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70章 戰鬥素養
  劉鄖也是大開眼界,能量金屬居然是這個樣子,難怪叫能量晶體,確實與晶體的性能很類似,於是見好就收,讓身上的螞蟻機器人,在慢慢檢索的過程中,從飛碟破損的部位,偷偷采集了一些小碎片。

  一切做好了,劉鄖才仿佛回過神來,對著馮·米歇爾豎起了大拇指,不斷的誇讚飛碟漂亮,根本不像人工所做,倒像天然生成的,說者無心,米歇爾卻想到了什麽,一臉呆滯,顯然已經神遊天外了。

  看來再說也是徒勞,劉鄖與法肯豪森大眼瞪小眼,半響米歇爾也沒恢復過來,在無奈之下,大家隻好悄悄的離去,不過孔玉玲還是滿有愛心的,還沒出大門就命令仆人,給這些看守飛碟的德國士兵,送一些吃的和被套之類,並乾脆將實驗室大樓,劃給他們當宿舍。

  法肯豪森對於這個場面,也有些無語,不過還是代這些士兵,謝謝了孔大小姐的好意,並招來其中帶隊的隊長,這時劉鄖才注意到,這些警衛的軍銜有些偏高,最低的是上士,最高的卻是上尉。

  德軍士兵這點好,一旦有長官召見,就會盡快的集合,並自動排成一個嚴整的隊列,劉鄖暗中算了一下,加上門口兩個站崗的,共有十五個人,其中九個上士,四個少尉,一個中尉和一個上尉。

  正當劉鄖暗暗納悶的時候,法肯豪森開始訓話了,這廝可是德軍的中將,無論在華夏,還是德國,都是知名人物,尤其長期輔佐馮·塞克特將軍,在整個德軍的軍官體系中,聲望值一直居高不下。

  這些德國官兵們,也願意聽從法肯豪森的指揮,盡管不是他們的直接上司,經一陣教育後,拿出了老希的親筆信,這些人才同意暫時接受劉鄖的指揮,等漢陽小豹坦克生產成功,就會隨之返回柏林。

  在德國官兵們向劉鄖敬禮的時候,這廝才反應過來,一邊匆忙的回禮,一邊用德語回話,並問他們是不是勃蘭登堡的特種部隊,在場的德國人都震驚了,沒想到在萬裡之外的東方,還有人認識他們。

  法肯豪森是德國將軍,可不會在這個時候怯場,反而有些笑意的告訴德國士兵,他身旁這位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元首”,連元首希特勒對他都青睞有加,喜歡獨行特立,請大家不要驚慌失措。

  一時之間,除了劉鄖有些尷尬之外,其他德國士兵都轟然大笑,不過也消除了彼此的隔閡,若不是法肯豪森在場,恐怕會紛紛向小元首致敬,劉大官人也聳了聳肩,聲明在晚上請各位一起喝酒。

  軍人之間最喜歡的還是喝酒,法肯豪森似乎也很高興,也同意參加劉大官人所倡議的酒會,當然劉鄖所說的喝酒,不是請這些士兵去酒樓,而是讓酒樓夥計,將酒菜送到這裡來,不過酒肉倒是管夠。

  訂酒席這種瑣事,自然不需要劉鄖親自去,孔大小姐就可以擺平,在酒席來臨之前,孔氏的仆人就帶來了各類用具,並根據他們自己的要求,基本每三人一間,分散布置在各重要節點上,攻守兼備。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劉鄖雖然在與德國士兵談話,但是依然一一記在心中,再由智腦幫著分析,發現這些特種兵的素養,確實高深莫測,許多看是無意放下的雜物,其實都是很有講究的。

  舉一個簡單例子,劉鄖就看見一個士兵,將一張過道中的桌子,略略偏移動了幾厘米,表面看來並沒多大問題,經智腦模擬後,才發現這樣卻可以限制人的速度,因為特種兵自己訓練有素,這麽幾厘米完全沒影響,而其他人速度一快的話,就會與桌子發生碰撞。

  因此,無論是碰撞與否,又或主動繞開,總會降低通過速度,甚至會停頓1秒,或0.5秒,這點時間對常人來說,就是一刹那而已,對身手敏捷的特種兵來說,足足可以殺死,或被殺死好幾次了。

  窺一斑而知全豹,劉鄖心中也是暗暗一凜,一兩個特種兵或許不算什麽,若是十個八個的話,就是袁琪兒這樣的高手,也有一定的幾率被殺死,若是換成普通士兵,就是一百來個,也不一定能打贏。

  劉鄖一邊與法肯豪森微笑的談話,暗暗記下這些特種兵的行為和部署,一邊分心思考袁琪兒與明月仙子的問題,為什麽在21世紀很少聽說這類高手,其真正原因就是,訓練一個很困難,基本是千裡挑一,萬裡挑一,然而與特種兵比也沒強橫多少,因此自然淘汰。

  然而,讓劉鄖真正擔心的還是鬼子兵,平心而論,鬼子兵的綜合素養雖不如德國人,但是在單兵作戰上,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德國人更加講究高性能武器,以及戰略戰術的部署,因此綜合實力略強。

  但是要注意一點,在希特勒登位之前,德國常備國防軍只有十萬,而鬼子兵的陸軍,從來沒低過四十萬,海軍從沒低過十萬,因此訓練有素的老鬼子兵,一直居高不下,這可都是些簡化版的特種兵。

  自從看到這些德國特種兵後,劉鄖也明白了一點,勃蘭登堡特種兵並不神奇,正如老蔣與劉湘所說的,“是一群會跳傘的偵察兵”,若是還再要說細一點,就是戰鬥意志與戰鬥素養更為強大一些。

  戰鬥意志好說,無論紅軍、川軍,還是中央軍,都有意無意的讓軍隊具有信仰,要麽信奉斯大林主義,要麽信奉三民主義,從而使軍隊更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應該不弱於鬼子兵的武士道精神。

  在原來的時空的全面抗戰初期,華夏軍隊與日本鬼子兵,長期打成5:1,主要還是武器系統和戰鬥素養的問題,武器系統落後,主要體現在國家的工業基礎上,尤其在成規模的技術兵種上,華夏損失一個就少一個,日本哪怕性能略遜一籌,卻源源不斷,越打越多。

  武器系統問題,也是劉鄖一直關注的重點,他做了兩手準備,一邊強化漢陽兵工廠,以及南京國民政府的造血功能,一邊在川西縣另起爐灶,搞起了新的兵工廠、鋼鐵廠、飛機場和鐵路線等等。

  只有“戰鬥素養”是一個老大難,從太平天國以來,華夏從來不缺軍隊或士兵,從剛開始的湘軍、淮軍、甘軍和北洋軍,再到民國時期的北洋新軍和國民軍,再到當今的紅軍、川軍和中央軍等等,多的不說,就說紅軍與川軍,在鼎盛時期,一般也在三四十萬以上。

  但是說到技術兵種,紅軍能有點炮兵,就已經很不錯了,川軍也沒強到多少,汶川一戰,紅軍損失慘重,但是川軍的技術兵種,基本全軍覆沒,要命的不是坦克和飛機的損失,而是飛行員和駕駛員的損失,規模本來就不大,一旦戰損,一年半載之內就別想恢復了。

  不然劉鄖與他的川軍,為了讓紅軍離開四川,就給予如此優厚的條件,老蔣的中央軍,為什麽成為中央軍,也有技術兵種的問題,不說黃埔軍校和南京陸大,就說空軍隊伍,就可追溯到辛亥革命。

  再說北伐戰爭時期,民間有一個傳說,說“北洋軍的炮多,中央軍的機槍多,西北軍的大刀多”,真是這樣麽,就說葉挺的獨立團,能打不假,又有誰知道,小小的一個先遣團,卻有一個裝甲大隊。

  這種豪華的配置,不要說在1926年,打國內的土包子,諸如吳佩孚和孫傳芳之流,就是1937年打鬼子也是手到擒來,但在幾十年後,全面抗戰爆發了依舊是小打小鬧,關鍵就出在戰鬥素養的培養上。

  說到華夏與日軍的素養,就單兵而言,一個普通的日本士兵,至少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自小接受各類軍訓,入伍後接受二年以上的正規訓練,打固定靶有七成以上的準頭,可單人完成一些小戰術,比如斥候、巡邏、迂回和潛伏等,其實與特種兵的差別並不大了。

  華夏的士兵就不說了,除了極少數的幾支王牌部隊,其他農民出身,一般入伍不到三個月,就會摸槍上戰場,因為長官怕浪費彈藥,打槍的次數屈指可數,根本無準頭可言,對老兵的定義,也不是按戰鬥素養來算,而是以上戰場的次數來算,能戰鬥三次不死就是老兵。

  至於士官的差別就更大了,日軍有專門的士官學校,士官就是士官,軍官就是軍官,等級相當明確森嚴,在華夏則從士兵之中,直接挑選老兵,由老兵擔任各級士官,甚至直接當排長的怪事,由於沒受過軍校培養,許多淺顯的常識都成了大難題,一上戰場不出事就怪了。

  至於技術兵種,比如飛行員、裝甲兵和炮兵等等,在華夏一般是由軍官擔任,這些技術人員一旦當了官,自然沒有心思搞技術了,就更別說大規模培養了,即或真的培養出來了,國家也承受不起。

  這十來個德軍特種兵,劉鄖真的很眼饞,暗暗決定如有可能,一定要將他們留在華夏,有這隊特種兵做模版,完全可訓練出華夏自己的特種兵,當然這個希望很渺茫,隻好將細節記下來,今後用智腦一點點的模擬出來,再逐一用在部隊的訓練中,效果就聽天由命了。

  隨著劉鄖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頻頻的關注特種兵的活動,眼睛直冒綠光,仿佛喉嚨快伸出手了,法肯豪森也反應過來了,大略猜到了這廝的想法,也沒故意說破此事,反而還露出了些奇怪的笑容。

  隨著酒菜送到,德國士兵已完成了各種勤務,法肯豪森讓人進去,將馮·米歇爾中校叫出來,準備一起共進晚餐,劉鄖在無意發現,德軍竟默契的分為三撥,輪流執勤警戒,可見其戰鬥意識深入骨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