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310章 最大獎賞
  看到劉司令猶豫不決的樣子,即使是瞎子都看出來,這廝的心中有所顧慮。

  不過有很多事情,還是說透了好些。

  老蔣淡淡的提醒某人,“我對你很看好。既能實心任事,又敢於做事,雖然不懂軍事,但是貴在知人善用,由你來當司令,我是比較放心的”。

  “知人善用?”

  劉鄖有些懵懂不解,不過這廝在心中,還是有些惡意揣測,嚴重懷疑老蔣,是看上了他的那點家底了,想讓他出錢養活五萬機械化軍隊(聯合集團軍)。

  劉司令笑道,“謝謝校長誇獎。學生是無德無能,打理一個川西縣,都有些忙不過來了”。

  “若非家父是川西專員,川西恐怕早已怨聲載道了”。

  不過老蔣沒功夫與他瞎扯了,正想給他來個乾脆的,畢竟前線戰時緊張,而且戰況瞬息萬變,他自己又遠在南京小營,萬一有什麽變故,也需要他能及時處理。

  不料劉司令一臉苦笑,及時的提出了最佳的司令人選,正是聯合集團軍,201師師長,胡璉胡伯玉少將。

  “胡璉?”

  老蔣卻眉頭一皺,似乎有些大感意外,甚至有些狐疑的看了劉鄖一眼。

  他有些嚴肅的問道,“你怎麽看中了他呢?此人不但桀驁不馴,而且狂賭成性,對於錢財之物,更是情有獨鍾,不妥不妥”。

  如此尷尬不堪的評語,讓劉司令也傻了眼。

  要知人無完人,連嶽飛也隻說“武將不怕死,文官不貪財”,可沒說過“文官不怕死,武將不貪財”。

  難怪胡璉在早期會走背時運,原來是老蔣這廝有道德潔癖,最看不慣部下的品行不端,若非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重用此人的。

  在無奈之下,劉鄖隻好變個方式勸諫,“校長,現在日寇步步緊逼,不但淞滬一帶戰事越演越烈,就連河北、山西與山東等地,也是危若累卵、朝不保夕,胡將軍即或有什麽不端,那都是些小節”。

  “此人的所作所為,你不覺得眼熟麽,與漢代的李廣與霍去病,何其相似?”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老蔣頓時想起了一句自古名言,在無意識之中脫口而出,隨即就默然不語了。

  漢代李廣一生戰功顯赫,但因生性灑脫、不拘小節,因此在朝堂之上,被漢武帝與大臣們所排擠,臨死前竟然連個關內侯都拿不到,如此悲劇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很多人都說是他生不逢時。

  事實並非如此,從李廣死後的李家變遷史就知道了。

  李廣的兒子李敢,一個大漢王朝的侯爵,被人隨意射殺,漢武帝壓根不管這些,反而與大臣串供,最後不了了之。

  而李廣的孫子李陵,曾率五千步兵,夜襲匈奴單於大營,讓匈奴大軍一夕數驚、死傷枕籍,最後雖被數萬騎兵圍困,卻依然步行到了長城邊緣。

  如此豪邁、如此壯烈之士,即或被匈奴所擒,仍是雖敗猶榮。

  但是皇帝與大臣們竟然輕信了流言,以臆想李陵投敵為名,將李氏一家滅族,因此李廣一家,又何來生不逢時之說,應是皇帝自己有偏見,對其部下吹毛求疵,故意為難而已。

  蔣委座是民國的第一人,按古代說法也算是皇帝了,李廣這樣的悲劇,自然要引以為戒。

  不過老蔣是不會當場承認錯誤的,於是趕緊轉移話題,“亦誠,你是說胡伯玉,能與漢代的霍去病媲美,他有這樣厲害麽?”

  劉鄖很嚴肅的點了點頭。

  漢代霍去病雖然戰功彪炳,卻也是個放蕩不羈之人,最是喜歡美酒、美女和美食之類,對奢靡生活有種執著的狂熱,即使行軍打仗、異域長征之時,也隨身帶著美姬和禦廚,與胡璉簡直就是一對好哥們。

  既然胡伯玉有霍去病之才,那麽他身上的那點小毛病,就不算得什麽大事了,畢竟一俊遮百醜,連戰國名將王翦也有斂財的小毛病,老蔣確認無誤後,大筆一揮,即刻任命胡璉為第45集團軍的司令官。

  還沒等老蔣擱筆蓋章,有一少將參謀送來前線戰報。

  該戰報是淞滬前線的戰報,我軍與駐滬日軍交戰十余個小時,彼此都傷亡慘重、橫屍遍野。

  好在德械87師已收復滬江大學,德械88師收復上海愛國女校、持志大學,我軍正向虹口公園及江灣路日軍司令部發起攻擊,預計將很快奪回五洲公墓、寶山橋、八字橋等要點。

  這麽快就有了斬獲,老蔣也是喜出望外。

  委座也不再寒暄了,即刻回到了作戰指揮室,於是與一眾高參圍著沙盤研究,開始緊張的排兵布陣,判斷在駐滬日軍將會頑抗到底,一旦征集僑民為兵的話,人數將會翻番,將達到1萬5千人。

  考慮到日軍不但有堅固的工事,而且還有龐大的近海艦隊可以隨時支援,因此光憑張治中的倆個德械師,恐怕很難在短期之內拿下日租界。

  與高參謀們一陣研討後,蔣委座決定向前線增派若乾後援部隊。

  比如德械第三十六師,以及第十與第十四兩個獨立炮兵團,這兩個炮兵團其實是重型炮兵團,各自擁有150毫米重炮16門,以及122毫米重炮32門。

  此外鑒於日軍水上飛機的猖獗,南京還將秘密增派戰機,於8月14日凌晨空襲日軍艦隊。

  這些戰機將從蕪湖、揚州、徐州等空軍基地出發,即或不能炸毀敵艦,也希望能遏製它們的囂張氣焰。

  與之同時,四川、陝西、雲南、廣西、湖南和廣東等地,紛紛向南京軍委請戰,要求抽調他們的精銳部隊,投入到越演越烈的淞滬會戰。

  此事更令老蔣憂慮不已。

  因為上述部隊,大多是些“純步兵”部隊,調去前線也沒什麽大用處,往往只需日軍的一陣飛機大炮轟炸,就會即刻折損大半,豈不是給日本鬼子送人頭?

  若是不予理會,又怕讓這些部隊離心離德。

  看著猶豫不決的老蔣,在旁觀摩學習的劉司令,不由胸口一挺,即刻站得筆直,仿佛是在接受勳章。

  某人在心中暗爽不已,與這些地方雜牌軍相比,這就是紅果果的差距啊,在淞滬會戰還沒爆發之前,他就被老蔣請來了南京,與他一起商議軍政要事,這是什麽待遇?

  這就是自己人的待遇,雜牌軍是享受不到的。

  為什麽會這樣特殊呢?

  還不是因為川西兵工廠,能生產飛機大炮麽,而且還不用南京政府劃撥一分錢。

  再說劉司令自己,當他一接到南京軍委的軍令,就即刻向南京派出了一個先遣團,人數雖然不多,確實是精銳中的精銳,光戰機就有一百多架,新型重炮近百門,還有坦克與高炮若乾,這就是差距啊。

  老蔣很快向各地通電,答應他們的請戰要求。

  在高度讚揚各地軍民愛國抗日的同時,還建議他們作好隨時參戰的準備,他們這些“虎賁之士”,將是馳援淞滬戰場的第二梯隊。

  因為第一梯隊早已動身了,而且全是中央軍的嫡系部隊。

  比如擔任總預備隊的顧祝同部、胡宗南部與蔣鼎文部,還有擔任淞滬戰場右翼防務的張發奎部與劉建緒部,以及擔任左翼防務的陳誠部、羅卓英部和薛嶽等部,盡皆是訓練有素、裝備新銳的主力部隊。

  等這些緊急事物暫告一階段時,已經是夜深人靜了。

  蔣委座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去休息室略作休整,以備應付新的突發事件。

  不過劉鄖還有要事要談,因此緊隨老蔣之後,侍從官們剛想出手攔阻,就被老蔣及時的阻止了,微笑著向劉司令點頭示意,讓他一起去休息室內面談。

  看到極度疲倦的蔣委座,劉鄖也知道現在不是談事情的好時候,但是他所談的都是要命的大事,因此又不得不談下去,在略略的沉吟之後,就拿出了一劑初級治療劑,讓委座即刻服用。

  老蔣也沒怎麽猶豫,一口就喝了下去。

  看到驚詫不已的某人,逐漸變得精神煥發的老蔣,卻感到有些好笑,“你是不是很納悶,甚至在想,難道不怕這藥劑裡面有毒藥麽?”

  “呵呵,你這個人啊”。

  “真是一時精明、一時糊塗,我倘若信不過你,又豈會讓你待在我的身邊,全程旁聽淞滬戰事的調遣”。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機密情報一旦泄漏,而又被鬼子所獲得的話,後果恐怕不堪設想,就是用十個蔣介石的命,都換不回來的”。

  信任,就是最大的獎賞。

  劉鄖頓時心悅誠服,也不與老蔣兜圈子了,直接豎起了三根手指,沉聲說道,“校長,學生就長話短說了”。

  “如果學生所料沒出錯的話,日軍的航母艦隊即將到來,他們的登陸部隊,或許還需要幾天時間準備,但是日軍的航空兵就不一樣了,不排除從明天開始,日軍將大規模的空襲南京、上海與杭州”。

  “因此防空問題,是我們目前的最大問題”。

  “川西兵工廠已經秘密引進了雷達技術,目前製造出了四部防空雷達,可以對領空進行預警與探測,有效范圍是220公裡”。

  “學生建議,最好將這四部雷達分別安放,形成一個‘寧滬杭’大三角地帶的預警網”。

  “比如在杭州灣的九龍山、南京的紫金山、上海的浦東,以及太湖的龍池山等製高點上安置,並在南京小營設立空軍指揮預警中心,統一協調指揮淞滬戰區的防空,及其空軍作戰的問題”。

  “防空雷達?”

  老蔣低聲的驚呼,這種劃時代的高科技,他早就在關注了,然而據他所知的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雖然起步較早,但是就目前的進度而言,遠遠沒有達到成熟實用的階段,預計最快還要五六年時間。

  對於老蔣的疑問,劉鄖隻好略作解釋。

  這廝一陣春秋筆法,將他自己說成了天使,至於技術的來源,很客氣的歸結成德國人所為。

  早在1933年,英國的雷達實驗室,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934年,英美兩國就在暗中,進行了雷達技術的交流。

  1935年,德國人也獲得雷達技術的突破,甚至已經在德國的本土,開始著手修建雷達預警網絡。

  一陣胡說亂侃,將老蔣侃得雲裡霧罩。

  不過蔣委座還是聽懂了一點, 雷達這玩意很牛叉,只要敵機一旦進入探測范圍,就會即刻被雷達撲捉到,並能及時的傳達到“空指預警中心”,從而華夏空軍就能有針對性的排兵布陣,甚至可以以逸待勞,打敵人空軍的一個伏擊。

  雷達確實是空軍戰力的倍增器。

  老蔣在地圖上略略比劃一番後,認為劉司令的雷達布局方案,太過小家子氣,建議保留紫金山這個點,因為該山的海拔高達450米,視野開闊,足以俯瞰東南領空,是南京附近最佳的雷達安置點。

  而上海浦東一帶的地勢太過低矮,建議改為松江區的佘山,因為此地處於上海郊區,還是上海市區附近的製高點。

  鑒於雷達的體型過大、造型太過突兀,若是放在其他的地方,定會讓人胡想翩翩,而紫金山與佘山都有天文台作掩護,因此是最佳的安置地點。

  至於所剩余的兩部,也不要浪費了,甚至可以再考慮遠一點。

  比如浙江的天台山(海拔1100米),以及杭州附近的天目山(海拔1500米),尤其是天目山地處杭州外郊,具有很好的隱蔽性與實用性。

  而這些高海拔的山林之中,大多是人跡罕至的野地。

  將防空預警雷達放置這些地方,也不怕被人誤打誤撞識破,同時還能出其不意,即使鬼子想到了雷達的問題,一時半刻也找不到它們。

  更關鍵的是,敵人部署在台灣松山機場的轟炸機群,無論是支援淞滬一帶的登陸作戰,還是奔襲杭州與南京一帶的市區,都會經過這倆個空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