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266章 鐵幣專區
  劉鄖也知道楊上將,才出任貴州省主席不久,處處都需要用錢,能湊齊這兩百萬大洋,想來也不是很容易,有心將這批軍火白送算了,但是又怕打了楊耿光的臉,隻好微笑的收了下來,暗暗將出廠的軍火數量上浮50%。

  不料楊上將剛離開座位,白上將又湊了上來,白崇禧不愧是軍人,做生意就是直白明了,他只看上了川西戰機,還準備送二百名學員過來,去川西空軍學院學習學習,待三五個月整訓完畢後,就駕駛著所買的戰機返回桂林。

  因此,廣西將立馬交付三噸黃金,而且一兩不少、一兩不欠,然而讓劉司令很為難的是,想讓這二百名廣西學員百分百合格,川西空軍學院根本做不到,即或再交三噸黃金也沒用,這筆單他根本不敢接。

  白崇禧就搞不懂了,川西既然敢宣稱,“凡是能開汽車的,就能開飛機”,那麽廣西桂林所派遣的空軍學員,為什麽就不能全部合格呢?而且在二百個學員之中,現役飛行員就有五十多個,其余一百來個,基本都接受過飛行訓練,也都會駕駛汽車,還請劉司令給個解釋吧。

  看到各位大佬的質疑眼光,劉鄖也出離的憤怒了,你妹,那不是搞銷售宣傳麽,你還當真了,隻好換個說法,“白上將,你的要求太過苛刻,據我所知,你們廣西桂林,從1925年開始培養自己的空軍,到1928年就成立航校,至今也有年頭了,不知每年有多少合格飛行員呢?”

  “這個問題,那個,哈哈,亦誠老弟就是喜歡較真,為兄這不是跟你開玩笑麽”,白崇禧立馬就打哈哈了,拉著劉司令宛如親兄弟一般,很快又換了個說法,“我這個人不貪心,幫我訓練五十個如何”。

  劉鄖也微笑不語,隨之略略的點頭同意,沒想到川西空軍學院,早已聞名於天下,高成材率更是震撼諸侯,看來白上將也有備而來,現役飛行員五十多個,若能再培訓五十個,就可以組建一支真正的空軍聯隊了,其余被淘汰的百來名學員,正好作地勤維修人員,白老大還真是精打細算啊。

  至於培訓的費用問題,也沒讓劉司令為難,白崇禧可是號稱“今亮”,自然是算無遺策,立刻遞來二百萬大洋的支票,專門用於飛行員的培訓,還明言一點,以五十為基礎,每多一位送大洋五萬,而且上不封頂。

  真是讓所有大佬都傻眼了,感情這些飛行員比飛機都貴啊,這又是哪門子道理,哼哼,白崇禧就是不告訴他們,讓他們在黑暗的迷茫中遊蕩,這可是血的教訓,廣西方面每年在空軍上,無論培訓人員,還是飛機保養,都投入了巨額資金,可惜每年只有二十多位學員合格,其中部分還是在國外培訓的。

  因此,劉司令一針見血的見解,白上將立馬就服軟了,歸根到底,就是不想好了其他人,他們桂系吃了大虧,若這些人不吃,豈不是虧大了,萬一某人無在意中透露了桂林空軍的實情,他們吃的虧不是白吃了。

  還是張少帥見識廣,老張家在最昌盛的時候,可是擁有三百多架戰機,對於飛行員培養上,有一套很成熟的經驗,一言道破白上將的詭計,“那是因為好的飛機易買,而好的飛行員千金難求,飛行員確實比飛機貴”。

  白崇禧也訕笑不已,他自己也後悔不已,差點忘記了這些大佬們,都曾自己培養過空軍,只是或多或少而已,連忙打哈哈轉移話題,“那個,亦誠老弟,我們就此別過,我即刻向桂林方面發報,讓他們即刻派人過來”。

  因為劉湘與劉鄖還有客人要見,自然不會再挽留他們,開始一一的揮淚送別,只是楊虎城有些騎虎難下了,還是經張少帥說項,才拿出一千萬大洋,買了三萬支中正式步槍,二千挺捷克式輕機槍,以及二百門72毫米步兵炮等。

  劉主席帶著劉司令,換了一處官邸議事,卻見到了馬鴻賓、馬步青、李家鈺和鄧錫侯等人,其實也沒什麽好談的,除了馬步青想訂購點騎兵裝備外,就是談談涪城、廣元和隴南等地的經濟整合問題。

  騎兵的裝備好辦,馬刀和戰馬,馬家軍自己就能搞定,至於其他的裝備,主要還是以短管步槍、自來德駁殼槍與自動火力為主,再順便搭點迫擊炮和步兵炮之類,給個二百萬大洋,就能搞定一個整編師。

  然而經濟整合問題,卻是一個大問題,幸好川西鐵路即將修到隴南縣,完全可以將這三個專區連成一片。

  但是涉及到跨省的問題,才會驚動劉湘與馬鴻賓,他們自然不會作惡人,反而樂見其成,真正要談的,還是三個專區與川西經濟整合的問題。

  鄧錫侯的意思是,與川西專區同呼吸共命運。

  這可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都知道劉湘很忌憚川西的發展,但是背著劉主席亂來的話,今後大家彼此就不好見面了,所以大家才想敞開討論。畢竟川西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如今還擁有自己的銀行、貨幣、工廠,以及經濟輻射圈,成了事實上獨立的新軍閥,而且社會經濟欣欣向榮,鄧錫侯等人想加入也在情理之中。

  俗話說,“留來留去,留成仇”,劉湘的想法是,乾脆他自己也加入川西經濟圈好了,這樣就不存在“不和諧”的聲音了。

  這個話題,也很棘手,因為川西經濟圈才形成不久,目前還是比較脆弱的生命體,倘若整個四川也加入的話,川西根本消化不了,甚至會拔苗助長,從而影響川西經濟的健康成長。

  劉司令來自21世紀,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了,乾脆建議讓德陽專區,作為觀察成員,暫時加入“川西經濟圈”好了,至於其他地區根本不通鐵路,即或加入其中,也沒有多大的意義,鐵幣在這些地方,根本沒有什麽信譽度可言。

  劉湘主席卻不認同這一點,他認為城都也通了鐵路,而且也屬於廣義的川西范圍,因此城都也該列入川西經濟圈。然而城都市有多大體量,大家都一清二楚,此地一旦加入,大家都得去喝西北風。

  鑒於彼此吵得面紅耳赤,而且相持不下,劉司令隻好再讓一步,讓城都也成為觀察員之一,二年之後,再根據實際經濟情況,討論加不加入的問題,從而讓大家的情緒得到了緩解,重新恢復了開始的和諧氛圍。

  當大家將話題轉移到隴南專區的時候,馬鴻賓主席也有些小看法,他希望蘭州也列入觀察得對象之一,不過在時間上,需要略略的向後延長一下,因為蘭州現在還不通鐵路,等到真修通的時候,也沒幾天的緩衝時間了,因此才想提前預定,爭取盡早加入川西經濟圈。

  為了大西北的石油,劉司令隻好認了。

  難道這些人都中邪了?為什麽都想加入川西經濟圈呢?劉鄖自己也想不明白,還是鄧錫侯的一句話點破了個中真相,“因為茂州、涪城,以及廣元等地的民生經濟,自從川西介入後,都出現了騰飛的局面”。

  劉鄖頓時就無語了,這些地方的發展,真是因為川西的緣故?根本就是一個神話,應該是工業和采礦業的發展,才導致了地方經濟發展,確切的說,就是鐵路的發展,導致這些地方的礦產,有開采的價值而已。

  世人只看到了現象,卻不看到本質,劉鄖就算將嘴巴說破,也沒人會信,那就聽之任之吧,反正川西銀行的鐵幣,正好需要人口與發行范圍,等到1937年底,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幣體系全面崩潰之時,鐵幣正好及時頂上。

  軍事演習已經完畢,軍售也基本搞定,與劉主席的暗帳也分了,劉湘在川西銀行的帳戶上,一夜之間就多了600萬大洋,真是皆大歡喜,不過關於川西第二、第三旅的調整上,暫時還沒與劉鄖搭成一致。

  劉湘認為這倆旅不堪一擊,劉司令應該負有領導責任,因此丁興貴與張興華倆位旅長,以及所屬的大小軍官,應該去教導旅和川西大學進修,嗯,最好由劉校長親自教導,等什麽時候合格了,再出來當官。

  再收編二萬軍隊,劉鄖覺得自己都快瘋了,他究竟是打敗了,還是打勝了,怎麽感覺越勝利,混得越慘,如果再打幾場這樣的勝仗,這些被收編的部隊,就能把川西吃垮,怎麽辦呢?發展農業和重工業。

  在川西高原發展農業,是有些不現實,然而事無絕對,比如大小金川,就很適合發展農業,甚至可以組建川西高原農墾兵團,專門發展高原地區的農業和交通業,其次就是生產各類農用機器,以及紡織、榨糖、磨面等電動化機器。

  另外劉司令認為,像農墾兵團之類的單位,其實還可以多搞幾個,比如後世才開發的九寨溝和紅原等地,在民國期間,還是人跡罕至的荒涼之地, 無論是種植糧食、采礦開煤,還是種植麻瘋樹等等,都是最佳的選擇。

  經過此次軍事演習之後,劉湘主席也看開了,無論是防備川西軍團,還是防備劉鄖這廝,都屬於吃力不討好的典型,而劉司令也是個灑脫人,也不怎麽喜歡插手軍隊與政治,與他也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歷來“堵不如疏”,乾脆讓這廝也分享一點聲譽和權利,將他真正的拉入川軍體系好了。

  從此劉湘主席也就將川西專區,完完全全的托付給劉鄖父子了,在映秀鎮山口,也不再設置障礙與重兵了,至於第二與第三旅的問題,也完全交給劉司令自己管理,劉主席作為川軍的大當家,歷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不料劉湘的一番好意,反倒將劉司令搞得焦頭爛額,因為他自己的手中,根本沒有合適的領軍人才,丁興貴與張興華倆位旅長,反而是最佳的人選,感情胡亂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真是世事難料啊。

  不過這倆個留洋人才,去川西大學進修一番,倒是有這個必要的。

  讓郭少將好好的給他們倆補補課,以免今後上了抗日戰場時,反而被日本鬼子給教訓了,那可就真的丟人了,當然在整訓期間,這些部隊將由郭祺勳另派人選負責管理。

  與之同時,龐太師的修路隊已修到了都江堰附近,他的侄兒龐長輝已經可以獨立負責修路之事,而太師本人又不願意當川西銀行行長。無奈之下,劉鄖隻好讓他代理第三旅旅長,暫時駐扎在都江堰軍營,而第二旅旅長,則由川西專員劉鄂北親自代理,暫時駐軍汶川縣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