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71章 德軍之父
  何應欽,劉鄖大感意外,這可是他的頂頭上司,北平行轅主任,兼管軍政部兵工署,不由暗暗的打量起來,此人年齡貌似不大,也就四十歲左右,儒雅而白淨,是有名的親日派。

  某人還在瞎琢磨時,秦國洞與孔部長已經寒暄完畢,正準備向塞克特上將介紹,“中德聯合研發”副主任,劉鄖中校時,才發現這廝竟然走神了,秦少將隻好不露痕跡的拉了他一把。

  劉鄖略略一怔,就恢復正常了,連忙用德語與塞克特將軍交流,“將軍閣下,我就是華夏的劉鄖,歡迎你的到來”。

  塞克特見劉鄖會德語,也很高興,拉著某人連聲說,“親愛的劉,你就是聯合研發的發起人吧,感謝上帝,你是我在華夏,所見過的人之中,最神奇的一個,仿佛就是上帝的天使”。

  更令在場所有人意外的是,以刻板著稱的塞克特將軍,竟然還與劉博士開了一個玩笑,這個老頭聳了聳肩頭,閃著戲謔的眼光說,“你知道嗎,在我們德國顧問團之中,已經漸漸的盛行一個傳言,說你是我們元首希特勒的私生子,請你告訴,這是真的嗎”。

  我倒,希特勒的私生子,劉鄖簡直一頭暴汗,無意看見一臉無奈的法肯豪森,才知道原來是這廝造的謠,這個祖宗可是不能亂認的,哥是地地道道的華夏人,隻好微笑的作了解釋。

  “將軍閣下,我是很崇拜貴國的元首,他即將帶領貴國走向新的輝煌,但是我確實是一個普通的華夏人,在華夏不但有父親,還有母親,無論他們,還是本人,從沒去過德國,我真是不知道這個傳言,究竟是怎麽回事,對於你的疑問,我根本無能為力”。

  看著無奈聳肩的劉鄖,塞克特也覺得很有意思,灰色的眼睛一閃,也沒在意,拉著某人直接向兵工廠走去,連劉鄖想向何應欽這個上司,打個招呼都沒時間,隻好希望上司不要記仇。

  其實,劉鄖多想了,何應欽對他的印象還是蠻好的,據他了解這幾年來,能得到塞克特上將青睞的人不多,更不要說開玩笑之類,現在還手拉手的並肩而行,某人還是破天荒的頭一個。

  對於日寇的咄咄逼人,在北平蹲點的何應欽是最有體會,他最希望華夏能找一個強大的盟友,不說聯合抗日,就是從道義上聲援一下也是好的,也好讓日本鬼子不敢過於緊逼。

  目前而言,德國就是最佳的選擇,這也是他為什麽會在百忙之中,陪塞克特一行人來漢陽兵工廠,畢竟他名義上還是兼管著兵工署。

  塞克特將軍可是一個務實的軍人,全然不管武漢行政官員的殷勤,上岸之後,根本沒功夫去客套閑聊,而是帶著他的德國顧問團,直奔漢陽兵工廠的發動機實驗室,陪同下的劉鄖,隻好客串德文翻譯官,一路上專門伺候德國將軍,及時解答各種疑難問題。

  一路上都有警衛全程戒嚴,一行人走得很快,快接近試驗場的時候,何應欽毫不客氣,命令一乾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再尾隨,專門派軍警進行人牆隔離,被隔離的包括武漢的行政官員。

  劉鄖有些暗暗點頭,比較認可何應欽的保密意識,這些大小的政客,都是一些外行,倒不是說他們會暗中通敵,而是這些人會無意識的顯擺,從而給華夏與德國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即將接觸發動機的時候,連塞克特上將也下了嚴令,與發動機無關的德國顧問,也一律不得入內,允許進入的除了劉鄖、秦國洞、孔部長、何應欽,及其“一所兩組”的專家外,就只有塞克特、法肯豪森,以及三個剛才從柏林飛過來的坦克專家。

  經法肯豪森介紹,這三個德國專家全,都是研究三、四號坦克的專家,因為技術和冶金的不成熟,目前連二號坦克的研究,都漸漸處於半停滯狀態,確實正如劉鄖剛到兵工廠時,所預測那樣,明年量產的二號坦克,確實將由最初的十多噸,下降到十噸以下。

  帶隊是發動機專家馮·米歇爾,由德國紐倫堡MAN公司派遣,未來的豹式坦克,就是該公司的得意之作,二戰之後該公司依然存在,以生產柴油發動機,與渦輪發動機而聞名,目前正與克虜伯、亨舍爾、戴姆勒·奔馳等三個公司,負責各型坦克的研發問題。

  由於接到南京顧問團的密報,而各型坦克又處於難產狀態,所以柏林才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才派此人來華夏看看。

  其余兩人,一個是炮火專家威廉·海因茨,一個是航空發動機專家梅塞·施密特,分別來自萊茵金屬公司,與巴伐利亞飛機公司,都是德國知名公司,可見柏林對聯合研發的重視。

  無後坐力炮與未來的四號坦克,就是萊茵金屬公司的成名之作,未來的BF109戰機,就是巴伐利亞飛機公司的產品,按說來,飛機公司是不用參與坦克研究的,但是據顧問團報告,新型發動機正是源於航空發動機,所以才有了施密特的到來。

  大家一進試驗場,工作人員就拉開了偽裝,駭然看見一個前所未見的龐然大物,長長的炮管,近百毫米的炮口,厚實的鋼鐵裝甲,似乎可以抵擋一切炮火,看上去都覺得心馳神往,塞克特、法肯豪森,以及三個德國專家,都是一陣驚喜。

  這才三天時間,就將坦克制造出來了,連劉鄖摸著太陽穴,心中一陣苦笑,不用智腦掃描也知道,不但裝了鋼板,恐怕連通訊設備和冷卻系統也按上了,哪怕再苛刻的軍工專家也得承認,這是一件隨時可以上戰場的戰爭武器,而不是什麽坦克模型。

  劉鄖向“一所二組”的專家們,瞄了一眼,發現他們都很疲倦,甚至眼睛內都充滿了血絲,但是卻透露出滿足的自豪感,真的很佩服這些專家,真的是要成就感,不要命了。

  劉總工聳聳肩,繼續充當他的導遊兼翻譯工作,根本不看資料,直接讀出智腦的測試數據,向所有人介紹,此款坦克為聯合研發一號原型坦克,長7.2米,寬3.2米,高2.45米,重38噸。

  該型坦克,裝備了兩台二檔發動機,聯合扭矩輸出720馬力,最高時速42公裡/小時,可無故障行駛420公裡,正面裝甲厚度100mm,按傾斜30°計算,相當於170mm勻質鋼板,側面裝甲70mm,炮火口徑88mm,可儲備炮彈82發,1500米外可擊穿80mm均質鋼板。

  另外,目前坦克裝的是德國的FuG2無線電台,有簡易的單循環冷卻系統,還有一挺M2大口徑勃朗寧同軸機槍,可儲備子彈800發,由車長,炮長,機槍手,駕駛員,四人協同作戰。

  劉鄖還沒介紹完,德國人就已經瘋了,不顧施諾德、漢斯與法肯豪森的勸解,塞克特上將摸著坦克,哭得像個小孩子一樣,喃喃的喊著,“這就是德國所需要的坦克,這就是德國崛起的希望”。

  梅塞·施密特有些無所謂,他是大空軍主義者,一切以飛機為主的原則,根本不理解德國十萬陸軍的渴望,更加不理解德軍之父的努力,很悠然的找到工作人員,直接看發動機去了。

  威廉·海因茨,對於88mm口徑的侵徹力表示遺憾,認為哪怕一門普通75mm的野炮,也比這貨強,正在給劉總工上課,應該如何如何改進,當說到後坐力與準確性時,極力推薦萊茵金屬公司的無後坐力炮,劉鄖最後只有摸著鼻子認栽,希望這廝不是放空炮。

  馮·米歇爾表面是最鎮定的,前前後後,圍著坦克轉悠了幾圈,才一副肯定的告訴劉鄖,你們這個坦克絕對有問題,要不開不動,要不然就是誇大了數據,甚至連坦克的重量都有懷疑。

  孔部長和何應欽,終於從震驚當中醒來了,拉著秦國洞,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隻問了一句,“這輛坦克能動不”。

  兵工廠長秦國洞也傻了,這輛坦克是否能開動,他還真不知道,就是“一所兩組”的專家們, 也無法解答,因為他們是根據劉鄖設計書做的,直到今天凌晨才倉促完成的。

  對於這個問題,只有劉總工能解答,當大家不約而同的望著劉鄖時,卻看見米歇爾正喋喋不休的糾纏劉總工,一時火氣大增,幾人很粗魯將米歇爾圍住,秦少將拉著某人,就往孔部長這邊跑。

  對於他們疑問,劉鄖很樂意解釋,拍著胸口保證,一切沒問題,這時大家才想到把塞克特上將拉開,可是這個倔老頭就是不松手,劉總工隻好換種方式交流,邀請他進入坦克擔任車長。

  一時所有的德國人都傻了,這個德國老頭今年70歲,歷經多次大戰,身體早就毛病重重,還想進入坦克玩,那年月再好的坦克,駕駛環境也沒好到哪裡去,我的上帝,千萬別死在裡面。

  劉鄖當然心中有數,智腦早就掃描了塞克特上將的身體,如不出意外,這個老頭,最多還能活兩年而已,但是某人有初級治療劑在手,正想借此機會,給這位華夏之友喝下去,以酬謝塞克特將軍這些年來,為華夏的軍隊竭誠服務的辛勞。

  駕駛員當然是劉鄖自己,坦克的炮長,劉總工選擇了法肯豪森,至於機槍手,當然讓給了何應欽上將,何上將可不是純粹的文職上將,也是扛過槍、打過仗的軍人,自是樂意奉陪。

  一個簡陋的坦克艙內,竟有三個將軍一個中校,某人暗暗有些得意,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坦克組員陣容,劉鄖也沒多說,根據智腦的指示,發動了機器,38噸的坦克頓時慢慢的動彈起來,讓周圍人有一種地動山搖的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