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57章 收羅人才
  好在倉庫倒是不缺,除了鋼鐵廠自備的三個外,還有三四個秘密倉庫,劉鄖隨即命令螞蟻機器人,將新采的鋼材放入新的倉庫,真正讓他煩心的是,兩軍和談遲遲未決,就是想修鐵路也不敢動工。

  “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無論是抗戰大後方建設,還是川內鐵路網建設,都離不開一個和平的大環境,平時還不覺得和平的重要性,只有需要建設與發展的時候,才發現和平是何等的寶貴和關鍵。

  劉鄖隻好兩手準備,一邊任命龐學忠為鐵路籌備主任,領兵工廠一乾技術專家,設計茂縣至川西縣的鐵路,一邊命令小部分螞蟻機器人,開始製造鐵路所需的鐵軌和火車,以及一些相應的施工設備。

  與之同時,重新啟動了張縣長和譚副縣長,讓他們組建川西縣鐵路局,主要解決鐵路沿途的征地拆遷,並具體安頓所涉區域的居民問題,另外籌備鐵路線開通後的維護人員,包括鐵路修築、鐵路維修、編組調配、沿途安保、線路營運,以及相關人員的培訓等等。

  張譚二人被“關”了近倆個月,雖然心中仍有疙瘩,好在在禁閉期間,也想清了一些事情,劉鄖與劉湘畢竟是同姓同族,哪怕他們再努力,始終是外人,尤得知劉大官人現任和談特使,更是懊悔不已。

  因此,劉鄖剛開口請他們出山做事,張譚二人立馬就答應了,一則確實不想再待在家中,如同坐牢一樣,二則修鐵路,畢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他們之間又不是什麽深仇大恨,自然是一拍即合。

  張譚二人雖然不懂鐵路,但是見多識廣,知道怎麽才能將此事辦妥,他們建議劉鄖,所缺的專業人才,直接向劉湘要算了,四川雖沒有鐵路,卻積累了大量的相關人才,這些人大多在川軍麾下供職。

  四川從滿清末年開始,就一直為了修鐵路的事情,鬧騰個不休,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滿清王朝正是被鐵路給推翻的,1911年因滿清政府想侵吞鐵路籌備款,大約二千四百萬銀元,全是四川父老鄉親的自籌款項,因此導致川內百姓集體憤怒,自覺發起保路請願活動。

  時任四川總督的趙爾豐,又是一個腦殘貨,直接命令軍隊,向百姓開槍,不但釀成了城都慘案,還導致川內烽火四起,滿清政府情急之下,命令湖北的新軍部隊開進四川,準備協同鎮壓保路運動。

  不料湖北新軍剛走到半路上,就爆發了武昌起義,滿清王朝一夜瓦解,作惡多端的趙爾豐,也被起義軍隊砍了腦袋,帶頭的正是劉鄖準嶽父的爹,尹沁蘭的祖父尹昌衡,後任四川光複後的第一任都督。

  因此劉鄖能修築鐵路,還真是有些歷史淵源,可能本來就該吃這碗飯,經張譚二人提醒後,頓時腦洞大開,準備請尹昌衡出山,擔任川內鐵路的總經理,於是與尹沁蘭商議,如何說動她祖父雄心再起。

  該哭窮時就哭窮,能從劉湘那裡爭取到,川內幾十年來的鐵路人才儲備,當然是更好,劉鄖就毫不客氣了,趁著兩軍和談,劉主席對他很倚重之際,拿著電報不要錢的發,核心就倆個字“缺人”。

  “好漢怕賴漢”是自古明言,何況鐵路專業人才,川軍一時也用不上,修鐵路也是四川人的共同心願,沒有道理不支持,在劉鄖的一陣鬼哭狼嚎之後,劉湘隻好認栽,答應當初的承諾,“要人給人”。

  剛勒索完了川軍,劉鄖又盯上了紅軍,他可是來自21世紀,對紅軍的了解,超過了這個時代的任何人,紅軍看上去窮途潦倒,連武器都很難做到人手一支,然而卻是這個時代的最大“人才庫”。

  在川西縣養傷的紅軍指戰員,自不用說,劉鄖早就親自帶隊,一一做工作,動員他們留下來搞建設,尤其那些一看上去,就有幾分學問的人,更是此番攻關的重要對象,一再暗示川西鎮的福利優勢。

  攻關的結果很不理想,只有極少部分的紅軍傷員,表示可以考慮考慮,前提是他們的首長同意,更多的則是微笑不語,不置可否,可能也知道這是劉鄖的地頭,所以也沒人直接給劉大官人難堪。

  在鬱悶之余,劉鄖隻好發揮發報機的余熱,直接與中央紅軍聯系,請他們支援四川的鐵路建設,並以實踐論為出發點,重點強調許多紅軍高材生,隻懂得理論知識,卻長期脫離了實踐,今後必然會走向形而上學,又或唯心主義,因此川西縣願意提供“寶貴”的實踐場所。

  還別說,這個時代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紅軍之中不乏浪漫的革命者,經劉大官人這番的忽悠,終於引起了紅軍內部的討論,有些認為劉鄖是一個萬惡的資本家,想利用紅軍的知識分子,幫他進一步剝削工人,應該堅決抵製,還要向世人揭露這廝的“醜惡本質”。

  也有很多人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劉鄖本質是好的,由於缺乏進步力量的指引,所以目前還沒脫離資本家的低級趣味,並列舉了這廝,幫紅軍購買緊缺物資,以及在武漢開設聯合藥廠的事例。

  最後還是李勝德主席親自拍板,認為華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華夏的主要矛盾,今後不但要團結劉鄖這種中間力量,待今後時機成熟的時候,還要團結各地實力派(軍閥),甚至必要的時候,還要團結蔣介石集團,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紅軍歷來是實乾派,既然決定援助劉鄖修鐵路,那麽就會做到最好,不但在紅軍內部篩選幹部,積極援建川西縣,還通過全國的地下黨組織,在華夏的大江南北,廣泛尋找各類閑散的鐵路專業人才。

  由於紅軍的造勢,導致“劉鄖”與“川西鐵路”,成為1935年度,最流行的詞語,連兩軍和談就顯得毫不起眼,不但使某人揚名天下,得到了大量的技術力量,還引得熱血青年主動投向川西縣。

  更有甚者,連許多外國人,也對川西縣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個勁的向華夏官員打聽,真正讓劉大官人意外的是,美國、法國、蘇聯和英國等民間友好人士,還組成了“國際援川西鐵路志願團”。

  或許這個志願團沒那麽純粹,還參雜了大量的間諜,因為連日本都有人加入志願團,但是仍舊讓劉隕苦笑不已,這個時代,還真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難怪會出現東條英機、墨索裡尼和希特勒,主要是時代的思想氛圍所至,全世界都蔓延著一種浪漫而理想的思潮。

  無論希特勒,還是丘吉爾,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一類人,都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是這個時代思潮的產物,他們都具有一種浪漫的理想,希特勒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泛歐洲的強大帝國,對一切挑戰都無畏無懼,丘吉爾的理想是,恢復並保持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

  “浪漫而理想”,劉鄖漸漸的也癡了,因為突然想到了70年代,“上山下鄉,戰天鬥地,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是何等的浪漫,是何等的激情,可惜對社會的發展與秩序,卻是一種無情的摧殘。

  如何利用這種激情,更好的為川西縣發展服務,對劉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抗擊法西斯,本來也是全世界的責任,有了這些激情燃燒的青年,對華夏抗戰只會越來越好。

   1935年6月初,川西縣工程人員,正在劉鄖的親自指揮下,鋪設第一根鐵軌的時候,突然有警衛來報,有一群紅軍想來參觀,劉大官人也不以為意,川西修鐵路可是大事,紅軍想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劉鄖因為首次鋪設鐵軌,看似鎮定自若,實際上也緊張不已,雖說有智腦輔助,還是無暇他顧,只希望能順利邁出第一步,只知道在鐵路施工現場,有許多人在主動參與,其中不乏一些紅軍將士。

  在中午時分,劉鄖派人統計主動參與施工的人,結果無論紅軍將士,還是本地的居民, 都不肯登記自己姓名,他們認為修鐵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參與施工也是自願的行為,登記留名沒有任何意義。

  劉鄖也只有苦笑,誰說老百姓就好忽悠,他剛想登記,別人就知道他想幹啥,不錯,登記完了,在當天的工作一完時,就會按人頭髮放工錢,這些人卻提前想到了,他們是真正的自願無償性勞動。

  在休息的期間,劉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背影,不由定眼一看,正是赭文和,也沒穿紅軍服裝,正如普通工人一樣,斜坐在枕木上,閉著眼睛假寐,若不是仔細盯著看,根本發覺不了他的不平凡。

  可能是視線停留得太久了,導致赭文和猛地睜開眼睛,敏銳的反盯了回來,發現是劉鄖在看他時,才微微一笑,閉上眼睛繼續休憩,劉大官人也知道這廝太累了,於是也不過去打擾,就準備離開了。

  劉鄖在轉身之際,在赭文和的不遠處,突然看見了一個更為熟悉的身影,正準備仔細觀察時,就發現自己被一層無形的繩索所束縛,不由渾身一震,知道又遇見超級高手了,看此番架勢是很難善了。

  就在此時,一個偉岸的身影出現了,隨意的揮了揮手,無形的繩索頓時冰消瓦解,劉鄖於是定眼一看,不由大驚失色,一時也懶得管超級高手是誰了,有些遲疑的問到,“你就是李勝德主席?”

  消瘦而偉岸的李主席,也是一怔,伸出寬厚的大手,拉著劉鄖在附近坐了下來,有些失笑的問到,“你這個細伢子,還真是一個靈泛人,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瑞金的老鄉,也不一定認得出來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