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207章 戰備主任
  李家鈺拿出一張委任狀,上面鮮明的寫到,因為川軍將正式改編為國軍,劉湘出任川康綏靖區行轅主任,水路、公路、鐵路、鋼鐵廠和兵工廠等,也將並入戰備統籌委員會,老蔣任主席,劉湘任副主席,劉鄖任戰備鐵路主任,以及戰備軍工副主任,授予少將軍銜。

  劉鄖真是難以置信,他不過二十四五,就當上了少將,也太不真實了,不但專管鐵路和軍工,還與南京軍政部互不相關,權利還真的大上天了,理論上來講,除了老蔣和劉湘就他大了,怎麽敢接。

  李家鈺卻明白怎麽回事,於是拉著劉鄖坐下,從頭到尾細細講解,這個戰備主任和少將軍銜,是川軍與南京妥協的產物,而且四川老劉家的三老,也力挺他出任該位置,說什麽肉爛在鍋裡之類。

  另外,川軍人多能打不假,說到搞工業都有些抓瞎,更有甚者,一撮別有居心的毛人,竟然想請日本人參與四川鐵路和軍工的建設,據傳已獲得鬼子的口頭承諾,準備從南滿鐵路抽調技術骨乾,援建四川建設,而且害怕資金不足,特地從東京銀行貸款三千萬日元。

  劉鄖頓時就火了,直接請教李家鈺,這撮毛人究竟是誰,他不介意客串一回殺手,將他們一一格殺,李將軍卻有些尷尬了,不但沒說出具體名字,反而低聲勸他,隻說此事水深,就不要太過深究了。

  冷靜下來後,劉鄖閉上眼睛,想了一下這幾年的四川發展,日本人只在重慶有領事館,勢力還沒深入到城都等地,即或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依然沒有太大改變,那麽現在這個局面就是假象。

  所謂假象,就是川康勢力與南京勢力借此由頭,進行討價還價的而已,老蔣要在雲貴川建設大後方,四川就是重中之重,必然會觸犯很多人利益,如果補償的價碼不夠,他們必然會鬧事,甚至會變起花樣,將南京的一些戰備計劃,通告給日本人,從而要挾老蔣與南京。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老蔣與劉湘必然會相互妥協,從黨政軍的各個要害部門,讓出一些位置,讓對方的人進入,鐵路與軍工剛好是戰備建設的核心,若非與雙方有關的人出任,恐怕都不會善罷甘休。

  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劉鄖這次倒是城門失火,佔了大便宜,他既是陸大軍訓生,又是蔣委座的門生,而且又為中德軍事合作,立下汗馬功勞,還與孔氏財閥結親,自然算是老蔣的嫡系。

  同時,劉鄖畢竟是老劉家的人,一筆也寫不出倆個劉字,何況他的出現,剛好彌補了川軍的軍工空白,老劉家盡是些軍政行家,對於軍工與鐵路一竅不通,這個位置又太過重要,總不能便宜外人嘛。

  拿著這張剛出爐的委任狀,劉鄖感覺有些不堪重負,尤其得知是通過聲稱與日合作,從而要挾老蔣才獲得之後,更覺得窩火在心,不過他也知道,現在不是他矯情的時候,為戰備做實事才是正理。

  劉鄖黯然接過委任書,悄悄的折起來放入衣袋中,然後才正視起三個警備旅的事情,李家鈺也毫不避諱,直言這是劉湘的意思,畢竟這次川康大整編,要減裁200個團,改編為鐵路警備旅是正逢其時。

  當全川鐵路網形成後,各地的鐵路警備旅,將被整編為四川鐵路總隊,劉湘出任總司令,不過目前還顧不上來,就暫由各地專區和劉鄖雙重管轄,所以這些鐵路警備部隊,還真是他自己的直轄部下。

  一時之間,劉鄖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不將這些警備旅,當成自己的部隊,那麽今後在維持鐵路安全上,他們就絕對不會盡力,若出現什麽重大事故,可就麻煩大了,若真當成自己人,到最後卻是好了別人。  究竟怎麽辦,劉鄖也拿不定主意,李家鈺卻胸有成竹,告訴他一個妙計,一是回購川軍淘汰的舊裝備,解決這些警備旅的武器問題,二是讓些鐵路利益給地方上,地方上自然會投桃換李,解決軍費。

  第三點還沒說出來,就被劉鄖給打斷了,你妹,你這是啥妙計,分明就是坑爹計,專門坑他這個劉司令,不過李家鈺是川軍的實力派,他這個戰備主任暫時還惹不起,隻好委婉的謝絕了“妙計”。

  劉鄖的意思很簡單,既然是他的部下,就絕對不會虧待他們,軍餉裝備一視同仁,就算以後好了劉湘,卻也是華夏的軍人,日後依然會走向抗日戰場,現在給他們發破爛貨,豈不是害了他們,更何況如此一來,好端端的警備旅,就成了川軍的養老院,那還了得。

  對付這些淘汰下來的軍人,劉鄖有的是辦法,直接向赭文和與鄭元興借兵,讓傷殘的紅軍戰士,直接充當各連隊的教官,嚴格審查他們的身體和思想,不合格的,一律轉業到地方,並妥善安頓起來。

  至於各級軍官,一律到川西大學進修,什麽時候合格了,再出來帶兵,當然在受訓期間,待遇和軍餉依舊,若有不滿意的,可以離開警備旅,到城都找劉湘去,如果劉湘不滿意,可以直接罷免劉鄖。

  劉鄖的底氣來自川西大學,他正在擔心學生畢業後,該何去何從,劉湘讓他管理各地警備旅,正是一個好去處,至於軍費和安頓問題,對他來說真不是一個難事,每旅一年幾十萬大洋,還是給得起的。

  川西現在的收入也多了,比如鐵路客貨營運、建築修建、電力輸出、水泥出售,以及鋼鐵、汽車和軍備銷售等等,每一樣看似不多,加起來就是一筆驚人的數字,每月收益已不低於聯合製藥廠分紅。

  想通之後,劉鄖也不再計較,不再計較是兩個警備旅,還是三個的問題,看他如此大包大攬,李家鈺倒有些吃不準了,不過他也懶得管閑事,等劉司令整頓好了,他既不出軍費,還可調遣一二,劃算。

  隨著李家鈺參觀了警備旅後,劉鄖當著眾人面,直接宣布他的命令,讓一應官兵想好,川西第一旅很快派人過來,一是接管各個警備旅,給官兵們發響,二是全面整頓軍紀,勝任者留,反之清退。

  大出劉鄖意料之外的是,一萬五千名官兵歡聲如雷,他們都屬於淘汰的川軍,原以為從此變成三等兵,“等吃、等喝、等死”,沒想到劉司令還給他們一次機會,即或考核不合格的人,也可以轉業到地方,川西居民的待遇,更是早有所耳聞,當然要雙手雙腳支持了。

  思想做通了,命令也下達了,劉鄖就沒什麽事了,至於各級軍官有什麽意見,他也不計較,有言在先,什麽事最好當面提,如果背後亂來的話,他會直接將他們交給劉湘,是生是死他就不管了。

  此話一出,各級軍官反而喏若寒蟬,對於劉鄖的安排再無任何意見,想來也是,他們這些淘汰貨,如果有本事或後台的話,也不會被排擠出正規軍了,現在唯一期盼的是,期待這位新來的劉長官別太狠。

  隨後三天,劉鄖一直待在軍營,與各級官兵拉家常,也客串了一把蔣委座,了解官兵的實際問題,同時為今後的抗日大業作了動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在不想當兵的也沒呵斥,反而鼓勵他們轉業到地方,並將地方上的難處講了一下,希望他們在民眾中起到帶頭作用。

  很快郭祺勳和鄭元興等人,就帶著三四百人,押運著幾十萬現大洋,以及大量的軍備物資,從茂州市坐火車,直達警備旅的駐地,正式著手整訓部隊的問題,有李家鈺的大力協助,整訓工作還算順利。

  對於涪城警備旅整編,郭祺勳感概萬千,他從模范旅起家,斬將奪旗、戰功累累,甚至官拜中將師長,然而他手中的兵力,從來沒突破一萬,對聽命於劉鄖,本來還有些不服氣,現在是心服口服了。

  劉鄖在明面上,就有三個整編旅,以及若乾個工兵營,若加上各類的工程人員,可用兵力將會突破四萬,然而現在劉湘還眼巴巴的,希望川西再接手三個旅,還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如果將六個整編旅,再稍作整訓,補充一些軍械,就是一個精銳整編軍,真要在川軍體系中,論實力論座次,劉鄖的川西集團,已經排得上號了,至少不弱於眼前的李家鈺集團,郭祺勳是望塵莫及了。

  對於警備旅的處理原則,是“寬嚴相濟”,因為川軍長期內戰,軍隊多而繁雜,素質高低不齊,軍紀相當的渙散,因此軍紀和訓練必須嚴厲,然而長期缺響少糧,士兵偏於羸弱,因此生活和待遇一律從優,士兵的軍餉必須發到人頭,衣服和菜金之類,可以另外調撥。

  有了劉鄖的大洋和政策,以及鄭元興的紅軍幹部,經郭祺勳這個練兵高手整訓了才短短的十來天,三個警備旅的精神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估計再有一個月,就會脫胎換骨,真正的肩負起警備的職責。

  由於警備旅的大小軍官,全部需要回爐重煉,新的代理軍官,從普通士兵中選拔,或從川西大學中派遣,而且明言隻代理三個月,之後與回爐的軍官競爭上崗,合格一切好說,不合格者再從頭再來。

  回爐訓練辦法,由劉鄖形成正式公文,送交城都劉湘處備案,隨後就將整訓一事,完全交與郭祺勳等人,私下對鄭元興善意提醒,紅軍主力正忙於陝甘寧,最好不要在警備旅中,發展紅黨組織。

  鄭元興也是爽快人,立刻拍著胸口下保證,劉鄖卻怕他誤會,也略作了解釋,紅軍余部流落在川西,也不是什麽秘密,老蔣與劉湘也早有關注,只要不發展黨組織,他們就暫時找不到發難的借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