱月寺外的月亮古樹與麒麟野草,不也可以違反常理麽,看來根本就是後天人力所為。

  三人都是絕頂聰明之輩,所想之事大同小異,很快由月亮古樹與麒麟草,想到了星靈門的祖師星靈上仙,相視一眼之後,都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月亮古樹本是一種普通樹木,經星靈祖師親手培養之後,才有了今天的種種神異,這種改天換日手段已經與神仙無異。

  看著倆位師姐的異樣眼光,劉鄖不由心頭一熱,他倒是沒想憑此功法成仙成佛,而是想到了這些祝福後的種子,一旦成長起來的情形,不需要它們違反自然法則,只能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就行。

  袁琪兒與明月仙子也是一愣,修煉種種神通秘法,竟然不想成仙了道,反而想改變糧食作物的產量,這是什麽邏輯,不過又突的心中一動,修煉歷來分為兩種,一種是靠自身修煉,一種是靠丹藥修煉。

  如果按劉鄖的想法去做的話,誰說這些平平淡淡的糧食作物,經過若乾次祝福和進化之後,不會成為仙草和仙藥,就像月亮古樹一樣,一片葉子就可以伐毛洗髓,這才是修煉者們的最佳丹藥。

  倆位仙子想到了丹藥修煉,立馬對劉鄖的想法大為讚賞,還決定在黑水湖邊,也開出一畝藥田,由她們親自照料,也不僅限於糧食作物,還準備種幾種常見的藥材,例如人參和靈芝之類的。

  華夏隱秘的修煉界,歷來與傳統的醫學界是不分家的,都是對人體這個小宇宙進行研究,只是側重有所偏差而已,修士們更加注重自身,醫生們更加注重他人,但是基本原理卻是共通的。

  劉鄖也不由大喜,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有兩個聰明絕頂的仙子,願意研究農業的話,誰說不會加速華夏的農業發展,高產的糧食品種,也許會提前半個世紀出現,從而解決川西居民的溫飽問題。

  劉鄖帶著滿腔希望離開了星靈別院,在半路上被寒風一吹,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既然是打算種糧食,那還要種藥材幹啥,他又不是傻子,略略一琢磨,就將倆位師姐的小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

  看來農業研究,不能全指望倆位師姐,劉鄖不由想到,她們可都是修煉狂,指不定什麽時候醒來,農作物就已經全枯萎了,還研究個毛,頓時心中一寒,也太不靠譜了,還是作兩手準備為好。

  怎麽研究農業呢,劉鄖可是21世紀的文科生,研究歷史文化才是強項,關於雜交水稻研究的事跡,也只是略有所聞而已,何況現在是研究川西高原的糧食問題,就是想種雜交水稻,也沒地方種去。

  當劉鄖一臉衰相走回劉府的時候,剛好看到尹沁蘭正在院子裡擺弄花草,突然想起自己的座右銘,“內事不決問智腦,外事不決問沁蘭”,不由心中大喜,連忙拉著尹大小姐,準備不恥下問了。

  尹沁蘭不愧是女諸葛,將來龍去脈了解清楚之後,略略一琢磨後,就呵呵大笑了,“這又有何難,劉鄖哥哥想不到,不過是一葉障目而已,你我是不懂農業,但是鎮上的耋老,可都是行家裡手”。

  “耋老,你說的就是那些走路,都需要人扶的老人”,劉鄖很鬱悶的問到,心中不由大為沮喪,也不知道尹沁蘭這是啥意思,盡出些餿主意,這些老人有這個本事,川西縣居民早就解決溫飽了。

  尹沁蘭微微一笑,她哪裡不知劉鄖的想法,為了打消這廝的疑慮,於是正色的說,“你不要小看這些老人,他們世代居住於此,對於本地的農作物了如指掌,比如天氣的時節變化、土地肥力的保持和水溫的適宜程度,甚至各類作物的生長特性等等,這可是些活寶貝”。

  劉鄖不由一怔,突然意識到自己還真淺薄了,其實農業研究,與打仗是一回事,所謂“三軍未動,情報優先”,這些耋老們還真是些寶貝,是農業研究的最佳情報官,都是一幅幅活的地圖。

  尹沁蘭伸出兩根指頭,莞爾一笑,望著劉鄖的眼睛,似乎胸有成竹,“光有這些老人當然不行,我們不是還有德國盟友嗎”。

  劉鄖渾身一震,似乎想到了什麽,剛想開口詢問,尹沁蘭站了起來,緩緩的走了幾步,轉過身來,沉聲說到,“我雖然從來沒離開過四川,走得最遠之處,也不過重慶,但是鑒古可以知今”。

  “鑒古知今,出自《資治通鑒》,鑒往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www.uukanshu.net劉鄖不愧是文科生,很快就想到了“鑒古知今”的字面意思,但是一句話合在一起了,就不知道尹沁蘭說的,究竟是什麽東西了。

  看著劉大官人的憨憨的傻樣,尹沁蘭不由呵呵直笑,但是也不敢太過了,萬一將這廝惹得惱羞成怒了,可就不知怎麽收場了,於是乾咳幾聲,又回到正題上來,“德國自中世紀以來,已經打了好幾百年的仗了,他們是天生的戰士,就如同華夏古代的秦國一樣”。

  “像華夏的秦國一樣,好戰善戰敢戰”,劉鄖頓時茅塞大開,終於明白尹沁蘭的意思了,德國人善戰不是什麽秘密,但是怎麽保持戰鬥力就是一個大秘密了,這個秘密正是糧食的耕種與產出。

  以長平之戰為例,後人總說趙括紙上談兵,才有長平大敗,趙國被坑四十萬,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而是秦國以強橫的國力,以四五百萬的人口基數,征召了一百多萬軍隊,而且前後歷時二年半,才耗得趙國無力再戰,從而不敗而敗,因此長平之敗實是國力之敗。

  秦國不過戰國七雄而已,為什麽有如此強橫的國力,當然是商鞅變法居首功,變法的核心正是“耕戰”,所謂耕戰,就是農耕與戰爭,《商君書·慎法》有雲,“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戰不免,境內(秦國)之民,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

  “因此,萬變不離其宗,德國人想要保持軍力強盛,那麽耕戰合一,就是唯一的選擇”,劉鄖頓時如同醍醐灌頂,要想發展川西縣的農業,德國人確實是最佳的取經對象,問題是他們能答應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