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94章 鐵路抗戰
  聽著大人物的談話,劉鄖的內心世界,如同海浪一樣洶湧,僅看歷史書的話,只能看見歷史事件的大輪廓,以及一些傑出的人物斑斑點點,真正接觸到了老蔣和劉湘,才知道這些人的厲害。

  令劉鄖真正震撼的還是,這些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就算沒有任何人提醒,也能準確抓住時代的脈搏,眼光之犀利,見識之獨到,心計之深邃,根本不是普通人玩得轉的,若妄想靠一點先知先覺,就可以忽悠這些歷史名人,完全是沒事找抽,自己還是當好小螞蟻吧。

  對於四川興建鋼鐵廠和兵工廠,老蔣並無疑議,唯一有不同看法的,還是四川鐵路,他認為“貧窮落後與交通不便”,是未來華夏戰勝日本鬼子的兩大法寶,如果現在修建鐵路,就是自取滅亡。

  除劉鄖之外,其余倆人都是川軍的高級將領,有些話不說,也能心領神會,老蔣的話外之音,就是抗戰一開起,華夏為了戰勝日本鬼子,隻好實施焦土抗戰,清壁堅野,因此只需要武器、糧食和人口,其余的都不重要,只要搬不走的工廠、城市和鐵路,都會一一毀掉,絕對不能讓敵人得到,否則只會給華夏帶來更大的損失。

  因此老蔣的話,還是很有現實性的,萬一鬼子認為四川有鐵路,或物產豐富的話,真的孤注一擲,攻了進來的話,豈不是冤哉,況且苦也隻苦這幾年,等抗戰勝利了,還怕四川修不出鐵路。

  對於四川要不要盡快修築鐵路,劉湘與劉文輝也有些猶豫了,好在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劉鄖這個所謂的專家,大家立馬將眼光投向劉博士,希望這位海歸的專家,能有更好的建議。

  劉鄖本想一言不發,盡量讓老蔣與倆劉主席,不要注意到他,這時只見大家都望著他,一聲苦笑,知道不說幾句不行,另外在他的計劃中,鐵路是最關鍵的一環,若再不分辨,多半泡湯。

  劉鄖也不說話,直接拿起紙筆,畫了一個迷你的華夏地圖,然後才對三位大人物說,“我認為,四川鐵路,必須盡快修築”。

  老蔣還是很大度,面帶微笑的點頭示意,讓劉專家再闡述詳細一點,劉鄖也不客氣,用筆指著地圖,一一分說,“中日一旦全面開戰,日軍多半會兵分三路,一路從長城與天津出發,直指山西與河南,但是這一支,多半鬧得凶,實際的威脅並不太大”。

  “第二路,從天津與海上出發,直指山東與安徽,最終與第三路,會攻南京,並與第一路形成掎角之勢,交替掩護,交替進攻,席卷黃河以北,窺視黃河以南,兵力不多,但來勢洶洶”。

  “第三路,從日本本土與台灣出發,集結二十多萬兵力,由軍艦逐次投送,直指上海與南京,迫使我華夏軍隊與之決戰,若是不應戰,就直取南京,讓國際社會認為,華夏已經戰敗,若是應戰的話,就借此機會,殲滅華夏的主力,好在日本鬼子急於求成,初期過於驕狂,對於我軍的決心估計不足,將在淞滬一帶形成僵持”。

  老蔣與倆劉主席,並沒有嘲笑劉專家,相反越聽越慎重,對於劉鄖宛如現場直播的模樣,有些心中發寒,憑他們的智商與經驗,略略一琢磨,就知道中日大戰的開始階段,還多半如此演變。

  劉鄖微笑不語,靜等他們提問的模樣,劉文輝就不客氣了,“賢侄,你說第一路日軍,鬧得凶,但威脅不大,是何等意思”。

  劉鄖微微一笑,耐心的一一解釋,“日軍還得防備蘇軍南下,而且內外蒙古,地勢平坦,人口稀少,根本無險可守,過於強大的軍事行動,會刺激蘇軍在北面增加兵力,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他們需要一個緩衝地帶,最好是軟弱而混亂,無法威脅北平與張家口就行”。

  “而且,山西是出了名的表裡山河,地勢複雜多變,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日軍既不願意出動大兵團進攻,又不願意付出昂貴的代價,那麽在此地形成長期對峙,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老蔣一副老神在在,似乎劉鄖所講早就聽過了,沒有任何問題要問,劉湘隻好問問第二路日軍的問題,“聽賢侄的意思,此路日軍就是一路奇兵,隨時可以支援,或呼應其余兩路日軍”。

  劉鄖點了點頭,有些凝重的說,“這一路日軍,看似簡單,我沒猜錯的話,應該由日軍最了解華夏的將領,以及最精銳的部隊擔任,一旦華夏軍隊出現松懈,就會如同狼一樣,深入穿插”。

  老蔣與倆劉,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如此精兵強將,在廣闊的山東、平津、河南和安徽一帶,縱橫穿插,上有飛機盤旋,下有海軍呼應,確實能以少數的兵力,牽製住百萬的華夏軍隊,稍有不留神,還會損兵折將,甚至還會出現幾萬圍殲幾十萬的怪事。

  劉鄖歎了一口氣,繼續講解日軍的意圖,“這三路進攻,還僅限於中日大戰的初期,即開戰後三至五個月內,一旦超過三個月,日本就會征召起百萬新軍,其中二十萬左右,可以立刻投放到戰場”。

  “因此,日軍的進攻方向,就會出現新的變化,日軍的第一集團,會分成三路,第一路自插內蒙古,在內外蒙古的邊境,修築要塞與防線,防止蘇軍真的插手中日大戰,第二路盤踞在平津、張家口和太原一帶,與我軍形成拉鋸,第三路沿著京漢鐵路與正太鐵路,經濟南與石家莊南下,支援河北、河南與安徽戰場”。

  “日軍的第二集團,也會分成三路,第一路盤踞在山東與河北,第二路進窺河南與安徽,第三路經海路支援第三集團”。

  “日軍的第三集團,也會分作三路,主力會在淞滬一帶與我軍對峙,海上的偏師經長江迂回南京,最要命的還是杭州灣,預計有十萬以上的部隊,進行大規模兩棲登陸,不但想破解淞滬一帶的困局,還會沿太湖的邊緣城市,包抄上海與南京部隊的退路”。

  老蔣與倆劉都有些傻了,不是覺得太荒謬了,而是覺得太真實了,簡直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覺,倆位劉主席還好一點,而老蔣已經有些受不了,一邊很想劉鄖繼續說下去,一邊又想劉鄖不要說了,聽著這些栩栩如生的戰局分析,總有一種做噩夢的感覺。

  劉鄖沒注意到老蔣的臉色,繼續演化中日大戰的走勢,“在日軍全面進攻的半年之內,我軍不會有大的斬獲,唯一的收獲就是,日軍會面臨優秀兵源枯竭,國內資金財力不足,大量戰略物資匱乏的窘境,因為日軍也隻準備了半年的戰爭物資”。

  劉鄖有些藐視的說,“按正常的情況,日軍應該考慮停戰的問題了,但他們是一群強盜,不會輕易收手,會繼續瘋狂的進攻,因此半年之後,日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又會分為三路,第一路掃清河南、安徽和南京的華夏軍隊,第二路沿著長江水道,直指武漢三鎮,第三路是預備隊,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會進攻廣州”。

  老蔣已經瘋了,摸著隱隱作痛的胸口,痛苦的呻吟起來,倆位劉主席一時大驚失色、不知所措,劉鄖隻好苦笑的不說了,將茶杯遞給老蔣,希望老蔣順順氣,就當聽故事好了,不要太投入了。

  老蔣喝了一口茶水,紅著眼睛,盯著劉鄖,惡狠狠的說道,“亦誠,你是我的好學生,講的太好了,我沒事了,你繼續講”。

  倆位劉主席已經暗示劉鄖不要再講了,萬一老蔣在這裡出事了,他們真的不好對外交待,別人還以為是他們謀殺了老蔣,老蔣卻不領情,咬牙切齒的說,“娘希匹,你若不講,就不是我的學生”。

  劉鄖隻好拿著紙筆,繼續講下去,“各位長官,這時已是開戰後的一年左右,大體來看是對華夏不利,但也迎來了中日大戰的轉折點,日本鬼子將在華夏屯兵百萬,戰線非常的漫長, 妄想短期結束戰爭的計劃,已然宣告破產,而且囤積在東北三省的兵力,已經嚴重的下降,他們還在做春秋美夢,以為蘇聯還在睡大覺”。

  “日軍在華夏,看似所向披靡,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了,日軍即或佔領了武漢和廣州,但是也意味著,所防守的地盤就更多了,如果想徹底解決中日大戰,只有繼續佔領重慶,乃至華夏全國”。

  老蔣臉色開始好轉,還沒超出他的最後底線,這時倆劉也聽懂了,如果按劉鄖的推算,那麽今後中日大戰的對峙線,就是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和廣西,然而雲南、貴州和四川還真是大後方,當然也可以算上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和青海等落後地區,但這些地方對戰爭而言,實質上的幫助並不大。

  老蔣終於緩過了氣來,有些微笑的問劉鄖,“亦誠,你說說看,日本鬼子為什麽就打不進四川,為什麽在攻佔武漢和廣州之後,就會進入相峙階段,要知道日本鬼子,最怕的就是持久戰”。

  劉鄖一陣苦笑,自己就是一個軍事業余愛好者,難道要告訴你們,在未來的歷史書上,就是這麽寫的麽,略略的梳理之後,按照自己的理解,分說了一下,“總的說來,有三個不允許,一華夏的國情不允許,二日本的國力不允許,三國際形勢不允許”。

  兩位劉主席倒是精神一振,還真有些門門道道,就欲細聽下去,老蔣卻微微一笑,似有些意外的問道,“哦,竟然不是‘三勝三敗’,看來你這個戰略大師,又有新的見解,好,那就說說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