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51章 茂縣之變
  自從劉鄖發現別院的奧秘後,自然一頭鑽入修煉之中,真正做到了子午準時修煉,朝陽初升吐納天地間第一縷紫氣,什麽煉鋼廠,什麽水電站,什麽宏圖大業,什麽川西縣政務,全然放在了一邊。

  卻說鄭元興率領紅七團,乘夜潛伏到茂縣周圍,茂縣雖然軍隊眾多,卻因為周圍盡是叢山峻嶺,壓根沒想到有人從後方襲來,而且紅七團進入川西縣後,第一時間就切斷了川西所有的對外通訊渠道。

  而且川西高原上的電子信號,是出了名的不穩定,就算好幾天沒有任何信號,也沒人懷疑到川西縣出事了,何況就目前而言,嘉陵江戰役已到了尾聲,紅軍正向松潘一帶轉移,川軍正在土門附近布防。

  接到茂縣軍隊的布防情況後,鄭赭二人也是大喜,決定將此次茂縣之戰,定在第二天的凌晨,而茂縣縣城內的守軍,雖然也有二個團的兵力,但是都認為敵人會從土門來,所以壓根沒有提防之心。

  總攻時間終於到了,劉鄖所送的12門迫擊炮,發揮了最大的威力,在短短的五分鍾之內,發射了五六百發炮彈,將二三千睡夢中的川軍,打成了全面崩潰,連鄭赭二人的很多後手,竟都白費了。

  本來按預定的作戰計劃,在炮擊之後,就該全團發起進攻,以七八十挺機槍打頭,形成一個或多個主力師的架勢,打茂縣守軍落荒而逃,結果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機槍群剛一亮相,就乖乖的投降了。

  待天色大亮的時候,茂縣已經到了紅軍的手中,守軍的傷亡高達五百多人,主要是炮擊時造成的,剩下的一千多人,全成了俘虜,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全都聳拉著腦袋,神情間似乎有些不服氣。

  然而鄭赭二人並不滿足於此,隻留了少部分紅軍看住俘虜後,乘著周圍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又率領主力部隊奔襲土門之敵,效果是出奇的好,在當天下午就擊潰了土門的川軍,為紅軍西進掃清了道路。

  當紅七團押著土門的俘虜,回到茂縣的時候,百姓夾道歡迎,之前的俘虜們才真正的認栽,鄭赭二人也創造了一個奇跡,短短的一天之內,殲滅川軍一個主力師,以及茂縣的警備團,總損失人數高達四千八百多人,據說此消息傳到城都時,令劉湘主席吐了一口老血。

  不到三天,隨後的紅軍主力就抵達了茂縣,張國燾主席即刻將紅七團,擴編為紅旗獨立師,而鄭元興與赭文和,分別擔任師長和政委,其兵源主要來自茂縣的本地農民,以及被俘虜的川軍茂縣官兵。

  鄭赭二人在單獨會見張國燾時,才將劉鄖的功勞一一說明,張副主席卻沒太在意,認為這廝就是一個投機主義者,反而大大的誇獎英勇的紅旗師將士,令鄭元興與赭文和面面相覷,一時無語以對。

  由於沒有土門的近一個月的鏖戰,又輕松的佔領了茂縣,略作休整和補充後,紅軍的元氣已慢慢的恢復了,頓時令張國燾的腦袋有些發熱,竟不再想退入大小金川,甚至連劉鄖的川西縣也懶得理會,直接出兵汶川和城都,口號是“解放全川,為迎接中央紅軍獻禮”。

  張國燾的口號倒是喊得響,但是由於嘉陵江一戰損失慘重,加之兵力過於分散,廣布在松潘、平武、北川和江油等地,在茂縣一帶所能集中的兵力,除卻留守茂縣的紅旗師外,能用的也就一萬出頭。

  好在張副主席是用兵高手,硬將一萬多兵力,形成了浩浩湯湯五萬大軍的聲勢,出兵的當天就奪取了汶川縣,令城都一日三驚,劉湘再也顧不上形象了,連連向劉文輝求救,連老蔣的嚴令也不顧了。

  短短的十天不到,劉湘就集結了近十萬大軍,只是將老蔣預先的計劃毀於一旦,即將中央紅軍壓製在四川以南,貴陽以西,昆明以北區域,打算在大渡河畔,讓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計劃破產。

  由於劉湘部隊的集結還需要時間,在汶川縣一帶,形不成優勢兵力,紅軍驍勇善戰,連戰連捷,不到一周,就逼近城都西北的灌縣(都江堰),川軍上下大驚失色,隻好死命堅守汶川南大門映秀鎮。

  因為映秀鎮一過,就徹底進入城都平原,那時根本無險可守,而紅軍無論進退攻守,都將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就算不能佔領城都,也會將城都周圍的富庶之地,攪成一鍋粥,整個四川將會大亂特亂。

  劉湘等川軍將領,再也顧不上什麽爭權奪利了,凡是能用上的人全用上了,哪怕劉鄖這種帶罪之身,也被任命為茂縣警備旅長,在勒令川西縣整兵備戰,待時機成熟的時候,配合友軍一起攻佔茂縣。

  由於劉鄖在星靈別院修煉神功,倒讓大小官員一陣好找,因為城都的軍政電報,一天高達十五道,而且一道比一道嚴厲,似乎再無人接令,都將被砍腦袋的架勢,最後還是尹沁蘭透露了某人的行蹤。

  因映秀鎮已經及及可危,哪怕有三四個師防守,都不能遏製紅軍的攻勢,反而隨時有潰敗的可能,劉湘已親自坐鎮灌縣,軍令高懸各個路口,赫然寫著“將退殺將,兵退殺兵,官兵連坐,退敵有賞”。

  隨著軍令頻布,廣元的鄧錫侯兵團(45軍),涪城的李家鈺兵團(新六師),以及綿竹的孫震兵團(29軍)蠢蠢欲動,而本該在川黔邊境的郭祺勳,也回城都敘職,當即率領一團新兵,欲奇襲汶川縣。

  由於映秀鎮久攻不克,而川軍各部又有合圍的趨勢,張國燾也急了,於是親自坐鎮錦虒鎮,指揮紅軍戰鬥,而在茂縣整編的鄭元興等人,也大感不妙,於是請命出兵理番縣,為大部隊保證後退之路。

  張國燾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何況平武、北川和江油等地的紅軍,源源不斷的開進茂縣,紅軍的總兵力直逼二萬之眾,也不缺紅旗獨立師這點人馬,何況保證紅軍的後路也是正理,於是很快就答應了。

  另外也不知是不是川軍常年混戰,導致在川內很不得人心,茂縣和汶川的土著羌民,踴躍參軍、擔糧影從,讓張國燾有一種摧枯拉朽的錯覺,認為川軍就是一棟腐朽的屋子,輕輕一推就會應聲倒塌。

  隨著川軍的主力到來,映秀鎮的防線也逐漸穩定了下來,然而汶川和茂縣的紅軍,也做好了決戰的最後準備,五月初就在中央紅軍即將抵達大渡河時,張國燾一聲令下,近二萬紅軍發起全線進攻。

  由於紅軍準備充分,集中了所有的輕重火力,各式炮火高達百余門,雖然是以迫擊炮為主,還是令幾萬防守的川軍承受不起,從總攻發起還不到半天,就有一部分紅軍突破川軍的最後一道防線。

  最後防線的突破,導致守軍軍心動搖,即刻全線崩潰,萬余紅軍尾隨追擊,眼看進入了地勢比較開闊的城都平原,張國燾接訊也大喜過望,不顧左右的勸阻,一意孤行,命令紅軍發揮連續作戰的精神,將川軍像趕鴨子一樣,趕回城都,奪取灌縣是他最低的作戰要求。

  此時,劉湘也不得不押上了他的家底,剛進入平原地帶的紅軍,還立足未穩之際,就遭到二十多架飛機,五六十輛坦克的衝擊,這些家底可是四川王的心頭肉,原是準備用於未來爭天下之用。

  然而這次形勢太過危急,真讓紅軍衝入城都平原的話,劉湘在四川的近十年發展,將會前功盡棄,無奈之下隻好全亮了出來,雖然都是一些落後的雙翼戰機,以及一戰後期的“雷諾”FT-17坦克。

  技術兵種的投入,令裝備簡陋的紅軍損失慘重,無論指戰員們有多英勇,還是擋不住飛機坦克的聯合打擊,整個戰場形式頓時逆轉,數萬整裝待暇的川軍,開始全線發起反攻,萬余紅軍有被合圍的危險。

  好在受傷的紅軍將士主動斷後,外加映秀鎮防線的潰軍,與紅軍攪在一起,極大的滯留了川軍的反攻,最後大約有三四千紅軍,撤離了映秀鎮的山口,因為川軍前後共有二萬人的傷亡,還有大量的潰兵需要收拾和整頓,於是不得不暫停追擊, 先解決被包圍的紅軍。

  歷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張國燾接到紅軍慘敗的噩耗,還沒回過神之際,又傳來涪城的李家鈺兵團,從安昌鎮出兵攻克北川的消息,打頭的正是三輛巨型坦克,據說連打中的炮彈都能彈開。

  更加要命的是,北川縣被川軍奪回,整個川內的紅軍,已經被攔腰切成兩部,很難首尾相應了,除了茂縣和汶川的張國燾本部,另一部就是廣元、江油和平武的紅軍,因此總退才是唯一的選擇了。

  張國燾手上的兵力,已經不足六千,就是加上茂縣的紅旗師,也不到九千,在沮喪之余,隻好黯然的向西轉移,好在之前鄭元興發來捷報,已攻取了理番縣,正好順勢經過汶川縣,一一退往大小金川。

  然而,從映秀鎮到錦虒鎮需要時間,從錦虒鎮到汶川縣城,也需要時間,就在張國燾率部返回汶川縣城時,又被穿過叢山峻嶺的郭祺勳部襲擊,由於筋疲力竭和彈藥不足,竟被二三千川軍壓著打。

  幸好鄭元興部及時趕到,才打退了該部川軍的進攻,結果又是兩敗俱傷的局面,紅軍隊伍再次銳減,總數已不足八千人,郭祺勳部只有千余人,不得不退入群山之中,再也不敢打汶川縣的主意,但是此次襲擊戰,對張國燾的精神打擊更大,才真正意識到攻取城都的錯誤。

  由於茂縣附近還有部分紅軍沒有撤回,隻好由鄭元興駐守汶川,為紅軍主力退往大小金川爭取時間,然而頭痛的是因連番大戰,有上千的傷員不知怎麽辦,輕傷的戰士還好說,重傷的根本無法行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