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62章 民生公司
  拉著龐劉二人,孔玉玲笑著說“這一位,叫劉隕,字亦誠,是川西縣人,留美的機械學博士,另一位,叫龐語嫣,四川城都人士,是留日的醫學高材生,說起來,都是你的老鄉親”。

  隨後,孔玉玲又向劉鄖和龐語嫣,介紹盧某人,“這位是盧叔叔,民生輪船公司的老板,盧作孚先生,重慶合川人”。

  盧作孚,劉鄖似乎有些印象,好像在哪裡聽過,一時記不起來了,好在這廝在老蔣和孔財神的熏陶下,臉皮已經厚了,很自然而驚喜的喊道,“盧老總你好,在下久仰閣下的大名,今日幸得一見”。

  龐語嫣畢竟是女孩子,輕輕的喊了一聲,“盧叔叔好”。

  盧總似笑非笑的看了某人一眼,才對龐語嫣笑著說,“你就是龐學忠的閨女吧,上次去上海時,還聽老龐說起過,對了,你剛生那會兒,我還抱過你,怎麽今天老龐沒陪你們一起來”。

  龐語嫣卻有些傻了,盧老總怎麽會認識她,小時候還抱過自己,怎麽從來沒聽老爹說起過,有些不好意思的擺弄衣角。

  這時劉鄖終於想起盧作孚是誰了,他還是從“宜昌保衛戰”中知道的,1938年武漢失守,日軍進逼宜昌,大量人員和遷川的物資屯集宜昌無法運走,盧作孚時任南京軍委水陸運轉主任。

  盧老總親自坐鎮指揮,經40天奮戰,民生輪船公司折損慘重,但近10萬噸兵工物資和滯留人員,全部搶運到了四川,為後來的長期抗戰做出巨大的貢獻,被後世稱為“東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盧作孚以搞交通運輸業而聞名華夏,曾被偉人稱之為,“近代工業歷史上,永不可忘的四個人之一”,與搞重工業的張之洞,搞紡織工業的張謇,以及搞化學工業的范旭東,並名齊驅。

  劉鄖連忙端正態度,恭恭敬敬的喊了聲,“盧次長好”。

  盧作孚頓時一愣,不由對劉鄖細細的打量了一下,心中有些納悶,自己也是才知道,他即將升任南京政府的交通部次長,這個家夥怎麽知道的,看了一眼孔玉玲,又有些恍然大悟。

  劉鄖此時也是暗暗叫苦,他只是記得宜昌保衛戰中,大家都喊盧作孚為盧次長,也就想當然的喊了聲“盧次長”,脫口之後才記起時間不對,至於1934年,有沒有當什麽次長,只有天知道。

  盧次長畢竟修養到家,對著劉鄖也是頷首微笑,突然記起一事,失聲叫道,“你就是劉鄂北的兒子,劉鄖吧”。

  “啊”,劉鄖有些囧了,原來大家都是熟人。

  孔玉玲卻喜滋滋的說,“盧叔叔,原來你早就認識亦誠啊”。

  盧作孚一愣,不動聲色的看了看孔玉玲和劉鄖,對於倆人的關系,已隱隱的猜到了幾分,心中有些苦笑,希望自己猜錯了,更有一種懊惱,早知道就不來什麽楊格非教堂了,現在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盧老總也是悔不當初,沒事幫尹昌衡的孫女,尹沁蘭拉什麽紅線,這下好了,尹昌衡是四川名人不假,辛亥革命時,擒殺趙爾豐,任四川都督,袁世凱時代,還與蔡鍔一起坐過牢,這些年來淡泊明志,遠離官場,若想與孔財神鬥法,還真是小巫見大巫。

  盧作孚越想越心慌,連忙借口自己還有事,就準備跑路了,根本不敢問孔大小姐的私事,本來劉鄖還想向他請教,看能不能將煉鋼設備,妥善的運去川西縣,見如此情形也隻好作罷了。

  本來盧作孚在臨走前,還想請大家有空時,

去他的民生公司坐坐,孔大小姐突然插了一句話,說她爹孔財神,現在就在武漢,要不要請大家一起坐坐,沒想到,盧次長不但不搭話,反而跑得更快了。  劉鄖與倆大小姐相顧無語,一時也想不明白個中原由,隻好作罷,眼前還是正事要緊,當再次給傷兵注射特效藥時,才發現他們的氣色好了很多,可能是新藥面世,確實不同凡響,短短幾天,就好了七八分,如果不是缺胳膊少腿,基本與常人無異了。

  史密斯和陸六,就睡在傷兵房的旁邊,方便二十四小時觀察,到現在還是不死心,總想找出某人的謊言和破綻,其實倆人早就信了七八成,然而就怕萬一,倆人一想到300萬銀元,想不小心都不行。

  據瑪麗嬤嬤的悄悄匯報,據說史密斯與陸六,已經暗暗的記錄了一大堆的資料,主要是新藥的臨床效果,包括注射時間,注射方法,病人的注射前後的細致變化,甚至還有與病人的談話等等。

  一切事物搞定之後,劉鄖他們才回到孔氏別墅,孔財神早就出去了,龐語嫣還要繼續研究磺胺片,孔玉玲要去查看藥廠的施工進度,劉鄖又不懂建築,也就懶得去了,正好回到臥室睡覺去。

  晚上等大家都到齊,圍在一起喝茶時,孔玉玲才無意中說起,白天見到盧作孚一事,孔財神先還不在意,後來越聽越覺得不對。

  之後足足聽了三遍才作罷,孔部長輕輕的敲著,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狠狠的瞪了某人一眼,一聲冷哼,揚長而去,搞得大家目瞪口呆,尤其劉鄖,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劉鄖這幾天也納悶一件事情,川島玉琴這個死太監,不知為啥,就是不見蹤跡,他等得花兒都謝了。

  劉鄖也該去漢陽兵工廠視察進度了,正好與龐太師一路,龐太師這幾天可是大忙人,不但幫助孔玉玲關照藥廠的進度,還對廠房內部的設計和規劃,提出了種種改進。

  據太師自己說,他倆父女要對得起15%的股份,據劉鄖觀察,這廝有時還要籌劃運輸方案,推敲煉鋼設備進川的細節。

  另外,經智腦的匯報得知,在渣場的螞蟻機器人,基本都升到了39.9級,性能有顯著的提升,螞蟻全長45cm,寬18cm,高18cm,全重10.9Kg,雙顎咬合力18.59噸,經濟移動速度4.0-12.5m/s,采礦/加工218.7g/s,太陽能-化學能聯合驅動,有效活動半徑14.4-23.4公裡,采礦18.89噸/天。

  劉鄖突然記起一事,他還有六隻螞蟻沒升級,有五隻作了鐵背心,還有一只在作青霉素提純器,自己身上還好說,那隻提純器有點麻煩,所以乾脆等到孔大小姐出門後,才悄悄的拿走了藥王神鼎,連托詞都想好,是為了提高青霉素的產量,特地到兵工廠重熔一下。

  到了漢陽兵工廠後,除了去秦廠長辦公室報到外,然後就一一視察,首先檢查的是炮火研製小組。

  劉鄖也沒想到,在炮火實驗室中,不但見到了李·漢斯與胡佑兵,這對炮火搭檔,還意外的見到底盤小組成員,汽車專家張斯理,機械專家馮·施諾德,難道兵工廠也流行聯合辦公。

  略略一問才知道,兩個研發小組都遇見瓶頸了,以坦克炮為例,口徑在75毫米以下都好辦,技術已經成熟了,滑膛或線膛隨便改,但是到了88毫米與105毫米,就出現問題了,在幾次試驗中,都發現一點,有時一點點的修正,就會導致巨大的偏差。

  線膛炮與無後坐力炮,兩者各有千秋,口徑相同的情況下,線膛炮彈的出口初速要高很多,可以最大的侵徹敵人的裝甲和碉堡,就是有一點不好,填裝麻煩,射速慢,而且後坐力也要大得多,從而又反過來,影響了準確性,當然,滑膛炮的情況又與之相反。

  因此,漢斯與胡佑兵認為,要想完善解決上述倆者的矛盾,最好辦法就是,要麽增高炮火的膛壓,要麽提高炮火的口徑,但是歸根結底,又要解決炮火的材料問題,因此才需要材料專家幫忙。

  然而與此同時,底盤的研發上,也遇見了類似的問題,出現多個優缺點,難以取舍的矛盾,在相互研討和學習的過程中,兩個小組自然的混在了一起,目前的主要矛盾,是集中在材料問題上。

  新型的材料,對劉鄖來說,卻不是什麽難事,渣場的螞蟻在自我升級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新型合金,各種性能指數,完全能滿足炮火小組和底盤小組的需求。

  這廝現在也高深了,根本不說明個中原由,而是很模糊的說,材料問題,他可以解決一部分,而且新的材料,很快就會送來。

  劉鄖去渣場的途中,又去了一趟“中德合作所”,準備檢查下零件生產情況,看看新型發動機的生產難度,然而還沒等他開口,戴萊特和歐陽兄弟,就抖抖索索的道歉了,他們的零件生產目前很糟。

  原來之前的新型合金,全被他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加工工具,本來也想去渣場找些新材料,沒想到找上了的全是垃圾,最後沒辦法,隻好用高質量的進口鋼鐵替代,搞出了目前的一大堆發動機零件,綜合性能不用問也知道,多半又下降了幾個等級。

  戴萊特還在結結巴巴的匯報時,智腦就已經完成了對零件的測試,據測試數據表明,這些零件還是可以使用的,只是一旦投入使用之後,新型發動機的800馬力,會降到720馬力,而且使用壽命會大幅度下降,初步估計,大修時間是600個小時。

  還好吧,沒有讓劉鄖太過失望,沒有跌出700馬力和500個小時,想想21世紀,許多航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也才不過500個小時而已,至於二戰期間的坦克發動機,更是沒一個準,往往理論設計數據是1000小時,實際使用時,連200個小時左右就得趴窩。

  “磨刀不誤砍柴工”,也罷,再多搞些新型合金就是,劉鄖這次可強調了,新材料一旦運到,無論如何要搞出一套新材料發動機零件,反正再過三四天,就要進行一台原型機組裝,其余的也不管了,讓戴萊特等人看著辦,如果還有問題的話,可以換人來做。

  在兵工廠的警衛護送下,十來個運材料的工人來到渣場,劉鄖為了避免其他人發現異常,讓其他人在礦洞上等著,他親自一塊一塊的往上抱,再由工人們運走,根據預先的份額安排,分別配送給“中德合作所”,以及炮火小組和底盤小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