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318章 防空雷達
  構建防空雷達通訊網,安裝主控電腦,輸入各種專業數據,以及調整信號的連接與輸出裝置,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不過前前後後,劉司令與余紫甜等一乾雷達技術人員,足足忙碌了四五個小時。

  有了主控電腦的空指中心,究竟有什麽不同呢?

  老蔣很快就看到了成果。

  當劉司令將星艦智腦一放好,再將亂七八糟的雷達探空數據,一一輸入完畢。

  大家在一旁的投影布上,就看到了驚人的一幕,不但顯示出上海、南京和杭州的簡略地形,還有各地的空情分布,比如多少風速,比如多少溫度,比如多少架戰機等等。

  最讓蔣委座難以置信的是,這幅投影竟然是動態的。

  見慣了21世紀高科技的劉亦誠,卻沒有任何的驚訝了,甚至恰恰相反,這廝還有些不滿意,什麽鳥的外星科技,與2000年前後的普通電腦差不多,本來還以為會出現三維動畫,又或者虛擬現實之類的大場面。

  不過管它什麽黃貓黑貓,能逮老鼠就是好貓。

  然而,智腦迪克卻有不同的看法,翻著白眼向某人提議,如果能在南京上海的上空,發射一顆微型衛星的話,它保證出現三維動畫,又或全息的投影場景,當然劉司令如果不喜歡投影,它也可以取消。

  “不,不要,我是開玩笑而已”。

  劉亦誠在情急之下,竟然忘記與智腦交流,只需要在心中交流就行了,一時驚惶的說漏了,直讓老蔣與余紫甜等人,都詫異的看著他,還以為這廝精神壓力過大,已經出現神經錯亂了。

  還是校長關心他。

  老蔣看了某人半響,一臉真誠的問道,“亦誠,看來你是疲勞過度了?嗯,都征戰了一整天了,我還拉你來搞防空雷達,嗯,都是我這個長官的錯,這樣吧,你去隔壁略休息一下”。

  看到大家把他當怪物,劉司令隻好捏著鼻子認栽了。

  他在心中大罵迪克混蛋,在表面上卻大義凜然的說,“校長放心,我們革命軍人連死都不怕,又豈會怕一點點的疲倦,沒事,我一定能完成防空雷達”。

  “因為等日軍航空兵的調整一完畢,新的大型空戰必定再次爆發,因此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現在多流些汗,戰時就少流些血”。

  “現在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好,說得好啊”,老蔣也不由一愣,細細的咀嚼之後,然而卻越想越覺得在理。

  他拍了拍劉亦誠的肩膀,很欣賞的說,“你不愧是我的好學生,今後,你就給我當副官吧”。

  給蔣委座當副官?

  劉司令覺得是一個冷笑話。

  若是在黃埔軍校的建校之初,這些年青的學生兵們,全都是一腔熱血,對時任左派領袖的蔣校長,崇拜得不行了,都以給老蔣當副官為榮。

  當然,如果換成是1934年,某人才到南京陸大的那一會兒,老蔣如果能說這句話,他也會感激得死去活來的。

  現在卻意義不大了。

  劉亦誠也不敢拒絕,隻好硬著頭皮,有些強笑的說,“校長的抬愛,學生自然感激於心,但是現在我華夏面臨滅頂之災,革命軍人應該衝鋒在第一線,倘若苟且於文牘應酬之間,豈不白活了一場”。

  老蔣也是一愣。

  他的副官,可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都能當的,通常會兼任侍從室副統領之職,一般配備少將軍銜。

  倘若一旦外放的話,通常會擔任整編師師長,或集團軍副司令,而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這個位子擠破了腦袋。

  劉司令卻不以為意,究竟是何道理呢?

  “難道他想當軍閥?”等等想法,在老蔣的心中閃電般的掠過。

  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在微笑,一副循循善誘的勸說道,“沒事的,你就是當了我蔣某人的副官,還是可以帶兵打仗的,嗯,又或繼續經營你的川西專區”。

  不過對“經營”二字說得很重,讓劉司令冒出一頭冷汗。

  看來此次南京之行,果然是一場風險賭博,難道要與老蔣從此決裂,好在此等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某人也知道大局為重,不宜當場翻臉。

  劉少將有些訕笑的回答,“其實學生也有些小心思”。

  “學生現在無德無能,一旦被校長薦拔為副官,有些拔苗助長的感覺,學生,若能在戰場上多立些戰功,這樣一來其他的同僚,也就沒有什麽閑話了”。

  老蔣是大上海的青洪幫出身,一輩子什麽場面沒見過,劉亦誠那點小伎倆豈能騙過他。

  他有些半真半假的生氣了,“娘希匹,我說你行你就行,其他的無聊閑人,自有我去處理,誰敢背地裡說東說西,我親自找他們說話,只要你我沒有私心,誰又敢說東道西”。

  面對霸氣外泄的委座,劉司令隻好認了。

  某人即刻當上了老蔣的副官,還兼任侍從室副主任,換在古代就是乾清宮內侍衛大臣。

  一旦外出就是欽差大臣,任他一方諸侯,或是總督巡撫之流,一見面就得矮半級,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輕易讓他外出的,這才是他不想當這個副官的真正原因。

  不過劉少將一輩子,就是個當副官的命。

  看見這廝答應了,老蔣就不再為難他,而回到空指中心的正事上,此時天色已經逐漸大亮,委座對於大投影上的動態數據,卻頗有些疑慮。

  劉副官通過無線電台,命令杭州的21飛行中隊派出偵察機,沿杭州灣向東海海面搜索,再沿著海岸線繞行,順著長江返回南京機場。

  大約十多分鍾後,各處雷達站紛紛發來數據。

  這些數據即刻被匯聚在了投影的大屏幕上,只見很快出現一個亮點,正是杭州起飛的偵察機,不但飛行過程歷歷在目,就連飛機的種類和飛行時速,以及沿途的風速和海情,都一一的標識了出來,簡直神乎其神。

  竟有這麽神奇,老蔣等人還有些不信。

  空指中心立馬通過無線電台,與偵察機的飛行員談話,主要核對這廝的飛機種類、飛行高度、飛行時速,以及所在位置和沿途情況等等,不料所通報的結果,與屏幕上的標識數字,竟然一絲不差,直讓在場的所有將校目瞪口呆。

  如此一來還了得,整個天空相當於單方透明了。

  單方透明,好不好呢?

  當然是非常的好,這樣一來,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在我方的掌控之下。

  我軍就可以專門針對敵軍的弱點或盲點,進行精確而有效的打擊,甚至能以零傷亡,達到以弱勝強的效果,正是現代軍隊夢寐以求的戰術效果。

  古往今來,隨著軍隊規模越來越大,各級指揮官對下屬軍隊的掌控度,卻越來越弱。

  因此許多將軍們做夢都希望,能精確的控制到每個連、每個排、每個班,甚至每個士兵,這樣他們可以及時調整戰略戰術,精準的打擊敵人的薄弱環節。

  而且隨著現代機槍與大炮的出現,戰場中的人數往往越是密集,就意味著死得越多,一顆50公斤的152毫米炮彈,足以覆蓋大半個足球場,若遇見了犯傻的“密集化方陣”,就恐怖到了極點,幾百人瞬間變成了炮灰。

  尤其出現凡爾登、索姆河這種大型戰役時,所發射的炮彈動輒幾十萬枚,即使一枚炮彈直炸死幾十人,也足以殺死一千萬人。

  因此進入近現代後,在戰場的各類部隊,都得盡量注意分散與隱蔽,以減少被敵方炮兵的殺傷,比如林副主席的“三三製”與“分散的戰術原則”,就是該思想的最佳體現。

  然而,分散化與隱蔽化,並不全是福音。

  後果就是遠離第一線的將軍們,根本不知道他的各個師、團、營、連,究竟在哪裡,究竟在幹什麽。

  長官們往往在地圖上一劃,就命令某某部佔領某個戰略點。

  部下有時也很不理解,為什麽要佔領某個陣地,分明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麽要死那麽多的人,甚至因此白白的浪費了圍殲敵軍,或及時戰略轉移的大好時機,難道將軍們都是豬麽?

  事實並非如此,溝通滯後才是最大的原罪。

  後來許多部隊都注意到了這個結症,卻又無法可施,因此出現了很多將軍級指揮官,不得不親自去營連級部隊。

  好吧,這些軍長或師長,當起了營長或連長,若是遇見了重炮覆蓋,就隻好自認倒霉吧,因為營連級的駐地面積畢竟有限,一旦被炮火覆蓋,根本無處可逃。

  有了單方透明,就完全不一樣了。

  後方的將軍們,不但可以切實的掌握部隊,還可以根據戰場的具體變化,及時的做出戰略、戰術調整,盡力避開敵人的重炮等技術裝備,而將己方的裝備發揮到最大,從而對敵人的薄弱點發起致命攻擊,以最小的代價戰勝敵人。

  這也是美軍所提倡的數字化戰爭。

  不過最原始的“單方透明”,能在南京空軍中勉強實現,老蔣等人已經很滿意了。

  若能在敵我空戰之初,就能估算出敵機機群的規模與種類,華夏空軍就能有的放矢,從而最大化的擊落日軍戰機,進而保證上海戰場的製空權。

  蔣委座與一眾將軍們,漸漸的玩上癮了。

  不但指揮各類飛機,對南京上海區域進行偵查,還逐漸派出新式戰機,偷偷對東海深處進行偵查,導致日軍的駐華大使,向南京國民政府發出嚴重的抗議。

  接到抗議書的老蔣,眼睛有些翻白。

  華夏空軍在領海范圍內,進行例行的空中巡視,又管他們日本人什麽事,簡直就是強盜邏輯。

  “娘個希匹,抗議無效”。

  還沒等他罵出聲來,又有一侍從遞來一張電報。

  赫然寫著,“駐滬日軍派來一特使,請求商議和平之事宜”。

  “商議和平事宜?”

  “莫非,是指投降?”

  老蔣懷疑自己看錯了,揉了揉眼睛,再看了一次,還是疑雲叢生,順手遞給了身邊的劉亦誠。

  這廝一看完就笑了,連聲恭賀道,“恭喜校長,張治中將軍終不辱使命,克敵在即,而我華夏軍隊於淞滬會戰的第一階段, 取得了全勝之局面”。

  老蔣卻眉頭一皺,站起身來轉了幾圈,彈了彈電報紙,似乎有些難以釋懷。

  “亦誠啊,這個,日本鬼子歷來崇尚武士道精神,最喜歡堅持到最後的一兵一卒,這次,怎麽突然就轉性了呢?我總覺得其中有詐啊”。

  有毛的詐,本時空可不一樣。

  華夏軍隊早已今非昔比了,僅僅重炮的這一項,就突破了三百門,日本鬼子又不是鐵打的,何況昨天又被我軍打掉了“出雲號”巡洋艦,甚至連傻子都知道,駐滬日軍的末日即將來臨。

  尤其在昨天,三小時內打掉了上萬發重炮炮彈,真是喪心病狂,就連日軍都沒這麽闊綽過。

  武士道精神,能擋得住152毫米炮彈?

  劉亦誠微微的笑道,“校長有些多慮了。我們不妨這樣,讓張治中將軍繼續保持進攻的勢頭,至於那位日軍特使,就讓前線送來南京好了”。

  “這樣兩不耽誤,也不怕他們玩緩兵之計,究竟有什麽花樣,一見面就知道了”。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談判也好,還是計謀也罷,其實都是假的。

  在戰場上,最後還是實力說了算,華夏若有那個本事,什麽特使不特使的,完全可以不予理會,即使拒絕他們投降又能如何,還不是要繼續打下去。

  當駐滬日軍徹底無法抵抗時,自然會乖乖的掛起白旗。

  在劉司令看來,日軍之所以會派出特使,其實就是想投降得體面一些,更想得到紳士一般的待遇,也就是所謂的“有條件的投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