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65章 小豹坦克
  李張二人再無疑慮,當即拍板與劉鄖合建川西軍校,重點培養新式陸軍和空軍,同時也善意的提醒,讓他向老蔣和劉湘報備,最好讓中央軍和川軍也加入,開始的規模不要太大,有三四百人便足以。

  劉鄖對此也無疑議,他建軍校的目地,主要是針對空軍、裝甲兵和特種部隊,普通部隊暫時不需要,一旦需要時,隨便找一支精銳部隊,直接將武器武裝到牙齒,再好好整訓幾天,就可以上戰場殺敵了。

  三四百人看似不多,若用好了也是個恐怖事情,一百多個合格的飛行員,在戰場上就是一百多架戰機,一百多個裝甲兵,就是一百多輛坦克,如果再加一百多人的特種兵,足可撐起一場中小型會戰。

  至於老蔣和劉湘,劉鄖本來也沒打算隱瞞,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希望這兩方勢力,也派一些人加入軍校學習,他自己親任校長,教官則以德國教官為主,以紅軍教官為輔,以其他教官為重要補充。

  對於援助川西建設一事,李勝德與張國燾不但滿口答應,還拜托劉鄖照顧一下紅軍家屬,以及那些至殘的指戰員,當然在紅軍主力離開之後,赭文和和鄭元興都將留下來,具體負責這些家屬和傷員。

  而紅軍自身的事情也很多,廣元、平武、江油和涪城一線的部隊,也需要逐步調整和收攏,在今後的幾個月之內,紅軍與川軍的交火,將會全面停止,紅軍將堅守大小金川、松潘、理番和平武等地區。

  由於各個城市的國際機場,還在建設中,劉鄖就借著去城都匯報工作的機會,開著飛熊Ⅱ型運輸機,承載著川軍的傷員,直接飛抵城都的北校場,讓老蔣與劉湘,以及一堆軍政人員的眼珠掉了一地。

  劉湘還好一些,見識還停留在雙翼機上,而對老蔣來說,就真的有些鬱悶了,他長期認為國外的月亮,就是要圓一些,沒想到劉鄖的飛機,似乎隻強不弱,當然國外的先進飛機,他想買也買不到。

  劉湘與老蔣在參觀了飛熊運輸機,還沒等劉鄖自己開口,就主動提出了要在川西縣,設立川西航校和川西飛機制造廠,得知這廝想辦一個軍校,專門培訓飛行員和坦克駕駛員時,簡直雙手雙腳支持。

  劉鄖也直接匯報了,紅軍想插一腳的情況,劉蔣二人也絲毫不在意,換個角度想,紅軍在汶川吃了那麽多的虧,如果還不注意飛機和坦克,真的很擔心他們的智商,可能在他們看來,紅軍即或學了也是白忙活,長期處於流竄作戰的狀態,白送飛機坦克也沒多大用處。

  至於劉鄖所說的特種兵,劉湘與老蔣有些聽不懂,後來用德國勃蘭登堡的傘兵部隊打比喻,才勉強聽懂,頓時給劉大官人一個白眼,什麽特種部隊,不就是可以空降的偵查連麽,說得這麽高深莫測,仗著自己喝了點洋墨水,就來忽悠倆位師長前輩,真是太混蛋了。

  “可空降的偵查連”,劉鄖也隻好訕笑,不過仔細琢磨一下,老蔣與劉湘其實也沒說錯,什麽鳥的特種部隊,說到底,不就是常見的偵查部隊麽,頂多經過特殊篩選,以及訓練搭配之類的更精一點。

  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川軍和紅軍,都特別緊缺飛行員和坦克駕駛員,三四百怎麽夠,至少得一兩千,劉鄖也是醉了,劉蔣二人以為是買大白菜麽,隨隨便便就可訓練出幾百上千,連忙申明一點,這兩兵種都需要天賦,到時沒訓練出幾個合格的兵員,千萬別怪他。

  劉湘與老蔣都笑了起來,他們都有成建制的空軍和裝甲兵,

哪裡不知道裡面的艱辛與苦處,正因為知道成功率低,所以才允許紅軍參與,在他們看來,最後能有三十個合格飛行員,就已是佛祖保佑了。  劉鄖卻不這麽想,因為他有智腦在手,可以針對每個學員的具體情況,逐一制定培養方案,只要自身素質不太差的話,最後的合格率,絕對超過30%,所以正好將這些技術兵種,構成一個縮編的混合旅,下轄飛行聯隊,裝甲營,特種大隊,以及若乾個預備民兵連。

  幫著幾位大佬培養人才好說,但是所消費的油量,卻是一個天文數字,川西縣雖有幾萬噸石油,但是也經不住如此大的消耗,於是拜托倆位大佬,想法弄點燃油來,無論什麽石油、汽油和柴油都可以。

  30年代的石油是很便宜,但是華夏沒有化工業,所以大多是進口煤油,當然汽油和柴油也有一些,大多用於艦船和汽車,因此老蔣與劉湘也沒什麽好辦法,老蔣可以購買大量的油料,就是運輸麻煩了點,劉湘的建議是在川內探礦,只要劉鄖找到了,可以直接開采。

  劉鄖也知道劉蔣二人盡力了,不過好在一點,在四川境內雖無大的石油儲量,但大多就像川西縣一樣,只要細心勘探,還是能找些幾萬噸的小油田,尤其在四川盆地的邊緣地帶,儲量就更加豐盛了。

  現在川西縣正在修鐵路,劉鄖還兼任茂縣警備團長,一旦修到茂縣,無論是開采各類礦石,還是各類油礦,這廝都有優先權,現在有劉湘的授命,更是具有壟斷權,這時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另外,對紅軍所需軍火種類和數量,劉鄖也作了簡略的匯報,並表明了川西縣兵工廠的難度,劉湘與老蔣倒是無所謂,只是淡淡的提醒他,在未來三個月內,能生產多少是多少,最好不要節外生枝。

  彈性可以這麽大,劉鄖也雷到了,不過想到川軍與紅軍結怨已深,若說劉湘一點都不介懷,連劉大官人自己都不信,看來不要“節外生枝”,才是劉主席的話中之真意,這樣一來也好,加大了可操作性。

  對於交換雙方的俘虜和傷員,老蔣與劉湘還是大力支持的,紅軍方面也是深以為然,也暗中拜托劉鄖,送回了不少的俘虜,尤其一些背景關系複雜的,更是優先考慮釋放的對象,一時皆大歡喜。

  將雙方的俘虜和傷員,剛剛空運完畢,劉鄖正在考慮,要不要喘口氣的時,法肯豪森卻傳來喜訊,經過七八天的努力,中德的坦克專家們,已經將新型坦克制造了出來,並讓他親自參與驗收和審核。

  這點點時間劉鄖還是有的,隨一眾坦克專家,在機械製造廠中,見到了這款新的坦克,長6.2米,寬3.05米,高2.25米,重24.5噸,裝備一台新型發動機,尺寸則是0.7米見方,輸出550馬力。

  智腦很快提供了更詳盡的數據,該新型坦克最高時速52公裡/小時,可無故障行駛480公裡,采用了複合性裝甲,正面相當於120毫米均質鋼板,側面裝甲60毫米,裝備了Fu2G超級短波收發器。

  坦克炮火口徑88mm,可儲備炮彈62發,1500米外可擊穿100mm均質鋼板,有完整的雙循環冷卻系統,還有一挺G34同軸機槍,可儲備子彈900發,將由車長、槍炮手,以及駕駛員四人協同作戰。

  該新型坦克的綜合性能,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但也有豹式坦克的七八成戰鬥力,就是比蘇聯T34坦克的早期型號,也隻強不弱,換而言之,它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時空德國的四號坦克。

  一陣粗暴的測試之後,新式坦克的綜合實力,直讓一乾坦克專家喜出望外,當然劉鄖也很滿意,不過在他看來,它還需要進一步的修整,比如坦克內部的空調問題,以及綜合性能的提升問題等等。

  在德國專家看來,這款新型坦克已經相當成功了,甚至可以稱之為小豹式坦克,已經可以將實物,隨同圖紙一起,直接送回到柏林,劉鄖也深以為然,當即對細部略作了改進,為交成果作準備了。

  法肯豪森希望親自拿著圖紙,帶著一乾聯合專家,直飛武漢,在漢陽兵工廠再製造一次,如果依然很理想的話,就通過德國巡洋艦,直接送回柏林了,劉鄖倒也無所謂, 如果能早點完成交易更好。

  不過原裝飛碟一事,劉鄖可記在心中,既然送專家和資料去武漢,那就順便運飛碟回來,法肯豪森自然樂見其成,立即命令南京顧問團和中央軍配合,用軍艦將原裝飛碟,秘密的運往漢口孔氏機場。

  經一乾專家聯合反覆檢測後,終於確定再無疑問時,才帶著資料組團去了武漢,劉鄖隻好親自送他們離開,不過這次大家都可以嘗個鮮了,看到新出爐的飛熊Ⅲ型運輸機,德國專家一時全都為之傾到。

  飛熊Ⅲ型運輸機,自重高達5.6噸,加上油料之類的東西,重量直追9噸,是華夏目前最大、最重的飛機,而且最大的好處,就是飛行的時候,相當的平穩和安全,法肯豪森將軍再也不用那麽狼狽了。

  對最佳時速劉鄖可沒興趣,只要不是地形複雜的區域,他歷來喜歡將速度加到最大,反正最大時速也就520公裡,體形與重量遠勝飛熊Ⅰ型戰機,沒有道理比第一次飛武漢時,更困難、更顛簸。

  三個小時不到,飛機就將落在了孔氏機場,而且由於智腦導航的緣故,劉鄖的駕駛技術也越來越好,僅僅用了780米跑道,就將偌大的運輸機,停在了飛機坪上,讓圍觀地勤人員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飛機剛停下不久,孔大小姐就過來迎接了,與法肯豪森略略寒暄後,就拉著劉鄖回了孔氏別墅,也不知道是真有事要談,還是久別重逢,倆人都想悄悄的親熱一下,連某人想回漢陽兵工廠,找秦國洞少將報到都沒有時間,隻好讓幾個德國友人,幫忙敷衍應付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