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85章 陝甘之戰
  劉鄖在無奈之際,隻好讓空軍學院先開學,讓這些學員先學著,學什麽呢,當然是飛機的發展史,飛機的基本構造,以及飛機在一戰期間的著名戰例等等,當然前期的訓練與普通陸軍沒有本質差別。

  而且,劉大官人甚至作了最壞打算,德國方面實在要卡脖子的話,他就自己來當總教官,空軍空軍,顧名思義就是在空中的部隊,先啥都不說,讓他們飛個倆三年,就不信培養不出優秀的飛行員來。

  正在某人發狠的時候,鄭元興突然上門拜訪,客套了半天才說出實情,紅軍總部打算秘密派遣一人去陝北,協調指揮陝甘一帶的紅軍,劉鄖也是精神一振,略加思索就明白了,不過他也有猶豫之處。

  劉鄖倒不是擔心別的,而是擔心所送人員的安危,鄭元興也是一愣,正欲哈哈大笑之際,才反應過來,有些鬱悶的問他,“衛民兄弟,莫非你已經猜到了,總部將會派誰去陝北了,這怎麽可能呢?”

  這又有何難,劉鄖也是哭笑不得,七月份走的那批,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劉昭明將軍和林軍團長,這倆人可都是牛人,前不久還聽說他們,已經佔領了陝西的延安府,能真正指揮他們的人還能有誰。

  況且,八月份又走了一批,如果沒猜錯應該是張國燾部,這個心比天高的張主席,恐怕連周副主席都有些指揮不動,因此能指揮和協調他,以及劉林二人的人選,也只有李勝德主席了,這個很難猜麽。

  劉大官人還沒說完,鄭元興就已經豎起了大拇指,一臉的驚歎,同時又有些暗暗慶幸,這廝不是紅軍的敵人,否則隻好盡快殺掉這廝,以絕後患,於是又有些鬱悶的問到,以他看該如何處理此事。

  劉鄖在心中一算,現在已經是1935年九月初了,按原來歷史時空的話,李主席應該帥紅軍主力,抵達陝西附近了,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李勝德確實該出發了,如果沒猜錯,主要是在等川西的軍火。

  左思右想之下,劉大官人也沒什麽好辦法,隻好出個餿主意,於是慎重的建議,“鄭首長,若依我個人來看,紅軍主力還是盡快北上為好,延安一帶你們不需要擔心,張少帥與楊虎城部還不足為慮”。

  鄭元興可是靈醒人,光聽話的前半截,就猜了一個大概,一時大驚失色,有些難以置信的問到,“這不可能吧?張副主席的那些部下,可不等閑之輩,而林劉二人,面臨幾十萬大軍,才真正危險啊”。

  鄭元興的話越說越小聲,最後幾個字幾不可聞,因為他也想到了一個可能性,於是很認真的問到,“你是擔心青海、甘肅和寧夏的三馬,他們不是很本份麽,林劉二人過路時,不也秋毫無犯麽?”

  若是純粹比打仗的話,張副主席怎能與林劉二人相比,對於鄭元興的想法,劉鄖有些無語,慣性思維真的很可怕,林劉二人率軍過境一事,一是事發突然,馬家軍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二是這倆人用兵歷來嚴謹,別人也很難利用他們的破綻,而張國燾部就不盡然了。

  當劉鄖將原由一一說清之後,鄭元興也傻眼了,唯一不敢確定的是,三馬怎麽會血拚,因為要想殲滅或重創張國燾部,等閑的馬家軍也做不到,除非三家聯合出動精銳主力,可是,有這個必要麽。

  劉大官人白眼一翻,心裡直哼哼,難道要告訴你,張國燾部命中注定有此一劫麽,於是搜腸刮肚的思索後,盡力將此事說圓,“元興兄,我也是猜測而已,張楊二人也算當世名將,若真的對紅軍動手”。

  “你說,他們會不會派人堵截後續的援兵,甚至我沒猜錯的話,張楊二人真正下定決心的時候,就是八月份張國燾部正式出兵北上的時候,因此他們出重金讓三馬出兵,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鄭元興也是一頭冷汗,他知道劉鄖多半說中了,而且他自己人在川西縣,但是仍然知道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林劉二人是倆個軍事天才,對於治軍打仗很一套,而張國燾部卻松散得多,據說沿途還時不時的征夫拉丁,目前雖然部隊還在甘肅慢慢行軍,人數卻又膨脹到了三萬。

  這樣的行軍部隊,若是遇見三馬的騎兵突襲,十有八九會遭遇厄運,鄭元興也是天生的軍事家,對於張國燾的所作所為,早就有所不滿了,也知道遲早會出大事,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快而已。

  紅軍主力必須盡快北上,鄭元興也沒再與劉鄖多說,憂心忡忡的離開了川西鎮,直奔紅軍的總部去了,劉鄖也命令螞蟻機器人,加快生成軍火的速度,爭取在紅軍總部北上前,完成預定的軍火生產計劃。

  從紅軍佔領大小金川以來,也休整了快三個多月,這段時間裡紅軍也沒睡大覺,而是夜以繼日的軍事技能訓練,除了已經北上的三萬多人,留在四川也就四萬人不到,若要立即北上的話,還需要時間。

  紅軍北上的困難,除了劉鄖所猜到的軍火外,還有糧食問題,川軍在茂縣儲備了很多糧食,然而來川西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出現糧荒的端倪,還要支持近四萬人的遠征,確實頗有些難度。

  紅軍也沒怪這些流動人口,因為在這些流動人口中,很多都與紅軍的傷員、烈屬和支持者有關,其實在張國燾離開之前,紅軍內部已經出現許多怪話,說這裡的群眾基礎好,乾脆留在川西赤化全川算了。

  正因為如此,才讓張國燾部成為北上的第二梯隊,總部本來還以為是大材小用了,如今聽劉鄖一陣神吹,才知道用人不當,搞不好二萬人的精銳,會覆沒在馬家軍的手中,李勝德拍板“即刻北上”。

  哪怕軍火再寶貴,也不如二萬條人命寶貴,軍火沒有了可以再買,又或者從敵人的手中奪取,唯有人命一旦沒了,就再也救不活了,***號召所有的紅軍將士,扔掉所有的瓶瓶罐罐,立即北上救人。

  至於紅軍的傷員和烈屬,以及所佔領的四個縣,即大小金川,松潘縣和理番縣,就全托付給了劉鄖,這廝也不客氣,以劉湘副官和省委秘書的身份,直接任命龐學忠、譚耕愚、張洪溪和劉鄂北等四人,為上述四縣的代理縣長,並各帥一隊川西警衛,即刻走馬上任。

  李勝德可是用兵高手,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一邊命人拿著劉鄖所提供的部分軍火,約萬人從刷經寺附近乘騾馬畜力,直奔松潘大草原,一邊大張旗鼓的從川西縣,再經茂縣和松潘,直奔川甘邊境。

  然而,紅軍大部隊剛過茂縣,還在去松潘的途中,以楊虎城西北軍,約三個師率先向延安進攻,從而爆發了“陝甘大戰”,戰場又分為東西兩部分,分別圍繞陝西的延安縣,以及甘肅的定西縣展開。

  開戰不過三天,就已經分出了初步的勝負,結果讓大家膛目結舌,楊虎城與張學良,集中十三個師,又十七個保安旅,共二十多萬人,結果被三萬多陝北紅軍,先打垮三個師,殲滅四個旅,再進行圍點打援,再殲滅三個整編師,而且這三個師,全是張少帥的東北軍嫡系。

  雖然戰役還沒真正結束,但答案卻已經出來了,才三天時間,號稱精銳的東北軍,就被殲滅三個師,要知道張學良部號稱三十萬,其中整編師也就十多個,還被圍了二三個,看架勢又要遭到殲滅性打擊。

  延安戰場還好說,而張國燾部的三萬多人,遭遇的卻是青海、甘肅和寧夏的三馬聯軍,總兵力高達十一萬,只是定西縣所在的隴中一帶,剛好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界處,高原、群山和溝壑眾多,地形極其複雜,紅軍又是客軍作戰,因此遭到馬家騎兵的突襲。

  張國燾部雖然損失慘重,只剩下了一萬多人,被圍困在了偏南的隴西縣附近,之所以沒像後來的河西走廊那麽慘,說來還是映秀鎮的經驗,馬家軍的騎兵再厲害,也厲害不過現代坦克飛機的集團衝鋒。

  定西縣一戰,馬家聯軍與張國燾都通電全國,都說自己才是勝利者,從倆者的戰損數據來看,是屬於兩敗俱傷居多,紅軍由三萬變成了一萬,而且敗退到隴西縣,那倆萬人可就是淨損失了,馬家軍雖然嘴硬,就憑他們不敢再繼續主動進攻,就知道損失不下四五萬人。

  既然延安縣和定西縣都打不動了,那就看雙方的援兵了,老蔣的中央軍是厲害,例如驍勇善戰的胡宗南部和薛嶽部,還在川陝邊緣一帶晃悠,至於什麽時候,才會深入陝西和甘肅的內部,只有天知道了。

  定西縣與隴西縣相鄰,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距離甘肅的省會蘭州,也就一百公裡左右,從增援上來講,是馬家軍要順當一些,而紅軍總部的增援,還得越過若爾蓋草原和隴南等地區,才能抵達隴西縣。

  劉鄖接到川軍的內部戰事簡報後,也拿著甘肅和陝西的地圖瞎琢磨,認為張國燾部還好辦,待紅軍主力一到,馬家聯軍多半會作鳥獸散,而數萬紅軍一旦兵臨蘭州城下,馬家軍就不得不即刻認輸了。

  由於紅軍急於北上延安,想來也不會與馬家軍多糾纏,只要馬家軍答應認輸,並賠償若干物資和騾馬,紅軍必然會主動撤離甘肅,就是在時間上耗費多了些,對北上支援陝北紅軍一事,是極為不利。

  劉大官人也很無奈,就是想開飛機去陝北,給紅軍送點軍火之類的,都不見得能找準投送地點,唯一希望的就是,在紅軍主力抵達陝北前,張楊二人發發牛脾氣,寧可好了紅軍,也不想好了蔣委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