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61章 航空公司
  劉鄖隻當老蔣裝酷,於是微笑著檢討自己的錯誤,老蔣哪裡不知這廝的想法,頓時心中大怒,不久又平靜了下來,有些苦笑的說,“我蔣某人也經歷過東征北伐,曾經也是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的戰士”。

  隨之老蔣也沒再說其他,至於劉鄖下一步是想找劉湘,還是想看法肯豪森,他都沒什麽意見,如果沒其他的事,他建議某人盡快回川西縣,那裡工程眾多、事物繁忙,決不可因個人的私事誤了大事。

  這一刻,劉鄖甚至有一種錯覺,感覺老蔣與李勝德,才是真正的知己,他們對於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實際上是殊途同歸,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吧,能當他們的學生,還真是一種幸運。

  隨後,劉鄖去了法肯豪森住所,問了一些情況後,才知道柏林對於他們的提議,基本全部采納,農業專家團,可能還要一段時間,至於飛機方面的專家,已經抵達了南京,而且連德國的“原裝飛碟”也運到了,南京顧問團也正在考慮,究竟是用空運,還是用水運。

  劉鄖倒是心中一動,為了運點工業設備回川西,簡直耗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德國飛碟事關重大,如果能盡快運回川西縣,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水運確實有點不靠譜,空運的話,倒是可以想點辦法。

  劉大官人還沒想出如何將事情辦利索,法肯豪森倒是若有所思,盯著他看了一眼,微笑的問到,“親愛的劉,這一段時間,你倒是大出風頭,沒猜錯的話,又有了一款新的運輸機,就不知性能怎樣?”

  也知道德國人的性格,喜歡直來直往,劉鄖也懶得避諱,朋友之間,只有講誠信,合作才能長久,於是就將飛熊Ⅱ型的性能,大致的說了一下,得知竟然可以承載26個乘客時,法肯豪森也傻了眼。

  不過德國將軍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猜到了原委了,這款看似強大的飛機,多半是犧牲了舒適性,而所謂的26個乘客,是針對亞洲人體形而言,若是歐美那種大塊頭士兵,能載十五六個算它本事。

  因此,劉鄖這款運輸機,其實與德國目前的Ju52運輸機,相比較也沒強到哪裡去,Ju52定型量產時間是1932年,空重6.5噸,最大起飛重量為11噸,承載高達4.5噸,相比飛熊Ⅱ型的2.2噸,足足高了一倍有余,若說到空戰或航程的話,當然是飛熊略勝一籌。

  關鍵問題是德國的國土狹小,飛機航程太遠的話,其實也沒啥鳥用,東西、南北的最大距離,也就幾百公裡,就算他們想攻擊法國,從柏林起飛的話,到巴黎也才一千公裡左右,不像華夏國土遼闊,動不動相距幾千公裡,僅僅從川西縣直飛南京,就接近二千公裡。

  當然在德國的最初計劃中,可能壓根沒想過要遠征莫斯科,不說蘇聯的特殊性,也不說高緯度的寒冷問題,就說空間距離,坐火車要走2200公裡,那個時代的公路就別想了,德國也才剛開始修高速公路,飛機想直線飛行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還得按二千多公裡來計算。

  法肯豪森既不是神仙,又不是穿越人士,自然不知道德國未來,1939年二戰爆發,1940年就橫掃歐洲,之後所剩下幾年,基本全是在與蘇聯軍隊較勁,最後被拖得精疲力竭之時,被盟軍群毆致死。

  不過當劉鄖說到,飛熊運輸機載重2.2噸,法肯豪森就輕松的吹起了口哨,原來原裝飛碟,尺寸並不大,沒有損毀時,也就直徑4米,高2米,現在只有3×4×2米,而重量卻只有可憐的1.7噸。

  劉鄖也傻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飛碟,傳說中可以星際曲率飛行,最差也可以在行星之間穿梭的神器,這個體量和塊頭,嘖嘖,不要說各類飛機,就是稍大點的坦克或裝甲車,也比這玩意強無數倍。

  似乎從劉鄖的眼中看出了輕視,法肯豪森於是很嚴肅的告訴他,不要小看原裝飛碟,不說德國從一戰以來,許多先進的技術,都是直接或間接來自於它,就是實際的性能,也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科技。

  以飛碟的外殼為例,看上去很輕,德軍曾經實驗過,若論綜合性能,大約是鋼鐵的10多倍,而且具有半隱形的性能,光憑視覺撲捉,根本徒勞無功,若不是因為德國只找到了這麽點原料,希特勒早就下令,將飛碟上的原料拆下來,製造屬於德國自己的超級戰機了。

  轉眼一想,劉鄖也明白了,看來德國是對他藏了好幾手,飛碟應該分為母艦和子艦,母艦應該也分了好幾種,類似今天的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因此德國至少應該還有一艘大型母艦。

  而所運來的飛碟,也就相當於魚雷艇、救生艇,又或戰鬥機之類的東西,因此尺寸偏小、重量偏低,也就好解釋了,與之同時,既然是殘骸的話,那麽無論是母艦,還飛碟,應該都沒強到哪裡去。

  總的來說,德國人還是有誠意的,這種遠超時代的黑科技,就是英法美蘇等國,也是垂涎欲滴,此次運來華夏,也是看中劉鄖的機械設計能力,希望讓他從中得到啟發,設計出更優秀的飛機和坦克。

  然而,劉鄖還有一個秘密優勢,那就是智腦和螞蟻機器人,如果再借鑒飛碟的話,恐怕會出現“化學反應”,至於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恐怕只有等他見到了飛碟之後,智腦才可以提供詳細數據。

  隨後劉鄖與法肯豪森,越談越投機,剛好德國人目前在城都,也就十多位專家,主要是軍工和電子專家,這些可都是劉大官人的短板,一時也驚喜不已,連忙想讓這些專家,搭乘他的客機回川西縣。

  法肯豪森卻有些無奈,因為路途遙遠,各類設備眾多,他們這些人,都是一些先遣人員,目前之所以留在城都,主要還是為了接應後續人員,如果加上劉鄖要求的農業專家,總的人數將突破200人。

  劉鄖隻好退一步,既然是打前站的,乾脆建議法肯豪森,先分出一部分人員,隨他回川西縣,也好為即將到來的德國專家團,在小鎮上搭建一個舒適的小窩,因為許多事情,只有親自體驗了才知道。

  法肯豪森不得不承認,或許劉鄖的建議是對的,於是仍由他帶隊,率領六個電子專家,並攜帶一部分設備,先到川西小鎮安頓,重點是協助劉大官人,將柏林所需要的新型坦克,盡快的研製出來。

  劉鄖對此沒有任何疑議,相反他還主動提出,與德國共享他的飛機技術,如果南京顧問團中,還有適合的飛行員,他不介意拿出幾架飛機,讓他們先飛著看看,能開通南京到川西縣的航線更好。

  法肯豪森也是靈機一動,中德既然可以軍事合作,為什麽不可以聯合搞航空運輸業呢,於是在紙上寫寫畫畫,將中德聯合航空公司的框架,大致的構建了出來,隨即拉著劉鄖,去找老蔣與劉湘等人。

  幸好,這個時期的劉湘與川軍,與老蔣的關系正處於蜜月期,經常在一起商量大事,只要找到其中一位,另一位多半也在不遠處,劉鄖與法肯豪森一陣忙碌,在老蔣的官邸中,果然找到這兩位大佬。

  對聯合航空公司的提議,老蔣與劉湘也很讚同,但是有一點,希望德國人在搞業務的同時,幫華夏多培養一點飛行人員,法肯豪森也沒有什麽疑議,畢竟醫療、地勤和維護,光靠德國人也忙不過。

  竟然如此順利,連劉鄖都覺得在有些不真實,可能是這個時代的華夏,太落後了的緣故,比較時髦的飛機、坦克和軍艦,沒有一樣能自己生產,既然德國人願意幫著搞空中運輸,自然是樂見其成。

  另外,老蔣可是精明的很,他要求華夏空軍全程參與此事,聯合航空公司,一開始就直接隸屬於南京軍委會,確切的說,是蔣介石親自任航空公司總裁,法肯豪森也分不清究竟是軍用,還是民用。

  對於法肯豪森的疑問,在事後劉鄖半真半假的說,蔣委座如此做,也是為了聯合航空公司好,這個時期的華夏,還有很多軍閥,他們最喜歡搗蛋,如果沒有一大人物在暗中盯著,各種麻煩會滾滾而來。

  法肯豪森是一個追求效率的人,只要中德聯合航空公司能順利完成,其他的事情他都無所謂了,至於劉鄖說得這些,絲毫不感興趣,向劉湘和老蔣告辭之後,就搭乘飛熊運輸機,與某人飛回川西縣。

  對待友好的德國人,劉鄖可是很直爽的,一到川西小鎮,還沒等法肯豪森完全踹過氣來,就拿出了早已設計好的坦克圖紙,這款輕型坦克,就是之前豹式坦克的縮小版,最大的特點是加了複合裝甲。

  新式坦克菱角分明,車身低矮,完全是幾十年後的坦克造型,全重24噸,炮火口徑仍是88毫米,以及一挺G34機槍,裝甲最厚之處,相當於130毫米勻質鋼板,裝備了一台新出爐的發動機,可以提供550馬力,最高時速高達55公裡/小時,可無故障行駛480公裡。

  說實話,這款新式坦克的戰鬥力,其實不比豹式坦克差,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裝甲厚度,而這次劉鄖就沒再為難德國人了,很人性化的考慮到製造難度,將本該620馬力的發動機,降低到550馬力。

  另外複合裝甲的概念,也讓德國人耳目一新,其實說開了,也不怎麽高深,就是將鋼鐵參入一定的稀有金屬,再織成一層層的鋼絲網,再結合陶瓷片和其他的填充物,形成便捷有效的新型裝甲模塊。

  劉鄖根據智腦的模擬,直接給出了複合裝甲的數據,像新式坦克這樣的正面裝甲,基本可以免疫75毫米的炮火,至於105毫米的炮火,就自求多福吧,不過坦克的自身速度夠快,多注意點應該沒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