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79章 城市建設
  在一眾官紳賢達散去之後,劉鄖在智腦的輔助下,花了一夜的功夫,才將小鎮的規劃設計全畫了出來,並重點畫出了市政施工圖紙,以及商業和農貿的建築圖紙,另外還準備在縣內的區鄉中,搞一兩個居民試點,一則是分散人口,二則是為茂縣和涪城建設積累經驗。

  因為衛生問題迫在眉睫,而人口暴漲,居住條件是痛苦了些,因此別墅三期和市政工程,仍由螞蟻機器人來完成,不過是在與紅軍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目前正好用人力工程隊,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

  可能是劉鄖太強勢了,他所推出的工程規劃與建築計劃,小鎮的大小官紳們,沒有一個敢出來唱反調,對某人一邊劃出農田保護紅線,一邊佔用農田,搞什麽國際飛機場,都是一種盲從盲信的心態。

  當然也不是沒有質疑的人,這個人正是某人的準老婆,孔大小姐自小在教會長大,後來又去英國的愛丁堡,讀大學讀博士,是真正的見多識廣,什麽先進的城市沒見過,自然對於劉鄖的設計,提出了各種意見,比如機場近了、道路寬了、綠地少了、風貌難看等等。

  劉鄖倒是很認真的聽取意見,但是越聽越覺得膩歪,國際機場是近了些,問題是只有這麽大個小盆地,適合建設機場的地方,也只有這麽多的選擇,又不是停靠噴氣式飛機,哪有那麽多的講究。

  道路是寬了,應該川西鎮即將普及汽車,難道要像英國學習,到21世紀,還在流行什麽馬車和騎警,何況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一個島國,道路自然是窄得可以,還美其名曰“氛圍與格調”。

  誰說綠地少,二十多平方公裡的小盆地,留出的農田就高達十八平方公裡,居住地和其他廠礦,不得不上山進洞,簡直可以稱之為綠色城市,劉大官人華麗的忘記了,還需要街頭綠地和公園綠地之類。

  風貌就不說了,是源自於某人對二十一世紀的記憶,許多建築風格和設計理念,實在是太超前了,若想用30年代的英倫風格來套,絕對是什麽都不對,當這些居民習慣之後,審美觀就會反過來。

  然而劉鄖也真明白了,孔玉玲是一個女強人,一天沒事乾的話,總覺得不自在,於是隻好將她帶到星靈別院,讓倆位師姐教她如何修身煉體,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大小姐並不是溫室裡面的花朵。

  某人自己受不了的疼痛,對孔大小姐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服用初級強化劑,也不比喝點烈酒強多少,劉鄖簡直有點無地自容,所準備好的治療劑,根本沒有半點用,身體強化的效果直追煉體初期。

  劉鄖正準備詢問倆位師姐,怎會有如此的差別,不料孔玉玲卻自己作了解釋,道理很簡單,她畢竟出自名門,幾千年的家族傳承,多少也會收集一點修煉之法,只是無人指點,所以效果不大而已。

  而且,孔大小姐長期在教會廝混,宗教最大的好處就是,誠心靜氣,無形之中磨練了心智,也為她打好了修煉的基礎,這才導致強化效果出奇的好,正適合修煉星靈別院外,石碑上的初級功法。

  可能都是大美女的緣故,倆位師姐對孔玉玲大為欣賞,認為以她的資質和天賦,只要堅持不懈,恐怕不到半年時間,就會被倆位大師收入門牆,因此她們認為孔大小姐,應該留在別院閉關修煉。

  劉鄖倒是無所謂,他現在重點經營川西縣和川內,漢口那邊已上了正規,孔大小姐即或不去坐鎮,一時半會兒也垮不了,孔玉玲自己也有些心動,畢竟可以成為傳說中的俠客,哪個年輕人又不心動。

  當得知要十多二十年,才能出師時,孔玉玲立馬打了退堂鼓,她是一個事業型的女人,要她像尼姑一樣苦修二十年,還不如殺了她算了,不過石碑上的初級功法,在倆位師姐的指點下倒是進展神速。

  劉鄖的俗事比較多,一時也懶得管她,得知強化成功後,直接拿出一件新的幻影鎧甲,讓孔大小姐穿上,這時倆位師姐才知道,某人打了埋伏,鎧甲的數量也許不太多,但是也絕對不止三件這麽少。

  幻影鎧甲確實是討女人喜歡,除去強大的防禦功能不說,可以隨心變化想要的衣服,就讓她們欣喜若狂,當然劉鄖倒也不怕她們脫下了,只要鎧甲距離她們不太遠,就可以即時保護或囚禁超級高手。

  將孔玉玲安排妥當後,劉鄖收回了倆女身上的螞蟻腰帶,回到劉府做事去了,直接招出智腦,一一檢查各項工作的進度,比如即將交貨的軍火,各項市政工程的進度,以及別墅三期的興建問題等等。

  現在的幻影螞蟻的綜合性能,可是之前螞蟻機器人的好幾倍,軍火生產的進度異常順利,據智腦估計,再有二三天時間,第一批槍炮就會生產完畢,反倒是各項秘密戰備工程,卻一再中斷或拖延。

  不過最惱火的還是鐵路,這玩意大家都低估了,以為只是修修路基,再將事先備好的鐵軌,往上一放就行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修鐵路那麽容易的話,美國的早期鐵路修建,就不會死那麽多人了。

  究竟什麽地方不容易呢,說到底還是路基問題,鐵路的路基還不同於公路,它不但要注意防水、防空、防地震,還要注意鐵路的彎度和坡度,盡量在路基的兩側,設公路、排水溝和防護帶等等,然而川西縣到茂縣,基本全是在高原山區,想做到這些也真心不容易。

  從鐵路修建的第一天,至今也有小兩個月了,各種工人高達千余人,但是進度並不大,沿線預定的小站和編組站卻早搞好了,而施工條件良好的地段也搞定了,唯有幾個險要的施工地段太過麻煩。

  然而,往往一處堵塞,導致處處堵塞,目前鐵路的實際長度,才不過二十多公裡,按照這個進度修建,恐怕還得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劉鄖隻好去施工現場親自主持,若實在沒辦法,就出動螞蟻好了。

  到了現場才知道,真的不怪鐵路工人不努力,川西高原的海拔較高,自然環境惡劣,然而在川西縣域內,本身又有大量的鐵礦石,工人們的工具又較為簡陋,偌大一鐵錘下去,往往是一個白印子。

  炸藥也用了一大堆,可能工人們沒經驗,效果也不是很好,炸藥少了又不起作用,多了,又怕引起山體滑坡和道路垮塌,還會對路基造成各種隱患,幸好劉鄖事先有準備,幾個關鍵部位的涵洞,在開工前就暗中解決了,否則的話,天知道鐵路修建到現在是什麽樣子。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劉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著汽車,沿著預定的鐵路線路,一一勘察,從川西鎮到茂縣,布線距離不過七十多公裡,就算有智腦的輔助,也足足讓劉大官人忙活了一整天。

  不過也沒白忙活,劉鄖終於將沿途的情況摸透了,雖然沒有好的施工工具,但好在有螞蟻在,一夜之間,就將三輛坦克改成工程車,炸藥不好使也沒事,先用螞蟻機器人,將所涉及的岩石或山體部分,一律挖松,再讓部分工程車裝上菱形大鋼鏟,直接推過去就行了。

  既然是技術活,又是少數關鍵地段,因此本段鐵路修築,也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了,隻留下了三分之一,大約三百多人繼續施工外,其余人在龐學忠的帶領下,去了茂縣的鳳儀鎮,將在那裡修建第一個鐵路樞紐中心站,是川西鐵路通往城都,以及涪城的交匯之處。

  劉鄖通過輪番的空中偵察,已對茂縣及其周圍的地形,了如指掌,茂縣剛好位於川西高原的東南邊緣,地跨岷江和涪江上遊的河谷地帶,又是四川龍門山斷裂帶的正中,該處地形本就極其複雜多變。

  不要說20世紀的30年代,就是21世紀從茂縣到涪城,都得從北川或都江堰繞過去, 劉隕又不願意繞行,因為一繞,就平白多了上百公裡鐵路,誰又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而且時間也很緊迫,從川西鎮到茂縣也好,還是從茂縣到涪城或城都,都是軍用的戰備鐵路。

  既然是戰備性鐵路,又得考慮今後的地震問題,劉鄖乾脆將這兩段的鐵路,修成永久性工事,尤其注意防空和反特的問題,另外在沿途的編組站,打算搞軍事移民,做到軍民合一,既能保證鐵路的正常運行,還能兼顧平戰結合,因此最佳人選莫過紅軍的傷員和家屬。

  由於是鐵路是國之大事,赭鄭二人自然是全力支持,從川西鎮到茂縣,再從茂縣到涪城,全程也就一百八十公裡左右,每隔十公裡左右,就會設一編組站或小站,沿途共需十六七個,而且每個小站可安頓百多戶人家,可容納七八千人口,將極大緩解小鎮的人口壓力。

  這些小站人家與鐵路休憩相關,別人或許會搞破壞,但是對他們來說,就是真正的生命線,不敢有半點疏忽,當然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各種消極怠工現象,但是在未來十年之內,應該還是靠得住的。

  既然有幻影螞蟻在手,用它們來修橋搭路,又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它們自然就是修鐵路的主力軍,況且這些鐵路所經過的途中,大多是些深谷高山、人跡罕至,也不怕泄密,那就甩開膀子開工好了。

  劉鄖一邊在施工現場監工,一邊讓智腦即刻畫出火車與車皮的圖紙,以零件模塊的方式,讓機械廠逐一加工,當然更多是鍛煉技工,因為無論是火車司機,還是維修工,都需要對火車自身的深入了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