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昭昭大明》第92章 民事主官
去了民戶聚居地走了一圈後,果然見到有十多戶民戶門旁釘了一個木牌。

 這個木牌上用紅漆寫了戶主的名字,還有全家人的姓名,記錄得頗為周全。其實每個裡長甲長,對自己管轄下的人數,心中都是有一本帳的。

 但這樣身體力行的把這些信息規范起來的人,王瑞卻只見到了這一個。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個人算不算是人才,便在於你有沒有沉下去、實實在在地去幹。

 王瑞看到這一切之後,心中不由得一陣狂喜,當即便叫一個親兵去通知這個裡長過來。

 小半刻功夫後,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四平八穩地跟著親兵走了過來。

 這人看著三十多歲的樣子,衣服雖然打了補丁,但卻洗得頗為乾淨。他眼睛閃著精光,一副精明能乾的模樣。

 等他拱手行禮問好之後,王瑞這才笑著問道:“先生可是中過秀才?”

 這明代有一個講究,就是:中了秀才、有了功名的人,是見官不跪的。所以,要說尊重知識和人才,可能這大明在歷朝歷代都算是第一吧。

 當然,這份優待也僅僅是針對儒生而已。

 王瑞見這人見到自己後,態度不卑又不亢,只是客氣地深施一禮,卻並不磕頭下跪,所以便有此一問。

 “是的,大人!學生十六歲時便就中了秀才。後來因為家道中落,便由同年引薦,做了那縣裡典吏,生活倒也還過得去。無奈這滿虜韃子猖獗,學生親人妻兒被殺、家園被毀,方才流落此間。學生時時痛恨自己身體柔弱,不能提三尺長劍,誅滅滿虜,複我遼民家園!悲莫勝焉!”這人悲憤地淚流滿面地說道。

 “先生萬勿悲哀!留著這有用之身,他日定可為家人報仇!再說了,這誅滅滿虜,也不是要人人都上戰場的。這管好民事,做好工坊雜務,也一樣是支援了前線!”王瑞安慰他道。

 “多謝大人寬解!聽說大人此次斬得滿虜首級無數,可否容學生一觀?”這個裡長擦去眼淚,又拱手問道。

 “哈哈!你說這事呀?有何不可?現時便隨本官同去吧!”王瑞豪爽地大笑著道。

 王瑞心裡知道,這人可能早就聽說了浮山軍和即墨營此次出去消滅了幾千建奴,砍回了上千建奴首級的事。但聽他剛才講的話,估計他多半是不信的。

 所以,王瑞便當即乾脆表示,帶他同去觀看。王瑞有信心相信,看到那些滿虜貨真價實的首級後,這人一定會死心踏地地跟隨自己。

 半刻功夫之後,王瑞等人便進了軍營的倉庫。

 這個裡長,一一觀看著堆積如山的滿虜首級,他也顧不得腥髒,時不時還分開這些首級牙口細細查看。

 圍著首級堆看了好一會兒之後,他突然快步走到王瑞面前,撲通一下跪下哭喊道:“大人神威!大人算是為我遼東漢民報得些許仇恨。學生潘大秋,代這天下受苦受難的遼東漢民們,拜謝大人了!”說完後,他開始砰砰啪啪地叩起頭來。

 王瑞措不及扶,這潘大秋幾個響頭磕下來,額上已是青紅一片。

 “潘先生快快請起!誅滅滿虜,保家衛民,正是我輩漢家男兒本分!先生如若有意,也可隨某一起去殺那建奴!”王瑞趕緊扶起潘大秋道。

 “大人,能為誅滅滿虜效力,是學生此生心願!以後作牛作馬,大人隻管吩咐便是!我潘大秋潘長洲,日後定當唯大人馬首是瞻!”潘大秋再次深施一禮道。

 “哈哈,好!長洲有此雄願!某心甚慰!便隨本官入我公事房去,聽本官安排吧!”王瑞哈哈大笑了起來。

 在王瑞現在的體系中,其實並沒有民事這一塊。不過,隨著各個工坊的大招工,山東和登萊地界的流民,以及遼東的逃民都象潮水般地湧了來,整個浮山灣周邊的人數差不多有近三十萬了。

 雖然王瑞也有對其進行編組管理,但是他的時間實在是太不夠了。要把這些投奔過來的人全部引入自己的體系之中,成為支撐自己軍事和經濟實力的基石,還需要做許多具體而又細致的工作。

 在王瑞現有的團隊中,馬舉雖然有這方面的能耐,可是他除了要為王瑞盯著工坊,還得在王瑞外出時坐鎮軍中,以保證王瑞的根基安全。他本身要應付的事情,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

 現在有了一個象潘大秋這樣:中過秀才、還當過典吏、又有實務經驗、還能身體力行的人,這不正是王瑞打著燈籠火把要找的人才嗎?

 所以,王瑞才馬上打發走兩個漂亮的小姑娘,帶了潘長洲回到公事房,要委任其做民事主官。

 這個時空的王瑞,可是深切體會到了人才難求的。哎,如果能帶個人才市場穿越過來,那該有多好!

 “長洲!以後你就做我浮山灣和即墨營的民事主官吧!”回到公事房後,王瑞微笑著開門見山地對潘大秋說道。

 “大人!學生得逢大人,實是三生有幸。現無尺寸之功,如若冒接大位,恐讓同僚不服啊!”潘大秋看了看坐在一邊的方元後,向王瑞深施了一揖道。

 “哈哈!亂世用重典,混亂當獨裁!某便是這浮山灣的主宰,當然是某說了算!長洲以後好好做事就是,沒那麽多顧慮的!現今便有很多重要事務要做呢。”王瑞哈哈大笑著,極為霸道地說道。

 “如此,學生便謝過主公知遇之恩!主公但有差遣,學生定當全力以赴!”潘大秋深施一禮道。

 他是遼東典吏出身, 本來就是處於實務之中,可沒有一般讀書人的清高傲慢,不然也不會屈身做個什麽裡長。現在王瑞把他提拔成為整個浮山體系的民事主官,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嗯。很好!你現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迅速地建立起我部的民事管理體系,名稱就叫民政司吧。要將每一個進入萊州的流民都盡可能地納入我們的體系。去處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旗下的各個工坊,優先選了清白可靠的人進去。另一處就是搞以工代賑,將浮山灣、即墨營、鎮海堡這三處先修通直道相連。道路的規格,便是要能並排跑五匹馬。不要在意花多少銀兩,要修就修好。”王瑞吩咐道。

 在後世時有一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將自己控制的幾個地方用直道聯接起來,以後軍隊的調動就更加方便了,而且也可以更快更高效地運用自己的軍力。

 “主公,這修路,恐怕會佔到鄉間民戶和士紳的土地。到時恐怕會紛爭不少呀。”潘大秋擔心會出現“釘子戶”,當即出言提醒道。

 “哦!先生有何妙法?”王瑞一副謙謙明公神態,很是客氣地問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